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在21世纪,献血成为了一个平常的活动,人人有条件都可以献血。不就是献个血么,没什么大不了。

但是在余华的笔下,“血”却成为了一个家庭的重大经济来源。这本《许三观卖血记》就为我们揭露了主人公许三观,卖血为生、撑起家庭的故事。

《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01.


许三观第一次听说可以靠血卖钱的时候,还觉得分外新鲜。而且,在当时能卖血的人,还被称之为一个强壮可靠的男人,是个能嫁的人。

许三观第一次去卖血时,跟着两个同龄朋友阿芳和根龙,他们告诉许三观卖血之前,要多喝水,抽出去的血性价比才高。抽完血的他们,按着惯例,来到“胜利餐厅”,要了一盘炒猪肝、温热的黄酒。

这是许三观第一次卖血,他对自己的四叔说,本来是想把钱分点爷爷和四叔的,但是由于是卖血挣来的钱,太珍贵了,他实在舍不得。

后来,他寻思着,这笔钱应该用来娶媳妇。

娶谁呢?

街头上有一被称为“油条西施”的女子,每天都要换上3套衣服,爱打扮,模样也俊俏。就是她了!

这女子名为“许玉兰”,本来已经有了相好的何小勇,结果半路出来个程咬金,许三观直接上门提亲了。

第一次卖血,是为了成家娶媳妇。


《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02.

处着处着,许三观的第一个儿子、第二个儿子、第三个儿子出生了。分别是许一乐、许二乐、许三乐,许三观最喜欢的还是大儿子许一乐。

可是许一乐越长大,和许三观就越不像,街坊议论纷纷,说这许一乐和那个何小勇实在太像了。许三观内心憋屈的很,即便是没有实质证据,但是挡不住别人的议论。

许三观质问许玉兰,许玉兰只好摊牌,说是和那个何小勇确实有过一腿,不过就一次。许三观忍受不了戴上这顶绿帽子,也忍受不了自己这么窝囊,给别人养孩子。更无法忍受许玉兰曾经的行为。

本来许玉兰每个月还有那么一次假期,(结婚前和许三观约定,大姨妈来时,她就要休息,什么都不干。)自从许三观知道许玉兰给自己戴了绿帽子,再也没有给过她好脸色,更别提每个月的假期。

本来就这么僵持着~

可是这许一乐却打了人,还把人打进了医院。许三观不愿意负担这个责任,他不想为别人的儿子出钱出力。

可是许一乐就一个孩子,能怎么办呢?被许三观和许玉兰撵出了家门,让他找自己的亲生父亲何小勇。

结果被何小勇家人赶出来。

许三观无奈,只好再次去卖血,为别人筹医药费。

许三观第二次卖血,是为了那个自己最喜欢却不是自己孩子的许一乐。

《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03.

许三观在街头碰见了林芬芬,他说自己后悔死了,早知道娶林芬芳了,不然就不用平白无故戴起这顶绿帽子。

结婚后的林芬芳显然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少女,肥胖的大腿、宽大的脸盘,走一步屁股都要抖两抖,可是许三观却怀着当初的念想,走进了林芬芬的房间,摸上了她的大腿,两个人半推半就就滚上了床。

林芬芳摔断了腿,许三观寻思着得为她买点什么补补身子,可是身上没钱。

许三观又想起了卖血。

卖完血、拿着钱的他,在菜市场买了排骨、黄豆、猪脚,一并给林芬芬家里送去。

回到家的许三观,没成想碰到了林芬芬的老公。

林芬芬的老公对着街坊和许玉兰说,许三观就是个畜生,自己的老婆躺在床上,他都能下得去手,简直无耻之徒。

许玉兰开始大哭大喊,家里穷成这样子,许三观居然这么大方给别的女人送吃的,还爬上了别人的床。

仅此一次,许玉兰的腰板挺直了,她和许三观现在平等了。

两个人各出轨一次,互不相欠。

许三观第三次卖血,是为了一个女人,或许又是为了报复许玉兰。


《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04.

饥荒年景,许三观一家喝了五十七天的玉米粥。一家人实在受不了,饿的连甜的味道都忘记了。

许三观生日的那天,许玉兰给粥里放了糖,可是家人们吃起来都没尝到味。

那天晚上,许三观用“嘴”给家人炒了几道菜,许玉兰和儿子们,用耳朵尝到了味道。

许一乐、二乐、三乐都要了同一个菜:红烧肉。

肉,有肥有瘦,红烧肉的话,最好是肥瘦各一半,而且还要带上肉皮,我先把肉切成一片一片的,有手指那么粗,半个手掌那么大,我给三乐切三片……”


我先把四片肉放到水里煮一会,煮熟就行,不能煮老了,煮熟后拿起来晾干,晾干以后放到油锅里一炸,再放上酱油,放上一点五香,放上一点黄酒,再放上水,就用文火慢慢地炖,炖上两个小时,水差不多炖干时,红烧肉就做成了……”


“揭开锅盖,一股肉香是扑鼻而来,拿起筷子,夹一片放到嘴里一咬……”


“夹一片放到嘴里一咬,味道是,肥的是肥而不腻,瘦的是丝丝饱满。我为什么要用文火炖肉?就是为了让味道全部炖进去。”

给许玉兰做了一道清炖鲫鱼,给自己炒了一盘猪肝。

隔天,许三观又踏进了医院,再次卖了血。卖完血的他,带着许玉兰和许二乐、许三乐一起上了胜利饭店。

偏偏是许一乐,他不愿意带,他不愿意自己卖血的钱给别人的儿子吃好吃的。

那天,许一乐走遍了街头小巷,他逢人就说“谁要带我吃面条,谁就是我爹。”结果,直到半夜,他仍是饥肠辘辘地回到了家。

何小勇被车撞了,算命的说,必须要他的亲儿子在房顶上叫魂半个小时,才有可能被救活。

何小勇的老婆找上了许玉兰和许三观,许三观让许一乐去一趟。

许一乐站在房顶上不愿意叫,他说自己的爸爸就是许三观。直到许三观来了,让许一乐叫一叫。半个小时以后,许三观拿起刀就往自己的脸上划了一刀。他说:以后许一乐就是我许三观的亲儿子。

这次,他们和解了。

许三观带着许一乐去了胜利餐厅,吃了一碗最香的面条。


《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05.


许三观的两个儿子许一乐和许二乐都被下放到农村,为了儿子们能早点被调回来。

许二乐的队长来家访时,许三观又去卖血,只为了买几个好菜、几瓶好酒、几条好烟,用来招待大队长。

许三观喝到吐,卖血卖到头发昏,也是忍了下来,生怕影响到自己的儿子被回调。

为了讨好这个大队长,为了自己的儿子,许三观还是选择了卖血。

《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06.

许三观遭受了人生的一次重大打击,最喜欢的儿子许一乐得了肺炎。

为了送许一乐去上海的大医院救治,许三观再次开始卖血。

血头告诉他,一个医院在三个月内不可以重复要一个人的血,不然会出人命的。

许三观开始换着医院卖血,每次离上海近一点,钱就多了一点。可是卖血过于频繁的他,在临近上海时,抽完血就昏了过去。

醒来才发现,自己抽的血又回到了自己身上,而钱,只剩下一笔了。

幸好,许三观还活着,留着命在医院见到了许玉兰和许一乐。

这是许三观最后一次卖血了,是为了那个不是自己儿子的儿子。

《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07.


后来,许三观老了,走在街头时,他又看到了胜利饭店,他又想起了曾经卖血的日子。

他再一次走进了医院,当初那个李血头去世了,现在是个年轻人。

许三观说要卖血,他说许三观已经太老了,医院不收这种血。

许三观走在街头里,放声哭泣。

这一辈子,他数次卖血,每一次都不是为了自己。终了,想吃一顿当年的爆炒猪肝和黄酒,想最后卖次血,却因为人老了,血也不值钱了。

他许三观曾经靠自己的血撑起了这个家,无论是在闹饥荒时、还是在自己的儿子病重时。

后来他老了,自己也不中用了。

《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08.

这本书里不缺乏黑色幽默,也不缺乏凄凄凉凉的场景,可是最让人动容的不是他们这些凄凉。而是无论多大风雨,许三观这一家子,始终互相扶持。

即便是许玉兰给许三观带了绿帽子,甚至许三观还报复了回去。可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玉兰被拉出去批斗,被剃成了阴阳头,许三观仍然每天要给她送饭,米饭还下藏着红烧肉。


全家人一起批斗许玉兰时,许三观甚至坦白了自己出轨的事情,也是想告诉儿子们,他和许玉兰是一样的,不光是许玉兰有错,他许三观也有错。

许三观想去胜利饭店吃爆炒猪肝不惜去卖血,血卖不成,是许玉兰拿着所有的钱,去胜利饭店为许三观叫了一盘又一盘的猪肝。

虽然许一乐不是许三观的亲儿子,可是为了他,许三观还是可以连命都不要地去卖血,只为了筹集医药费。

一路看完这本书,很是担心许三观会不会中途卖血死掉,但好在他活到了最后。结局也相当美好,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淡淡。

最后,许三观再也不用卖血了。即便是想吃的食物,也终于有钱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