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工信部等向联合国提议将重构网络空间,或将打破美网络霸权

【秦安点评】网络空间风乍起、于无声处听惊雷。昨天我们谈到特朗普可能挑起战端的台海、伊朗、委内瑞拉三个方向和传统打击与网络攻击两种手段。今天牟承晋老师的文章,从极为专业的视角,让我们看到华为联合工信部等单位向联合国的重磅提议,在重构网络空间、打破网络霸权方面的重要性。

华为和工信部等向联合国提议将重构网络空间,或将打破美网络霸权

所谓互联网的13台根服务器主要掌握在美国军方手中

长期以来,美国一统天下的所谓互联网,其实是其一家独大的美国网。从斯诺登事件披露的普通网民到国家元首一网打尽,以及最近中国披露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对我国航空航天、石油石化等单位长达11年的网络攻击,都说明我们当前面临美国不宣而战的大规模网络入侵的风险,其效果和生物病毒极为相似,是当前国际博弈以及台海局势必须高度警惕的重大风险。但由于利益博弈等多种因素夹杂其中,我们在选择上亟待从生死存亡的角度,坚决把“战略清晰、技术先进、产业领先、攻防兼备”落到实处、做到好处、补到缺处,切不可为一己之私利,耽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契机!

华为和工信部等向联合国提议将重构网络空间,或将打破美网络霸权

一、中国网络空间信息领域新时代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媒体报道,3月30日上午9点27分,我国IPv6板块跌幅2%。其中烽火通信跌幅4.09%,卫士通、星网锐捷、大唐电信、中兴通讯跌幅都超过2%。

业界注意到,此前关于华为和工信部等向联合国提议采用New IP新标准重构互联网(Internet)的“重重磅”报道,冲击了工信部《关于开展2020年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通知》利好消息。

华为和工信部等向联合国提议将重构网络空间,或将打破美网络霸权

难道是工信部“两路出击”?“New IP”新标准与“IPv6专项行动”分道扬镳?我国2017年11月发布的“规模部署IPv6”的战略和策略转向了吗?

这才真是“霹雳一声响”,不但震动了国内外金融界,更是震荡了海内外网络空间信息领域。

或者,中国网络空间信息领域新时代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华为和工信部等向联合国提议将重构网络空间,或将打破美网络霸权

二、有关“New IP”的报道和介绍

华为及其共同提议者认为,支撑全球网络的现有互联网基础设施(TCP/IP)“不稳定”且“效率严重低下”,到2030年无法满足数字世界的要求,包括自动驾驶汽车、无处不在的物联网和“全息感知的隐形传态”。华为等表示,开发New IP纯粹是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数字世界的技术要求,它并没有将任何一种控制机制做入到设计中。

华为及其合作开发者计划,11月份在印度举行的ITU重大电信会议上,竭力使New IP这项标准被通过。报道称,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以及工信部,在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的会议上共同提议New IP。

经查询:

提出New IP标准建议的文件,时间是2019年9月23-27日,标题为:“新互联网协议,塑造未来网络”(New IP: Shaping Future Network),注明的4 个联系单位是:华为、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

据介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为工信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是国家在信息通信领域(ICT)最重要的支撑单位及工信部综合政策领域主要依托单位。中国联通(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移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都是实业类中央企业。华为官网称,“华为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媒体报道的“中国电信”(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央企,但并不是New IP标准建议的联系单位。

提出New IP技术建议的文件,时间是2019年12月26日,标题为:“面向未来应用的新IP框架和协议”(New IP Framework and Protocol for future Applications)。在其序言中有一段表述:“当前的TCP/IP协议和框架含有对多个网络互联的限制。例如,IP地址是固定长度,不论是IPv4(32位),还是IPv6(128 位),并不适合于所有网络。尤其是,物联网网络要求使用较短的地址长度以减少功耗、计算量和内存消耗。”原文如下:

The current TCP/IP protocols and framework contain limitation for ManyNets interconnectivity. For instance, the fixed IP address length either 32 bits for IPv4 or 128 bits for IPv6, might not be suitable for all networks. The IoT network typically asks for shorter addresses to reduce the power, computation, and memory consumption.

可见,被称之为“新互联网协议”的New IP,重要的动机和意图是,现有互联网(The Internet)的基础TCP/IP以及IPv4和IPv6(协议与框架)与“未来网络”(FN)不相适应,需要被“革新”(Renovation)。

华为和工信部等向联合国提议将重构网络空间,或将打破美网络霸权

三、再看看有关“IPv6专项行动”的文件和报道。

工信部《关于开展2020年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通知》,文件号是工信部通信函[2020] 57号,说明是由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主办的该文件。

这份在向联合国ITU组织提出“New IP”建议大约半年之后发出的文件,开宗明义:“为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厅字〔2017〕47号)任务要求,加快提升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持续提升IPv6活跃用户和网络流量规模,我部决定于2020年开展 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媒体报道称,“2003年之后,我国对IPv6积极布局。近几年,通过各方努力,对网络、平台、终端逐步迭代,IPv6的网络环境日益完善。”“目前,我国固定宽带和LTE网络全面支持IPv6,IDC、CDN、云平台等应用基础设施初步具备IPv6服务能力。市场主流手机终端全面支持IPv6,IPv6地址数位居世界第二。‘通路’目标全面实现。”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工信部提出2020年IPv6要实现三大目标,即:IPv6网络性能与IPv4趋同;IPv6活跃连接数达到11.5亿;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10%以上。工信部提出实现端到端能力贯通的七项重点工作,即优化提升IPv6网络接入能力、加快提升内容分发网络(CDN)IPv6应用加速能力、大幅提升云服务平台IPv6业务承载能力、全面扩大数据中心(IDC)IPv6覆盖范围、着力提升终端设备IPv6支持能力、稳步提升行业网站及互联网应用IPv6浓度、着力强化IPv6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媒体引用IPv6专家的话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IPv6。”“应该利用这样的机遇,掌握更多核心技术,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增加中国的话语权。”“随着我国向IPv6投入更多的‘砝码’,天平终将向IPv6倾斜。”

华为和工信部等向联合国提议将重构网络空间,或将打破美网络霸权

四、“New IP”与“IPv6专项行动”,孰是孰非?令人蒙圈

一方面,工信部依然故我地坚持“规模部署IPv6”,大张旗鼓地调动各方面资源、资金和人力推进“2020年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另一方面,国家在信息通信领域(ICT)最重要的支撑单位及工信部综合政策领域主要依托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支持两家网络运营商央企和被美国视为眼中钉的华为公司,向联合国负责信息通信技术(ICT)事务的专门机构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出了“不论是IPv4,还是IPv6,并不适合于所有网络”的呼吁,提出了革新(Renovation)TCP/IP和IPv4、IPv6的标准和技术方案。

曾几何时,“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于2018年12月21日在北京召开“中国IPv6产业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IPv6是目前全球唯一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商用解决方案,是互联网升级演进不可逾越的阶段,以IPv6为起点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是国际共识;以IPv6为起点不断融合网络新技术、不断提升互联网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培育新应用新业态已经成为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方向,也是当前解决我国网络地址短缺问题、支撑我国互联网升级演进的唯一正确路径;以华为代表的制造企业、中国移动代表的运营商、清华等代表的高校,均已经进入所在领域IP标准制定的第一阵营,成为创新的主导力量。——专家们的这些论断言犹在耳,难道不正确、不科学、不作数了吗?

与会专家还认为,我国自主研发的IPV9网络技术,在没有经过技术验证、产业支持、应用实践之前,试图依靠其他手段将发展IPV9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想法都是投机行为。尽管IPV9采用的分隔符早于IETF公布的“IPv6协议草案”(RFC 1738)半年就获得了版权,尽管IPV9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全数字编码为计算机分配地址的方法》,2011年12月20日就获得了美国正式授予的专利发明权(NO.09548.1011USWO),有与会专家仍然不负责任、信誓旦旦地认定,IPV9的协议文本90%以上的内容都是照抄IPv6协议的,“科技界也要打假”。——“规模部署IPv6”俨然成了少数人把持的科学禁区,IPv6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真理”,其他都是“假的”吗?

至少,现在有三个直接关系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大关键问题必须澄清:

问题-1:提出“New IP“建议的 4 个单位之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是不是代表工信部(MIIT)、代表中国政府?或者,工信部是否了解或批准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参与联合提出“New IP”建议及其内容?须知,信通院的一位副院长就是“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的秘书长。

问题-2: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New IP”建议的另外2个单位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公司,作为国务院授权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两大网络运营商企业,承担着中国以及中国与国际网络通信的主要建设和服务,是否清楚建议中所提出的TCP/IP必须革新的“不稳定”且“效率严重低下”等存在问题,以及其对实施国家战略发展和投资决策影响的严重性?

问题-3: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New IP”建议,是基于ITU“未来网络”2030年研究计划的要求吗?果若如此,我国官方和民间对“未来网络”的多种战略、策略、科技、学术研究以及大量的资源投入,特别是按照联合国承认的世界最权威的国际标准组织ISO/IEC的未来网络(FN)要求坚持的深入研究和顽强探索,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国家主管部门是不是应该一视同仁,明确出台倾向性政策,鼓励合作互补、团结协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彻底打破“规模部署IPv6”的盲目性、排他性和垄断性呢?

“New IP”与“IPv6”究竟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华为也好,信通院也好,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也好,是不是既要向ITU成员们说清楚,更应该向国人、向国内业界各方面说清楚,也应该向各自单位的股东、股民、员工、关联方说清楚?


华为和工信部等向联合国提议将重构网络空间,或将打破美网络霸权

五、网络安全基本概念的差异与争执

以上与会专家认为,IPv6和IPv4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是一致的,两者的安全性也基本上是一样的;我国在IPv4的网络运营管理中,已经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可以为IPv6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撑。

据报道,有专家认为,“IPv6很重要的一点是解决了我国未来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改变IPv4根服务基本都在美国的现状。”“这种安全还可以表现在基于互联网提供的重要服务上,如移动支付,也将会变得更加安全。”对IPv6安全问题的“弦”如此放松,并不令人高兴,倒令人心悸。

2019年12月12日至2020年1月24日,中国疫控中心(CCDC)的“全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系统”(直报系统),没有产生预设告警作用。这个吸引了IBM、甲骨文(Oracle)等美国网络设备和技术服务跨国巨头参加投标,建立在TCP/IP 协议和 VPN 传输模式基础上覆盖全国的系统,除了可能“遭到数据定向屏蔽网络攻击”,还会因为什么如此巧合地“选择性偃旗息鼓”,迄今不明。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日),拥有全球1,340多万用户注册量的因特网通用顶级域名“.net”,其由基础软件研发机构ISC运行的F根服务器、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运行的E根服务器,同时出现解析故障,导致大量使用“.net”域名的网站和服务器“断开网络连接”3小时以上。解析故障涉及IPv4和IPv6各一个IP地址段。几乎无人相信这只是偶然发生的失误。

长期以来,我国常用的“网络安全”(Network security)说法,与美国规范的“网信安全”(Cybersecurity)术语,无论内涵和外延的范畴、定义与解释有很大的不同。

自1994年我国公众网络全面接入因特网(Internet)以来,“网络安全”的哨音就从来不断。“网络安全”(Network security)似乎专指互联网(The Internet),并通常被简单、笼统地理解为互联网(The Internet)的设备安全和技术安全。“安全防范”而不是“安全治理”的意识,一直强烈地影响和左右着我们的网络安全行为,“被动安全”行为成为我们网络安全行为的主流。

长期以来重视不够的是,主权是网络空间安全的第一要务,是我国网信领域的政治基础(红线)、宪法依据(原则)、“不受制于人”的根本前提。无论“New IP”,还是“IPv6专项行动”,都不容回避我国网络空间主权问题。

美国不断完善的“网信安全”术语,专指在因特网(Internet)基础上构建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和数据信息(Data information)的政策性、关联性、全方位安全。美国政府和军方早已明确,“赛博空间”(Cyberspace)就是“网信空间”(Cyberspace)。而我们的许多专家、学者一直认为,“赛博空间”等于“网络空间”。

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14年8月发布的“网信安全与公共政策的错综复杂关系: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研究报告,明确网信安全(Cybersecurity)即指网信空间(Cyberspace)的安全,涉及技术、过程和政策,有助于防止和减少因敌对或恶意行为者蓄意对信息技术所采取行动,以减少可能发生的网信空间事件及其负面影响。

2014年12月,美国商务部牵头修订的“增强网信安全法”(Cybersecurity Enhancement Act),再次清楚定义了“网信安全”的任务,包括缓解威胁、减少漏洞、具备威慑、参与国际事务、事件应对、能力恢复和改进策略等的全方位行动。至2019年底,美国国会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网信安全”的法律,涵盖包括关键基础设施、信息共享等多领域、多行业、多层次。

目前,在美国国土安全部“常用网络安全术语词汇表”中,对“网信安全”(Cybersecurity)的定义是:行为或过程、技能或能力、状况或状态,以保护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及其承载的信息免于遭受破坏及未经授权的使用、修改或利用。

综合美国国会、政府和军方对“网信安全”的术语定义,准确、完善、科学的表述为:

网信安全(Cybersecurity)是指网信空间(Cyberspace)的安全,具体表现为基于互联网(The Internet)的网络环境中数据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授权性、不可否认性,包括由一系列不断发展的工具、风险管理方法、技术、培训和最佳实践组成,旨在保护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业务和应用安全,以及网络和数据免受攻击或未经授权的访问。

如此看来,“网信安全”更加清晰、明瞭。“网信安全”实际上包括网络空间安全和数据信息安全两个方面、三维锥面、多元层次的一体化复合重叠范畴,不是网络和信息“两张皮”简单孤立的机械粘合,也不是笼统地保护网络和信息的安全那么简单。安全和保护的对象、内容、边界,随着网络科技和应用的进步与发展衍伸、深化、与时俱进了。我们二三十年前形成的朦胧、肤浅、僵化的“网络安全”概念,已经被囊括在日臻完善的“网信安全”全新定义之中。

我国网络空间信息领域的立法、司法、执法和教育,应当特别注意“网信安全”(Cybersecurity)术语准确性、严谨性、规范性、适用性与科学性诸方面,在互联网(The Internet)发展到今天时,其较之“网络安全”(Network security)的异同和差别,不可混淆,不可误导我国学术界、科技界、知识界和产业界,不可误人子弟,不可因此产生意识和判断的错误、引发难以弥补的战略和策略失误。

否则,我们将更加严重地、潜移默化地丧失网信安全的主动性、主导性、话语权、处置权,并将更深层次地落入受制于人的游戏规则陷阱而难以自拔。

华为和工信部等向联合国提议将重构网络空间,或将打破美网络霸权

六、“New IP”建议已经在国内和国际引起震动和影响

“New IP”的演讲说到,由市场驱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指的是2020年到2030年。看来,“New IP”同IPv6走的不是一条路。

如果华为代表制造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代表运营商、信通院代表工信部,确认TCP/IP以及IPv4和IPv6存在“不稳定”和“严重不足”,与“未来网络”不相适应,及时地证伪是科学的精神,主动地纠偏是责任的担当。我国新时代的创新发展,非常需要这样的精神和担当。

“New IP”建议已经在国内和国际引起震动和影响。有国外媒体指称,该建议是中国政府另有所图。必须指出,全球互联网(The Internet)早已不再是由技术引导的领域,而成了地缘政治控制和角逐的势力范围。源于美军“阿帕网”(Arpanet)的TCP/IP框架和协议(包括IPv6),从协议族和协议栈到源代码和服务(如域名系统DNS)都几乎无阻力地推向世界各国。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华为公司自主研制的5G成果,却遭到美国的全面抵制和封杀,不惜动用其全部的外交和军事、技术和市场力量。为什么? 古云,“物之反常者为妖”!

华为和工信部等向联合国提议将重构网络空间,或将打破美网络霸权

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正快速趋向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流行,严重冲击了人类既有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秩序。各国、各民族、各阶层、各利益集团在“六亲不认”且没有国界、不讲阶级、无论贫富的新冠病毒面前的坚强和软弱、拼搏和退缩、博爱和狭隘、担当和推卸、智慧和愚蠢,都在同样无国界的网络空间暴露和展示出来。黑客、“红客”、掮客、水军等行家里手纷纷活跃起来。红与黑、是与非、好与坏、善与恶,都将留下不可灭失和篡改的历史印记。

美国政要以“中国肺炎”、“武汉肺炎”污名我国,带头从武汉撤侨,在我举国抗击新冠病毒的危难之际一再军事干扰我海域海疆,接连推出支持台独、港独、疆独、藏独的反华法案,等等,趁火打劫、挑拨离间、落井下石,唯恐中国不乱。同时,金融战已经在全球范围厮杀鏖战,中国将是美国金融大鳄困兽犹斗的主战场。

华为和工信部等向联合国提议将重构网络空间,或将打破美网络霸权

此时此刻,我们的党、政府和人民的全部精力,正集中在防范新冠病毒大规模从境外卷土重来,防范中国被美国拖入经济大萧条,防范美国和中国“必有一战”。此时此刻,出台加快推进“IPv6专项行动”的通知,有取悦美国、激化舆情之嫌,有违民意,易散民心,很不明智。

我国网络空间信息领域需要更多的华为奋起,需要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网络(FN)提出更多突破TCP/IP框架协议的创新建议、做出更多的实际贡献,需要自上而下地彻底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新时代的革新(Renovation)精神。

华为和工信部等向联合国提议将重构网络空间,或将打破美网络霸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网上有乾坤、键盘百万兵。

面对特朗普耀武扬威支持“台独”的疯狂行为,让我们选择正确方向,切实夯实网络空间基础,筑起数字世界的网络盾牌,磨砺反击侵略的网络利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