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版袁隆平,不搞科研不種地,偷回一根薯藤解決清朝糧食問題

現在在菜市場、超市或者私人開的買菜的鋪子裡,基本都可以見到紅薯的身影。相信大家這幾個月宅在家裡,估計把自己養胖了不少,也增長了不少的廚藝。閩南有一種特別美味的小吃,叫油炸番紅薯圓子,是將紅薯煮熟搗成泥,再和麵粉和在一起,待油燒開,便可下鍋油炸,待到呈現金黃色便是完工了。

清朝版袁隆平,不搞科研不種地,偷回一根薯藤解決清朝糧食問題

其實,這如今大街小巷都可見到的紅薯,並非是我國本土的東西。它還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比如甘薯、地瓜、甜薯、白薯等,這些是從它的生長方式、顏色、味道等來命名,除了這些,紅薯還有一個特別的名字——番薯。這番薯的“番”字表明瞭它的真正來歷。

紅薯的別稱“番薯”

在《漢典》中,“番”皆指舶來品。其一是對邊境少數民族或者外國的稱呼;其二是是指外國的,外族的。“番薯”的“番”在這裡是形容詞,用修飾“薯”,所以在這個詞的語境中,“蕃薯”就指的是外國來的莖狀草本植物。

清朝版袁隆平,不搞科研不種地,偷回一根薯藤解決清朝糧食問題

話說這番薯的由來,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若是有人將這則故事加以改編,或許會獲得不少的反響。

如今我們有袁隆平老先生實驗出了“雜交水稻”,解決了世界性的糧食問題。可在幾百年前,“雜交水稻”還沒出現的時候,水稻和小麥產量偏低,一時之間有沒有可以代餐的主食,再加上鬧旱災、水災,田間顆粒無收,先別說能不能交上關稅,就連老百姓們的溫飽問題都沒法得到解決。

清朝版袁隆平,不搞科研不種地,偷回一根薯藤解決清朝糧食問題

朱元璋時期曾爆發了一場旱災。由於長期不下雨,農田都龜裂了。百姓們吃不上飯,交不起稅,這場旱災引起了十分嚴重的饑荒。

清朝版袁隆平,不搞科研不種地,偷回一根薯藤解決清朝糧食問題

傳統的糧食作物對於用水環境有較高的要求,可是古代的“袁隆平”帶回的番薯卻一栽即活。減輕了旱災造成的饑荒問題,因為它的出現就本沒有爆發什麼大規模的饑荒。

陳振龍出國“偷”番薯

陳振龍原本是一名書生,在古代書生的唯一出路就是參加科舉考試,謀得一官半職,從此光宗耀祖。這陳振龍雖然自小勤奮苦讀,把各大經典書籍和各名家的詩詞都熟記在心,在他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是一位秀才,即便是沒有入朝為官,也可以憑藉這一身份在家鄉開辦一所私塾,自己來教學生了。

清朝版袁隆平,不搞科研不種地,偷回一根薯藤解決清朝糧食問題

或許並非每一個人都對官場痴迷,又或者是在這一領域沒有什麼收穫,陳振龍後來就對科舉考試沒了興趣。她不想再做一個文弱書生了,而是改行做了商人。他把家搬到了閩縣,之後又隨著商人一同到了菲律賓經商。菲律賓在當時有另一個名字——呂宋

清朝版袁隆平,不搞科研不種地,偷回一根薯藤解決清朝糧食問題

早在

16世紀西班牙人佔領了這個地方,他們不僅帶來了制度,帶來了軍隊,同樣也帶來了一種食物——番薯。因為番薯對生長環境沒有多大的要求,只要有土、有水,陽光充足基本都可以存活。後來番薯在呂宋這個地方得到了面積的生長和繁衍。

當時來到這兒的陳振龍瞭解到番薯不僅高產、而且適應性強。所以偷偷地學習番薯的種法,在萬曆二十一年的時候,躲避了西班牙的檢查,偷偷地將番薯的藤蔓帶回了中國。

回到國中之後,閩中鬧了大旱,陳振龍於是就把番薯的事情告訴了當時的巡撫金學增。在金學增的託推動下,番薯的種法很快在民間廣為傳播,百姓種植了番薯之後,有了可以代替的主食,遇到水稻收成不好的時候,可以用番薯代餐。

糧食問題得到了解決,人口也就隨之增加了。當時,

百姓的百姓為了感謝陳振龍的和金學增,還特地為他們修建報功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