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債 反彈接近尾聲

 11月以來,在MLF利率下調、社融信貸不及預期和經濟數據整體回落等多重因素推動下,國債期貨出現一波反彈。儘管當前實體經濟需求依然疲弱,但穩增長政策繼續發力,中美貿易談判前景樂觀,均有利於內外需求改善,預計四季度經濟形勢壓力可控,國債收益率難以大幅下行。


期債 反彈接近尾聲


  國債收益率難以大幅下行

  10月經濟數據波動較大,其中工業增加值、投資、消費、融資增速均出現放緩,表明當前經濟內生動能較弱。工業增加值方面,受逆週期調節改善動力不強和出口拖累影響,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較9月回落1.1個百分點,至4.7%;投資方面,1—10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至4.2%,其中房地產投資增速小幅回落至10.3%,但新開工和竣工增速均有改善,施工增速小幅上行,體現房地產投資的韌性;消費方面,10月消費表現低迷,衣、食、住、行四類消費全面下滑;融資方面,10月信貸社融大幅回落,主要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中長期貸款佔比受基建投資帶動上升。

  10月經濟數據較9月整體回落,但年內經濟仍有築底可能。一方面,中美經貿談判前景樂觀,疊加基數效應,年內出口有望回暖,並帶動工業生產改善。另一方面,盈利築底和信貸回暖有利於製造業投資企穩,基建項目資本金的降低和專項債的提前發行繼續託底基建投資,11—12月低基數效應下,消費增速有望維持穩定。年內經濟形勢壓力可控,收益率難現大幅下行。

  央行MLF操作對債市影響總體有限

  11月5日,央行續作4000億元MLF並下調操作利率。11月15日,央行再度開展2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維持3.25%,降成本的政策意圖再次確認。本次操作前一日,銀行間資金面明顯收緊,MLF投放可以替代逆回購操作,穩定資金面,對沖月中繳稅帶來的流動性回籠,緩解跨年資金需求緊張問題。但更為重要的是,無論此前全面降準和定向降準,以及MLF操作,投放的資金均屬於中長期流動性,能夠解決商業銀行流動性指標的約束,對接表內信貸,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

  近三週央行持續暫停逆回購投放後,DR007波動放大,但中樞始終沒有出現明顯抬升,或意味著當前銀行間流動性處於央行合意水平。在年內CPI上行壓力下,短端資金利率的再度下調可能會推動機構加槓桿,造成流動性淤積於銀行間。因此,我們認為本月MLF的兩次操作已經表明政策意圖,當前由MLF—LPR的貸款市場貨幣傳導機制逐漸強化,年內繼續下調MLF利率引導貸款利率下行的可能性較大,再度進行降準和MLF操作補充商業銀行流動性以引導信貸投放的可能性仍存,而出於防範金融機構槓桿的考慮,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維持不變概率大。

  綜上所述,預計四季度經濟形勢壓力總體可控,目前貨幣政策著力解決商業銀行中長期流動性的約束,意在引導銀行信貸資金投放,加強對實體經濟的直接影響,同時出於避免金融機構過度加槓桿的考慮,短端資金利率預計維持穩定,長端債券收益率下行受到制約。短期利好的出盡或意味著期債反彈接近尾聲。

更多交易技術視頻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