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衛東文藝宣傳隊演出《沙家浜》


1965年,我從武漢重型機床廠奔赴鄂西北支援三線建設,來到南漳的國營金屬製品廠(代號9614),不久,9614廠遷入襄陽市846廠(國營南河農具廠,後為衛東機械廠)。在鄂西北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近50年的光陰。在這裡,我不想提及三線那些辛酸的往事,還是講講值得留戀的美好記憶吧!


三線記憶|難忘衛東文藝宣傳隊演出《沙家浜》

衛東廠文藝宣傳隊演出現場


衛東的“沙家浜”

我們剛來衛東廠,各方面的條件很艱苦。物質生活的匱乏,在當年全國一盤棋的前提下,人們早已習以為常了。而精神生活的匱乏,就讓人們顯得有些單調、無聊。

在還不知道電視為何物的年代,工廠時不時的放映一兩場電影,給大家帶來極大的驚喜。遇到下雨天,人們都披著雨衣、打著雨傘照看不誤。就是在數九寒天,也穿著厚厚的棉大衣,有的還帶著小棉被,在凜冽的寒風裡,全神貫注,一睹為快。冬日的寒冷,被電影裡的故事情節沖淡了。

當時處在“文革”時期,為了宣傳“毛澤東思想”,各地文藝宣傳隊,如雨後春筍般地成立起來。我廠也扯起了“衛東機械廠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這面紅旗。當時,除了一些歌頌“文革”的影片外,舞臺上,八個“樣板戲”是唯一的文藝節目,我們宣傳隊選擇了《沙家浜》。

談起《沙家浜》,那是人人皆知、家喻戶曉的。在衛東廠排演《沙家浜》,對於我們來說真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沙家浜》的幾個主要角色,其中有四個起決定性作用的人員——陳可明、李琦、李顯普、徐還元,他們都是從專業劇團當兵後復員進廠的,比一般人更熟悉舞臺,為我廠排演《沙家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劇中的幾個主要角色,個個都是鮮活生動、唯妙唯肖的。

“阿慶嫂”扮演者陳思梅是華中工學院本科畢業生,曾擔任過衛東廠的教育科科長。天生一副好嗓子,她婉轉悠揚的唱腔,鎮定自若、臨場不懼的神情給人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開茶館,盼興旺,江湖義氣第一樁……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陳思梅模仿京劇名家洪雪飛瀟灑的表演、優美清脆的唱腔,每每還會在耳邊響起。現退休在家的陳思梅,大家都還熱情地喊她“阿慶嫂”。

“沙奶奶”由王蓮珍扮演。當時,王蓮珍還是一個未出嫁的“老姑娘”。高高的個頭,厚厚的嘴唇,大大的眼睛,不黑不白有點稍胖的面孔,生就一副“老旦”的模樣。她嗓音渾厚、高昂,深受觀眾的青睞。為了演好沙奶奶,她經常關上門,對著鏡子練口型。第一場正式演出,她“說來話長……”的開場白一落音,大禮堂內上千名觀眾同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對她的演技好評如潮。

“郭建光”由我和陳可明兩人合演,我演上半場的文戲,他演下半場的武戲。這是我們唯一缺憾的地方,沒有一個文武兼備的“郭建光”扮演者。我的嗓音還算馬虎,那大段的唱腔,使我終身難忘。“朝霞映在陽澄湖上,蘆花放,稻穀香,岸柳成行……”的優美唱段,成了我的“保留節目”,至今還能一字不差地唱出來。特別是和“沙奶奶”王蓮珍“那一天同志們把話拉……”的對唱,二人配得天衣無縫,讓人難以忘懷。

飾演武戲的陳可明,是工廠籃球隊的主力隊員,身高1米8,長相瀟灑英俊,是我們那個年代標準的美男子。還彈得一手好揚琴,長號、小號樣樣精通,是一位“多面手”。他參軍前是沔陽縣(今仙桃市)漢劇團的演員,演的都是“正面人物”,在衛東文藝宣傳隊演郭建光非他莫屬。舞臺上,他那身段、那形象,那高難度的武打動作,在我們眼中,真是神了!

李琦,小小的個頭,一張“娃娃臉”,是衛東文藝宣傳隊的雜技演員,還是衛東籃球隊中個頭最小,但球技精湛的主力隊員,比賽中滿場飛奔。他扮演的“沙四龍”身手矯健、栩栩如生。

再說說“反派”人物。

“胡傳魁”的扮演者彭筱漢,寫得一手好毛筆字,為人豪放講義氣,

說話幽默風趣,笑話連篇。現在是襄陽市“天門同鄉會”的會長。他生就一副莽漢的模樣,高大的塊頭,人胖肚子圓,加上誇張的臉譜,讓人忍俊不止,拍手叫絕。現在很多老人都忘了他叫彭筱漢,“胡司令”的綽號在衛東是響噹噹的。

“刁德一”扮演者張國亮,華中醫科學院本科生,師從於我國著名的外科專家裝法祖教授,是我廠職工醫院的外科主治大夫。長相英俊,一副知識分子的文縐縐的形象。他飾演的“刁德一”真是入木三分。有一次我們到他家玩,正趕上兩口子爭嘴,我們趕忙勸阻,哪知嫂子指著張國亮向我們訴苦:“你們真會選人啊!他就是一個典型的刁德一,陰險毒辣。”一句話把我們全逗樂了。可想而知,張國亮大夫的表演是多麼的深邃、投入。其實生活中的張國亮不是這樣的,他為人謙和、彬彬有禮,堂堂一個正人君子。可惜的是他調往武漢後,在一次車禍中不幸喪生,給我留下了深深的眷戀。

廠工會文體幹事周西恩飾演李副官;十車間工人鄭幼安飾演刁小三;工會放映員鄧毛子飾演匪兵甲,都很成功。更讓人記憶猶新的是,鄭幼安在第一次正式演出中,因彭筱漢失手,還真正地捱了“胡傳魁”一記響亮的耳光,為《沙家浜》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三線記憶|難忘衛東文藝宣傳隊演出《沙家浜》


巡迴演出

經過一段時間的排練,要公開演出了。不足的是燈光佈景不盡人意,我們準備向市文化局求援。文化局的副局長是個畫家,叫劉仲傑。我一聽劉仲傑的名字就問是不是武漢人,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我笑了,他應是我兒時一起長大的夥伴,又是初中同班同學。我們立馬趕到那裡,劉仲傑見到我,分外高興。知道我們的來意後,指著一箱他畫的佈景說“隨便挑。”在吳振發、裴厚林兩位師傅的精心佈置下,舞臺效果真是讓人驚歎,沒有哪一支業餘的文藝宣傳隊能搞得如此完美、景象逼真。

還有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張正清師傅,綽號“張管道”,他是樂隊的司鼓、指揮。他潤色著整場劇情的節奏,一板一眼的打擊樂聲,嚴格按照專業劇團的水準,真是讓人肅然起敬。

我們在襄陽市區內的國營六化建、棉紡廠、漢江機械廠、364醫院、市直招待所等單位巡迴演出了十多場,場場座無虛席,深受歡迎。

“智鬥”是整個《沙家兵》劇目的重頭戲。三位演員的表演是很成功的,陳思梅把“阿慶嫂”的沉著、機智表演得細緻入微——她那察言觀色的神情也傾倒了所有的觀眾,她成了衛東廠永遠和藹可親的“阿慶嫂”。彭筱漢把“胡司令的粗曠、魯莽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副什麼都不在乎的樣子,活脫脫一個“草包”擺在了人們的眼前。張國亮一句“這個女人不尋常”,十足的京腔博得了臺下京劇愛好者的陣陣喝彩聲。觀眾們也隨著這婉轉的旋律,低聲吟唱,過足了一把京劇癮。

接下來的武戲把演出推向了更大的高潮。陳可明、李顯普、李琦、徐還元充分發揮了臺柱子的作用,他們的武打動作形象逼真,特別是他們上演了跟北京京劇團“樣板戲”一模一樣的“三險”動作:李顯普、徐還元二人飛身魚躍,李琦一個漂亮的小翻,三人在空中重疊一線,一氣呵成,壯觀精彩。我們這些“二踢腳”面對著用布拉起的圍牆,紛紛魚躍而過,整個劇場一片歡騰。掌聲、鑼鼓聲、歡呼聲,形成了一首特有的交響樂。

由於革命現代京劇的普及,人們漸漸地不滿足於“樣板戲”了。於是我們又排練了一臺以雜技、魔術、歌舞、相聲、慢板等曲藝混雜的文藝節目。當時,周西恩的魔術《釣魚》、雜技組的《練兵場上》、熊玲鳳的女聲獨唱《沂蒙頌》、邱世平的男獨《塞北的雪》、呂歡慈的小提琴《新疆之春》、吳國民的竹笛《喜洋洋》、許連波的黑管《行軍曲》……都轟動一時。其中難以忘懷的要數我和胡云合作自編自演的湖北慢板《計劃生育好》。老的衛東人都不會忘記那幾句經典的臺詞:“老大要吃水餃,老二要吃油條,老三這些他都不吃,我要吃熱窩苕。”詼諧、幽默的表演,引來滿堂的鬨笑。還沒等人們回過神來,我們又甩出了一個包袱:“老四老五嗷嗷叫,等著餵奶糕。”胡云那誇張的動作,讓觀眾大笑不止,簡直樂翻了天。《計劃生育好》這個節目,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不實行計劃生育、兒多母苦的無奈和尷尬,讓人們在歡聲笑語中,有所反思,有所感悟。


三線記憶|難忘衛東文藝宣傳隊演出《沙家浜》

衛東廠文藝宣傳隊演出現場


走向輝煌

我們開始在市內各單位巡迴演出,衛東廠文藝宣傳隊的名聲漸漸地傳開了。

周邊的地區如光化(今老河口市)、南漳、宜城等縣紛紛發出了邀請,於是,我們走出了市區,也逐步走向輝煌。

在南漳縣,縣工會的負責同志、武裝部的首長熱情地接待我們,安排我們住在縣招待所。為了迎接我們的到來,招待所還把二樓的旅客都調整到三樓,讓我們集中住在二樓,真是照顧周到,令人感動。我們在南漳演出了三天,場場爆滿,現場掌聲雷動。有一個觀眾上來問我:“你們是不是專業劇團?”我搖搖頭說:“我們都是三線廠裡的職工,都是業餘文藝愛好者。”他豎起大拇指噴噴稱道:“了不起,了不起!”南漳人民的熱情,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每次演出結束,觀眾久久不願離去,我們一次次拉開大幕,鞠躬致意,謝謝啦,南漳的兄弟姐妹們!

在宜城,火爆的場面,更是讓人難以想象。演出的地點設在宜城縣(今宜城市)大禮堂。演出的第一天,從四面八方湧來的觀眾不計其數,黑壓壓的一片,把諾大一個禮堂圍得水洩不通,使我們無法進入舞臺。負責同志多次分流人群,都不見成效。無奈之下,禮堂的管理員,帶領我們繞道二十多分鐘,從後門才進入禮堂。我們從大幕縫隙往外一看,場面讓我們驚呆了,整個禮堂擠滿了人,根本無法通行,這就像人們形容的無立錐之地。周圍的窗戶上、外面的樹上都爬滿了人。大幕一拉開,人頭攢動,外面的人想湧進劇場,場面幾乎失控。劇場負責同志再三高呼:“宣傳隊不會走,今天看不到,明天再來!”這才慢慢地穩定了大家的情緒,沒有釀成群體事故。現在回想起來,那場面簡直是不可思議。

我們在宜城連演了三場後,在劇場領導的再三要求下,我們又加演了一場,這才結束了宜城之行。臨別的時候,縣招待所、劇場的領導依依不捨。我們在車上頻頻向他們招手致意。再見,熱情的宜城!再見,宜城的父老鄉親!

讓人難以忘懷的是,每晚演出結束後,當地的負責同志都會準備大盆大盆的紅燒肉、排骨湯等豐盛的菜餚款待我們。在計劃經濟的年代,人們肚子裡油水不多,那肉香、湯香,至今還口有餘香。為了感謝菜餚的製作者們,我們還會選幾個唱段獻給他們,同樣會得到他們的陣陣喝彩。

回首三線往事,恍如昨日,歷歷在目。衛東廠文藝宣傳隊給襄陽地區的群眾文化生活帶來了歡快和樂趣,也給那個文藝匱乏的年代增添了一抹難忘的記憶,至今讓衛東老三線人念念不忘!

作者簡介:餘毅林,男,1942年6月生,武漢人。1961年在武漢重型機床廠參加工作。1965年支援三線建設奔赴鄂西北南漳縣國營金屬製品廠,1968年併入衛東機械廠。歷任國營衛東廠八車間鉗工班班長、設備科工裝管理員等職。性格開朗,愛好廣泛,尤其對文藝、書法和文體娛樂活動情有獨鍾。現退居襄陽,頤養天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