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戰疫”安全關 確保“戰友”零感染

記陝西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西安市第九醫院支援武漢第九醫院重症病區感控護士封芬

“每次進病區前,我最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我的這些“戰友”,他們把自己的安全都交給了我。”說起在武漢的日子,封芬感慨萬千,身為一名感控護士,在治病救人的同時,守護好“戰友”們的安全也是封芬的責任。

封芬所在的第三醫療小組共15名醫護人員。身為一名感控護士,封芬所負責的主要工作是小組醫護人員進入病區前整個流程的安全監督和管理。包括對醫護人員穿脫防護服的監督和檢查、醫護人員護目鏡的消毒處理、新冠病毒醫療垃圾的處理打包等等,是醫療小組裡的一個重要角色。感控護士的工作,決定著醫務人員是否能達到零感染的目標。

戰疫故事 | 守好“戰疫”安全關  確保“戰友”零感染

走進病區前,最重要的就是檢查醫護人員面部的防護。就面部防護而言,防護服的帽子必須遮住口罩兩側,佩戴護目鏡時,護目鏡上沿要壓住防護服的帽沿,下沿要壓住口罩,各個防護用品中間不能留一點間隙。

“防護用品雖然規格大小都是一致的,但人的面部骨骼的生長是不同的。”封芬說。由於面部骨骼的不同,有些醫護人員在佩戴防護用品時,就會出現不便。

小組裡有一名醫護人員的臉頰兩側的骨骼偏寬,在第一次進入病房時,戴上帽子後,就出現帽子無法遮住口罩兩側的情況。培訓時沒有發現這種情況,檢查合格的同事都進去換班了,時間很緊迫,兩人都很緊張。

“最後只能多粘一些膠帶,雖然防護合格了,但給醫護人員肯定會造成不適,而且脫防護服時,會變得很困難。”封芬說。對於醫護人員而言,最難的就是脫防護服,按規定脫防護服時,手絕對不能觸摸面部任何地方。防護服分為內外兩層,醫護人員只能觸摸外層,乾淨的內層堅決不能觸碰。尤其是雙肩兩側,在脫防護服時,稍不留意,雙手就會觸碰到雙肩。

每次脫防護服時,封芬對每個人都檢查的非常仔細和認真。“因為我是感控護士,我承擔著同事們的安全,一個都不能有事。”封芬說。

戰疫故事 | 守好“戰疫”安全關  確保“戰友”零感染

“封老師很認真,很多細微的地方她都檢查的仔仔細細。我們都很信任她。”第三組醫護人員、榆林市中醫院護士彭停停說。每次出入病區,封芬都對大家挨個叮囑,尤其是年輕的醫護人員,封芬都特別注意。

“她們都是孩子,自我保護的經驗真的很少,她們和我女兒年齡差不多,她們就像我的孩子,我要保護她們。”封芬說。封芬回憶,當第一次看見組裡的幾名90後護士走向病區時,自己瞬間溼了眼眶。

回憶起在武漢支援的歲月,封芬3次留下了眼淚。封芬說,自己最緊張的時候就是2月初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聽到很多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消息。作為感控護士,封芬時刻在提醒自己,一個都不能少,一定要保證大家安全回家。

“我現在最開心的事,就是實現了零感染的目標,大家都平安回來了。”封芬激動地說。在休養期間,封芬跟同事們聊了很多在武漢沒有說出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蘊藏著說不出的感動。

戰疫故事 | 守好“戰疫”安全關  確保“戰友”零感染

從離家支援武漢,封芬和同事們已經2個月沒有見過家人了。臨行前,封芬沒有把去武漢的事情告訴父母,回來的前一天父母才知道此事。

封芬說,回家後最想做的就是看看自己的母親,向母親道個歉,因為武漢之行,她騙了母親將近兩個月……

(殷博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