80后的亲身经历,不懂营养输在转折点,千万别在孩子身上重演

回想自己从小就是在家听话、学校老师喜欢的孩子,出生在农村,经常耳读目染的看到农民每日辛勤的劳作,可是祖祖辈辈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80后的亲身经历,不懂营养输在转折点,千万别在孩子身上重演

不用扬鞭自奋蹄

心理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走出农村,一方面是自己想要逃离这个环境的强烈愿望,一方面是心疼母亲为了我们兄弟的学费,没日没夜的劳作,干着繁重的农活,尤其是大冬天还要半夜去浇地。所以,在没有任何辅导班、母亲也没有文化,辅导不了我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每当过年,所有的亲戚、长辈都爱问考试成绩怎么样?我都是很乐意告诉他们我的考试成绩,一直持续到初中二年级,从那时候开始,慢慢觉得体力不足以应对每天的学习。

刚开始是早上老师讲新课时,昏昏沉沉,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也开始下降,大量的英语单词、语法等已经不能像初一时很快就能记住。后边的课程就越来越吃力,一直持续到初三,就更加严重,老是感觉睡不够,从早到晚都是昏昏沉沉,老是打瞌睡,早读打瞌睡、上课打瞌睡、自习打瞌睡,错过了很多老师讲的课程重点,自己也想过一些办法来叫醒自己,敲打、拧、掐、甚至用圆规的针扎……,

80后的亲身经历,不懂营养输在转折点,千万别在孩子身上重演

坐在课桌前总是打瞌睡

最后中考成绩不是很理想,按照老师、家长的意思选择了中专,初中毕业的年龄,还处于懵懂时期,也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就糊里糊涂的按照家长的意愿,上了一所中专学校。由于文化程度有限,毕业后虽然没有当农民,但还是在农村,经常和农民打交道。

工作之后,由于不安现状,也在不断的自学,希望可以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于初中时期的现象,一直没有去反思,直到接触到营养学,后来又发起成立了营养师协会,开办营养师培训班自己也一节不拉的复训,完全吃透营养师的课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亚健康症状虽然还没有达到疾病的标准,所以当时去到各大医院也没有查出什么病,但是会实实在在影响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没文化、真可怕,不懂营养更可怕!

80后的亲身经历,不懂营养输在转折点,千万别在孩子身上重演

协会愿景:天下无疾

虽然那时候每天食欲和饭量倒是不错,记得最多的一顿饭吃了3个杠子馍(相当于6个馒头),学了营养才知道,只是填饱了肚子,空有能量而已(基本上都是辣子夹馍、油泼面),那时候在学校的学生灶上吃饭,一冬天基本上就是白菜萝卜烩菜,不要想肉或者豆腐,菜都很少,和菜汤没有多大的区别。

80后的亲身经历,不懂营养输在转折点,千万别在孩子身上重演

乡村孩子的午餐

当营养供应不足遇上了青春期,可想而知!但凡学过一点点营养知识的人都了解,初中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孩子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当然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也是高于成年人的。

就拿维持肌肉和神经正常活动的钙来说,成年人需要量是800mg/天,孕中期和老年人需要量是1000mg/天,孕晚期和乳母的需要量是1200mg/天,而11岁孩子的需要量就高达1200mg/天。

所以说,不要以为请假专门陪读或者给足够多的零花钱就是爱孩子,无知的爱会造成伤害!周边有好多朋友单位请假陪读,给孩子做饭,总是错误的认为肉就是营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有人工作、生意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希望从金钱上给予弥补,给孩子的零花钱倒是不少,可孩子只买自己喜欢吃的辣条、干脆面、奶茶、烤香肠、甜饮料……也不知道身体需要什么、什么食物有营养,最终结果还是耽误了孩子、害了孩子!

在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损失不单单是影响学习成绩,对于他一生的健康状况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也影响着他的一生。

现在国家提出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你想想,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经过16~20年的学习,参加工作锻炼3~5年才成为社会、单位的中坚力量,正是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时候,30多岁出现过劳死、猝死、肿瘤等越来越多,不但对于家庭来说是灾难,对国家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

80后的亲身经历,不懂营养输在转折点,千万别在孩子身上重演

过劳死的精英令人惋惜

而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都是由于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所造成的,就像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所讲:人类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源于对营养的无知,不但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样影响着下一代。

我认为,现在很多家族的慢病高发,其实是生活方式的遗传,为了自己、家人的健康,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一名营养师,因为人的健康远比房子、车子、电脑、机器重要的多,所以您更应该懂得如何去保养,均衡饮食、合理营养、预防慢病,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当然这些能力是需要学习、需要投资的。只有从孩子抓起,才能有健康的成人,我们必须对孩子进行投资,为孩子打造良好的健康体系。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更何况是投资营养健康知识的学习,赶快行动起来吧,争取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懂健康的人,不能让老外给我们再一次扣上“东亚病夫”的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