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贫”有我③︱杨伟:“奋斗,美好生活总会来!”

杨伟,巴中市巴州区纪委监委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杨伟随同区纪委机关进入化成镇土墙坪村开展帮扶工作。几年来,杨伟坚持沉下去,贴着帮,从扶智扶力入手,因户施策制订的“问题清单”和脱贫奔康“施工图”等帮扶措施得到上级充分肯定。2019年土墙坪村人均年纯收入达13300元。

战“贫”有我③︱杨伟:“奋斗,美好生活总会来!”

土墙坪村新貌

2017年,巴州区决胜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吹响,我从此便与化成镇土墙坪村贫困户李重威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这个村底子薄,没有啥收入,你这个贫困户家里比较困难,不好帮哦……”进村时,一名村干部就跟我说道。但出身农村的我,对农民有种特殊的感情,帮扶开始的那天,我便拟定了帮扶计划——扶贫,就从扶智扶力开始。

战“贫”有我③︱杨伟:“奋斗,美好生活总会来!”

杨伟(左一)与帮扶户李重威在田边亲切交谈,了解春耕生产情况

从那以后,我周末经常骑着小摩托,拉上老人家需要的种子、农药、化肥、地膜……再买些孩子喜欢的糖果、文具、玩具……来“串串门儿”。仗着自己身强力壮,又会点庄稼活儿,时不时地帮他家掏掏后堰沟、铲铲田傍埂、挑挑牛屎粪……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与李叔一家从陌生人变成了朋友。

李叔家因缺技术致贫,为解决他的具体问题,我多次与第一书记、村干部研讨,从国家大政方针出发,从扶智扶力入手,因户施策制订了李叔家的“问题清单”和脱贫奔康“施工图”。积极争取区纪委监委机关帮扶支持,对接区就业局对他的儿子进行培训,并在海口市找了一份家装工作,掐头去尾,一年满挣3万多工资,成为全家脱贫主要经济来源。李叔人也勤快,平时闲不住,荒废的土地则成了他的包产地,每逢春耕和秋播时我都会把农技员请到他家指导生产,结合劳动力和市场情况帮他出出主意。几年来,李叔靠着勤劳的双手卖农家菜、售生态鸡,吃穿有了保障,还有了余钱零用。

在农村危旧房改造政策实施后,李叔家的老房子焕然一新,青瓦白墙,院落整洁,宽敞明亮,电通、水通、网通、路通,住着也更加舒心了。他常常跟我说:“小杨啊,现在要是拿城里的房子跟我换,我才不得干诶,现在这个院子住起才是真的方便、安逸……”

安逸的生活中也有小插曲,记得有一次李叔在田里劳作,不小心摔伤了骨头,得知情况后我急急忙忙地赶到他家,把他送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并进行住院治疗。出院后,李叔逢人便说:“国家的干部好,政策也好,我们贫困户缴费自付不超过10%,住院才缴了200多块钱,真的是帮了我大忙啊!”

宣布脱贫的那天,李叔斟满了一杯酒,满怀深情地对我说:“党的政策是真好,以前我做梦也没想过会过上现在的日子,这些日子,多亏了你帮忙啊。”“李叔,莫客气!你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奋斗,美好的生活不就来了吗!”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回城的路上,李叔的话在我脑海里不停地回荡着,那是他发自内心的感恩,是大半辈子的感慨,更是老有所依的温暖。脱贫不脱帮,我的扶贫故事还未结束,我还要继续和他“撸起袖子加油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