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價值極高的雲黃連是如何栽培的?學會這幾個要點,肯定高產

雲黃連又稱雲連、雞腳黃連,屬毛茛科黃連屬多年生常綠草本。在我國,雲黃連主要生長於雲南省西部以及西藏東部部分區域。由於其生長條件較為苛刻,因而當前我國雲黃連種植區域普遍位於海拔1800-2800m。就種植環境來看,我國怒江區域是雲黃連的天然最佳種植地點。怒江區域的雲黃連種植歷史可追溯至清朝,由於其獨特的藥用價值以及良好的藥效而在我國中藥市場中廣受歡迎,是雲南省出產的主要中藥材之一。在2013年,雲黃連還被國家中醫藥管理相關部門列為我國保護開發的62種緊缺中藥材之一。

雲黃連中有較高的生物鹼含量,其中小檗鹼的含量更是普遍高於其他同類藥材。由於小檗鹼對於人體胰島B細胞的胰島素抵抗效果存在一定的改善作用,因而對於治療II型糖尿病有著較為樂觀的研究前景以及較高的醫療價值。在怒江區域,雲黃連被廣泛應用於發炎、去火、發熱、口腔潰瘍和急性胃炎等病症的治療中,因而在雲南西北區域被當地居民稱為“涼藥”。雲南作為我國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樞紐,自古以來在藥品交易上就較為發達。

藥用價值極高的雲黃連是如何栽培的?學會這幾個要點,肯定高產

1雲黃連種植環境要求

1.1種子生長條件

雲黃連的生長地勢較高,與處於海拔較高區域的植被髮育特點相似,即種子在收穫時還沒能發育成熟,剛收穫的種子還不具備完整的種胚,此時的雲黃連種子需要在10t左右的環境下放置6-9個月的時間,才能使得種子得以發育完全,達到種植標準。低溫放置後的雲黃連種子,從外表看,表皮已經出現了裂口,且相對於剛收穫時的種子已經基本具備了種植條件,但此時播種還不能夠具有較高的成活率,還需要在0~5t的低溫環境下放置1~3個月,才能完成雲黃連種子的完全成熟。

1.2海拔

不同於普通中藥材的生長特性,雲黃連在種植海拔上也有著一定的要求。雲黃連在人工種植時,需要對種植環境進行調控,保持其生長海拔處於1500-1800m的高山環境,其中1600m左右的海拔環境是雲黃連生長的最佳區域。

藥用價值極高的雲黃連是如何栽培的?學會這幾個要點,肯定高產

1.3 土壤

中藥材種植對於土壤環境有著較為苛刻的需求,不合格的土壤環境或較為貧瘠的土壤環境都會對藥物種植產品的藥效以及品質產生直接的影響。雲黃連是涼性藥材,其種植環境最好是較為疏鬆肥沃的上層土壤,土壤中腐殖質含量需高於一般環境;而土壤深層架構最好為較為緊密的黏土層,有助於鎖住水分,避免雲黃連種植過程中水分流失造成藥材藥效流失以及有效成分的減少。

1.4 溫度

雲黃連不同於常見中藥材,在種植過程中並不喜好常溫或較高的溫度,而是更加喜好較為冷涼的種植環境,處於較為炎熱的地帶種植則難以成活。在我國雲南中西部地區的雲黃連種植場所中,雲黃連產區的年平均氣溫處於10t左右,最高氣溫不過20t,最低氣溫也處於0t

以上。每年的無霜期長達200d。如果種植環境的溫度高於30t,則會導致雲黃連植株停止生長甚至死亡。

藥用價值極高的雲黃連是如何栽培的?學會這幾個要點,肯定高產

1.5 溼度

雲黃連在喜好陰冷的同時,需要較為潮溼的生長環境,尤其在空氣溼度較大的區域更能夠良好生長

。產區降雨量需高於地區平均降雨量,但云黃連對於水分的需求同樣不宜過高,如果土壤含水量高於50%,則也易導致雲黃連植株的生長停滯或死亡。

1.6 光照

雲黃連對於光照度的需求較低。由於雲黃連藥性偏陰性,在種植過程中需要的光照應以弱光為主。在雲黃連栽培時,必須建造遮陰設施以保證其在生長過程中不會受到較強的光照。然而光照也不可完全取消,在全陰狀態下雲黃連無法進行光合作用進而無法生存。因而在種植整體環節中相關的工作人員應當注意適時調整種植環境的光照強度進而保證雲黃連的整體生長速率。

藥用價值極高的雲黃連是如何栽培的?學會這幾個要點,肯定高產

2上帕鎮種植雲黃連的有利條件

上帕鎮處於雲南西北部地區的橫斷山脈地區,且處於怒江中北部,海拔較高,且上帕鎮耕地較少,多以山脊山坡為主,難以開展農作物產品的有效種植,但對於中藥材種植則具備著較為優秀的條件。2012年,上帕鎮政府提出了“582111”峽谷生態農業這一理念,即在鎮環境開展五萬畝草果、八萬畝核桃、兩萬畝雲黃連、一萬畝漆樹、一萬畝竹子、一萬畝油茶種植規劃。在這一大環境下,耕地環境資源更加苛刻,因而中藥材種植就顯得有著較為樂觀的發展前景。截至2017年1月,全鎮雲黃連種植面積達443h㎡。

2.1氣候適宜

上帕鎮具有中藥材種植的先天氣候環境,由於怒江中上部地區氣候較為接近高原林地氣候,常年降雨量較大,空氣普遍較為溼潤,且在一年之中夏季氣溫不高,常年平均氣溫處於10~19 1月平均氣溫最低,普遍為9t左右;每年日照時間百分比約為30%。就氣候條件看來,上帕鎮自然環境較為適宜雲黃連的批量種植。

藥用價值極高的雲黃連是如何栽培的?學會這幾個要點,肯定高產

2.2 土壤環境

上帕鎮地處高原林地區域,由於自然植被較為豐富的原因,林地土壤條件普遍較為優質,土壤中腐殖質含量高於同等海拔其他大多數區域。其中,土壤層次結構分明,下層土壤為黏性壤質結構,水分含量豐富且對於中藥材植物生長具有較大的潛在利用價值。

2.3空氣環境

上帕鎮空氣環境較為優質。由於海拔較高且地處較為偏僻,上帕鎮空氣並未受到人工影響,含氧量較高且由於降雨因素空氣水分含量較高,對於雲黃連種植有著積極的影響。

藥用價值極高的雲黃連是如何栽培的?學會這幾個要點,肯定高產

3雲黃連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3.1種植地區選擇及整地

雲黃連的種植對於土壤的要求較為嚴格,因此在雲黃連的批量種植之前,需要對周邊土壤環境進行較為嚴格的採樣分析及選擇。土壤環境需要較為深厚肥沃的土質結構,且土壤的保墒及排水能力均為良好;土壤應以偏酸性為佳,在日間應避免高強度的陽光直射。綜上所述,在雲黃連的種植環境選擇上,應選擇林地區域,在林間進行非連作的種植。在林地選擇時,也應選擇林蔭較高、遮光度較好的闊葉林林區。

整地方面,應選擇較為乾燥晴朗的天氣,組織人工或機械將土壤的表面翻起,待到空氣流通以及光照使土層表面腐殖質得以完全乾燥後,進行燻土的整地工作,能夠提升土壤中腐殖質的含量,且能夠有效防止雲黃連在種植過程中受到病蟲害的影響,為雲黃連提供更加優質的生長環境。同時在整地結束後清理表層上的石塊、樹根雜草等,保證種植的高效以及安全環境。

藥用價值極高的雲黃連是如何栽培的?學會這幾個要點,肯定高產

3.2雲黃連種子採集

選擇野生或人工雲黃連中較為健康茁壯的種子進行種植。種子不健康或不飽滿將影響雲黃連植株的存活率及生產質量,在每年的5月中上旬選取健康植株個體,等到個體種子變為黃綠色後,在種子自然脫落之前人工採摘,避免種子自然脫落至土壤中而受到土壤環境的影響。種子在採集後不可通過烘乾或日曬的方式脫水,而應當選擇較為乾燥陰涼的地點陰乾,一般在室內陰乾2~3d後雲黃連種子即可完成脫粒工序,進入儲藏階段。在雲黃連種子的儲藏階段,應先用冷水將種子放入水中進行人工選種,在去除劣質種子的同時將種皮及殘渣去除,再次晾乾後,在背陰山間坑藏處理6~9個月。儲藏種子的坑道應具有一定的深度,避免光照的同時較為乾燥,且應設置人工設施避免鳥獸等破壞種子。

藥用價值極高的雲黃連是如何栽培的?學會這幾個要點,肯定高產


3.3種植

在種子貯藏約6個月後,即進入11月時就可將種子取出開始種植作業。於每年的11月左右將種子與富含腐殖質的細緻土壤充分混合,在準備好的林區種植地點均勻播種,在出苗後刪減過於密集種植地點的苗,保證苗間距在1cm左右。等到幼苗長出一兩片葉子時可以進行施肥作業,施加適於種子生長的自然化肥,在苗高度達到4~5cm時培土。

3.4移栽

雲黃連在播種後第二年或第三年應進行移栽處理,由於此時林間養分已不足以使得成年後的雲黃連繼續生長,就需要通過人工手段對成年的雲黃連植株進行移栽處理。先從林區種植地點將雲黃連植株拔出,將泥土洗淨並將根鬚剪除,將根部剪除只剩下1cm左右,在避免養分流失的同時能夠保障雲黃連植株的存活率得到有效提升。在處理後正方形栽種,將植株間距調節至10cm左右,栽種後剪除植株葉片,留下三四片左右。移栽後的雲黃連植株在生長几年後即可成型產出。

藥用價值極高的雲黃連是如何栽培的?學會這幾個要點,肯定高產

4保證高產栽培的田間管理

為保證雲黃連植株在生長階段能夠提升其整體品質,且在種植階段保證植株存活率、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進而滿足雲黃連的高產栽培,需要在其種植期間進行科學有效的田間管理。

首先,在雲黃連的幼苗階段,在出苗前應及時處理苗上的覆蓋物,往往11月播種後出苗約為2-3月,而在6-7月時就應在苗根處播撒腐殖土壤,以保證苗的生長速率。育苗地點由於其自然環境影響,往往會生長雜草對苗的養分吸收造成影響。不管是蔭棚還是林間,都應注意調節適宜光照條件,以利雲黃連正常發育。在播種以及第一年幼苗的生長期間,應保證雲黃連的鬱閉度應處於60%-70%。而在幼苗成熟後,應以每年10%的速度遞減鬱閉度。且在此期間每年都應除草三四次,在對於害蟲的防止也應足夠及時,才能保證對雲黃連的高產栽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