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紅的羅翔老師告訴了我們什麼?


爆紅的羅翔老師告訴了我們什麼?


大凡商業性質的輔導班,老師沒有三兩三是不敢上梁山的。畢竟學生掏了真金白銀,就是要速成武功以求過五關斬六將,如果老師只是東拉西扯不及真核,恐怕學生不到一會就拍案而起憤而要求退費了。


那認認真真一個一個原則定律講行不?恐怕也是關門趕客的前奏。畢竟王國維先生說“可愛的學問不可信,可信的學問不可愛。”老師自然要講可信的學問,但學生未必能在昏昏欲睡的節奏中接受排山倒海的知識轟炸;但若要講可愛的學問,姑且不說學生會否誤解了老師的本意,單從老師本身而言就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畢竟幽默風趣也是一種天賦使然,如果老師無法用言語打動學生而轉向奇裝異服、手舞足蹈,那連可愛都達不到,而純粹變成一種貽笑大方了。


大概十年以前,網絡上流傳著羅永浩羅老師在新東方做GRE培訓時的“老羅語錄”,也曾一度是我手機裡的常備音頻。不過如今聽來,羅永浩大概做到了“可愛”,但卻未必“可信”——插科打諢不是回應現實問題的合適態度,而無時無刻的憤怒更非解決現實矛盾的必要手段。所謂“二十歲不狂是沒有志氣,三十歲猶狂是沒有頭腦。”羅永浩擅長於段子,但其段子也僅僅停留在了段子的水平。


不過,在今年疫情防控全民宅家時期,另一位羅老師——中國政法大學的羅翔教授意外在網絡走紅,隨之而來的,是“法外狂徒張三”日漸為人所知。若僅從形式而言,羅翔老師的講課並非可愛——畢竟一直坐在鏡頭前娓娓而談,時而“戰術翻書”,時而“戰術喝水”,沒有華麗的服裝也沒有誇張的肢體動作,唯一稍微引人注目的,也許是他講到張三時因為激動而變調的聲音,還有那微微皺起的眉頭罷了。


爆紅的羅翔老師告訴了我們什麼?


那麼,為啥我們還會喜歡聽羅翔老師講張三的故事?要知道,每一個B站上羅老師的片段幾乎都是過千的評論數,而觀看者遠遠超出了法考學生的範圍,甚至連許多初中生都慕名而來,聽得如痴如醉。


爆紅的羅翔老師告訴了我們什麼?


我覺得,羅老師的走紅,恰恰說明了授課過程中,“可愛”和“可信”是可以努力做到相統一的。


羅翔老師講授的是刑法學,其中大量的法學名詞、概念以及複雜的推導過程,本身就會冷冰冰且難以掌握的。但羅老師的功力則在於,運用大量的現實案例,對法律概念進行分析和講授。頻繁出現的張三,其行為之令人瞠目乍舌,恰恰說明了在現實社會中人性的複雜與法律操作的難度。但通過羅老師的生動講授,學生不僅在爆笑中掌握了概念的內涵與差異,也從這些行為的分野裡逐漸體會到法律的功用及其侷限。


可信的學問不僅僅是因為知識本身的準確,更重要的是傳授者的自我反思與堅持,可以為後來人以感動和示範。作為法考的輔導講座,羅翔教授卻不僅僅是分析刑法概念、罪行內容和量刑標準,他常常在分析時引用柏拉圖等人的論說,引導學生從邏輯層面認識概念成立的前提與侷限。而作為一名法律人的情懷,更是在其講述一個又一個張三的故事時不經意地流露出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常常指出,不能用理性人的事後視角去分析行為人的行為動機,而應該從一般人的正常舉動反應去作出合理的判斷和裁決。在他眼中,法律不應該是冷冰冰的法律條文,在浩如煙海的法典規定背後,是人類秉持正義追求而又不失對人性侷限的體諒和共情。


這,我覺得就是可愛和可信的統一。不僅是教會學生知識,更教會學生如何思考。羅翔老師曾經在講座裡分析過如何更好地追求快樂的問題:“如果你的眼目只關注地下,你永遠不知道向上看有多麼的快樂。”當然,向上看永遠不是輕鬆的事情,正如追求學問的可信,必然要超越僅僅可愛的層面,但正因為在追求的過程中經歷了超越的蛻變,才會讓我們擺脫庸俗的塵埃,在有限的生命裡為自己嚮往的一束光而努力奔跑。


爆紅的羅翔老師告訴了我們什麼?


羅翔教授在他的《圓圈理論》中,有一段話讓我怦然心動:“我們要保守自己的心甚於保守其他一切。良心是唯一不能從眾之事。寫作不是為權力的垂青,不是為獲得群眾的掌聲,而是向自己的良心負責。”


爆紅的羅翔老師告訴了我們什麼?


有許多學問,畢生無法觸碰其頂峰,但至少要學會欣賞其思辨之美,敬畏其研讀之難。


有許多境界,雖不能至,我們也要心嚮往之,且要努力趨向之。


說到底,學問與人生本是一體。受教的目的,並不在於人生的金錢、讚譽或世俗的成功,其初心僅僅是簡單的兩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爆紅的羅翔老師告訴了我們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