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持續2000年的爭論:“封建”好還是郡縣好?


一個持續2000年的爭論:“封建”好還是郡縣好?

中國歷史上,一直存在一個激烈的爭論。那就是到底是先秦的那種“封建”制度好,還是秦始皇之後的郡縣制度好。

這個爭論在中國歷史上是很有名的,爭論了差不多2000年。西晉著名學者陸機是支持封建制的,他認為三代時期的封建制好。好在哪兒呢?在封建制時代,“民有定主,諸侯各務其治”,民眾各自有穩定的統治者,這些諸侯對民眾不會像地方官那樣殘暴,因為這是他們的世襲領地,他們要追求長遠利益。“為上無苟且之心,群下知膠固之義。”在上者沒有苟且之心,百姓也很團結。而相比之下,郡縣制下的長官的眼睛只盯著上面,他們的利益只在於升遷,反正我三五年就走人了,因此很急於出成績,很容易幹出暴虐百姓的事。用陸機的話來說就是“五等之君,為己思治;郡縣之長,為利圖物”。五等之君就是諸侯,他們的治理是為了自己。而地方官則是為了皇上,很容易貪汙腐敗,“百度自悖”。而且,在封建制下,如果一兩個小國出現問題,也不會蔓延到全天下,即使出現內亂,受害的只是局部。而大一統的郡縣制時代,一處有亂,則天下大亂,無處能免。

這是一派。


一個持續2000年的爭論:“封建”好還是郡縣好?


當然還有另一派,贊同郡縣制。比如柳宗元曾經專門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封建論》。他的看法和陸機截然相反。他認為,大一統專制的郡縣制度下,可以更公平地選拔人才,因為人才是流動的、競爭的。有能力的人容易脫穎而出,被任命為官員。而封建制下,諸侯都是世襲的,不管你有沒有能力,你都是統治者。柳宗元的話是“使賢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後可以理安”。只有讓有能力的人當官,沒能力的人被管理,這個社會才能平安。

另一點,柳宗元認為即使從防止叛亂的角度來考慮,郡縣制也要比封建制好。秦、漢、唐三代,“有叛民無叛吏”“有叛國無叛郡”“有叛將無叛州”,就是說,官員都是向著皇帝的,即使天下大亂,官員也基本不會叛變。而在封建制時代,周代後期,各地諸侯都不聽天子的,天子對此什麼辦法都沒 有。

那麼,這兩種制度到底各有什麼長處和短處呢?

我們來比較一下秦以前王朝的壽命和秦以後王朝的壽命。

從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後,中國歷史上,每個王朝建立之初,都夢想著自己一家一姓永遠統治下去,所以秦始皇規定自己以下的皇帝依次稱二世、三世……夢想能傳至萬世而無窮。到了最後一個王朝,統治者更是動不動就稱,“我大清億萬年無疆之運”,如果非要給我們愛新覺羅家的統治加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億年。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歷代皇帝都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我們上幾章講過,皇帝們如何從制度上防範威脅皇權的因素,讓天下永遠在自己一家人手裡。

然而,很不幸的是,秦制下沒有一個王朝能達到這個目標。秦朝統一之前,中國王朝壽命都不短。夏、商各500年左右,周朝約800年。

然而,秦代之後,王朝的壽命明顯變短。從秦到清,中國曆代統一王朝的壽命都遠低於三代。我們來直線數一下,秦朝的壽命是15年,西漢是215年,新莽也就是王莽建立的新朝14年,東漢195年,曹操建立的曹魏是53年,西晉是52年,十六國(從西晉滅亡算到北魏統一北方)122年,北朝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加起來142年,南朝東晉103年,宋、齊、梁、陳加起來169年,隋37年,唐289年,五代的五個朝代加起來53年,北宋167年,南宋152年,元97年,明276年,清267年(從入關算起)。如果我們按傳統算法,南北朝時期以東晉和南朝為正統,五代時以北方王朝為正統,則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23次,從秦到清2132年,每個王朝平均存在92年。


一個持續2000年的爭論:“封建”好還是郡縣好?


因此,王夫之認為,“郡縣之制”實際上是不利於皇帝的。“秦、漢以降,祚不永於商、周;……郡縣者,非天子之利也,國祚所以不長也。”(《讀通鑑論·卷一》)秦漢以後,王朝的壽命遠不如商周。看來郡縣制這個事,其實是不利於最高統治者的,導致他們享國時間大大縮短。

中國會頻繁地改朝換代,一個重要因素是頻繁的農民起義。自秦始皇以來,每隔百十年,華夏大地上就會有一次大的農民起義來“沉重打擊地主階級的統治,部分地調整生產關係,迫使後繼王朝調整統治政策,推動歷史前進”。那些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我們耳熟能詳:陳勝吳廣、紅巾黃巾、黃巢赤眉、瓦崗寨梁山泊、李自成洪秀全……除去這些大型起義之外,地區性、局部性的起義更是遍佈中國歷史的每一頁。據學者們統計,僅清代,清初以後200多年間,《清實錄》記載的農民起義在300次以上,平均每年一次還 多。


一個持續2000年的爭論:“封建”好還是郡縣好?


中國歷史還有一個規律,就是建立在大規模農民起義基礎上的王朝一般都十分長壽。我們前面提到,秦、隋和元都在漫長的分裂後實現了統一。但秦朝只存在了15年。而接下來建立在秦末農民大起義基礎上的西漢王朝卻活了200多年。隋37年而亡,而接下來建立在隋末農民大起義基礎上的唐朝也是200多年。元只存在了不到100年,而分別建立在元末農民大起義和明末農民大起義基礎上的明朝和清朝存續時間都超過200年。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秦、隋、元前面,沒有一個農民大起義來徹底打碎舊的社會結構。而接下來的長壽王朝,都是在農民大起義的基礎上建立的,這些農民起義把原來的社會破壞得很徹底。這就是所謂“大亂達到大 治”。[1]

而全國範圍內的大型農民起義也是郡縣制下的獨有現象。封建制下從來沒有發生過全國規模的農民起義。夏商周三代,只有一個小規模的“國人暴動”,而且暴動的目的不是推翻周朝,實際上是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夏商周三朝的政權變化,包括西周變為東周,都與農民起義無關。而大一統郡縣制建立不過15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場大的農民起義,以陳勝、吳廣為代表的秦末農民大起義就轟轟烈烈地發動起來了。

【1】參見許平中《王朝盛衰興亡、國家分合交替之謎新解》。



一個持續2000年的爭論:“封建”好還是郡縣好?

張宏傑《簡讀中國史》書封


本文摘自張宏傑《簡讀中國史: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嶽麓書社,2019年8月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