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新疆移民地名考述

清代新疆移民地名考述

江西地名研究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地名資訊

關注

摘要:清代以來,由於大量內陸移民和軍隊遷入新疆,產生了許多的新地名和地名群,這些新地名主要由漢語地名和少數民族語地名構成,蘊涵了移民者本身的文化內涵。到清朝末年,漢語地名數量大量增加,與少數民族語地名相互交錯,並相對集中分佈,構成清代新疆移民地名的特點。

關鍵詞:清代新疆;移民地名;地名群

清代以來,新疆地區出現了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活動,大量的移民遷徙至天山一帶,其中以天山北麓為最多,這些移民逐漸佔據了當地人口的主體,並對其生活的地理區域重新命名,產生了大量的新地名和地名群,構成清代新疆移民地名的特點。

清代新疆移民地名的類別

1.原籍地名 從乾隆年間開始,清政府對新疆實施的“移民實邊”政策,使天山北麓地區遷入大量的人口。人口遷移的高峰主要在乾隆年間和同治年間,移民遷入地主要分佈在天山北麓東段的烏魯木齊、巴里坤一帶和伊犁河谷兩個地區。遷入天山北麓東段的人口多為陝西、甘肅的貧困農民,其中,以甘肅貧民最多。遷移的人口規模較大,僅乾隆年間遷入的人口就達16.4萬人。移民受漢文化影響,該地區地名多帶有漢文化的烙印。西部的伊犁地區,遷移的人口主要來自東、西、南各地,移民從事的生活方式不盡相同,有從事農業的維吾爾族,牧業的哈薩克族、土爾扈特蒙古族,農牧兼有以及帶有駐防性質的錫伯族、察哈爾蒙古族,此外還有漢族和滿族。這些遷移人口由於自身的特點和生活習性,對遷徙地的命名不同,從而所產生的影響也不同。

漢語命名地名。以移民原籍命名的地名主要分佈在天山北麓的烏魯木齊、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里坤等地。移民的原籍以甘肅省為主,其次有西北地區的青海、寧夏、陝西等地以及東南地區。以原籍命名的移民以農墾為主,將自己的原籍名稱直接附加在新開墾的土地上。當時移民以迪化府最具典型。乾隆年間,清廷平定回部後,設置迪化府。乾隆三十七年(1772),於烏魯木齊設“滿營諸員”,“由涼州莊浪移駐”。設迪化城守營都司等官,由“乾隆二十八年並三十二、三、九等年,由涼州、寧夏、甘肅、安西河州、肅州、沙州、固原、西寧延綏、興漢各營移駐”。乾隆三十六年(1771)至四十二年(1777),清廷又在濟木薩爾設置濟木薩營參將、守備、千總、把總及經制外委等官,“並由甘州、涼州、西寧肅州、固原、寧夏等各營移駐”。因迪化府具有優越的地理環境,故有數以萬計的移民遷入。隨著移民的遷入,此地出現大量移民原籍地名。迪化府屬和鎮西府屬的移民原籍地名有:廣東戶、方家溝、白家溝、甘州工、馮家壩、桑家渠、白家海子、寧州戶、西涼戶、包家店、南涼州戶、黃山街、穆家地、董子溝、蘭州灣子(村)、河州工(村)、涼州工(村)、西寧大莊子、穆家地溝等。其中,奇台的“西地”和“東地”,實則是廣西地和廣東地的縮稱。瑪納斯縣有涼州戶,昌吉有蘭州灣子。其中,迪化府屬之“安南工(村)”,位於府治西70裡,因越南人在此屯墾而得名。清朝時,稱今越南為“安南”。18世紀前半葉,因有農民起義餘部22戶在黃文纉的率領下向清廷“請求內附”,清政府將其100餘人先安插至雲南邊境,後移入內地。乾隆三十六年(1771),清廷將其分為兩部分,一部安插到黑龍江,一部安插至烏魯木齊頭屯河墾區,從而使該地出現了以國名命名的地名。

少數民族語言命名地名。清代文獻記載:“回眾世居闢展,自役屬準噶爾後,乃始西遷,不忘舊居,仍其故號,故其名,(雅木什以上諸地名多與闢展城所轄地相類)兩地符合雲。”因此,新疆烏什一帶地名大量保留了維族原籍地闢展的地名。如闢展、托克三、布幹、連木齊木、雅木什、魯克察克、僧尼木、哈喇和卓、罕都、洋赫等。

2.姓氏地名 以姓氏命名的地名是移民地名中最常見的,並且廣泛分佈在以農耕為主的移民中。移民進入初期,天山北麓地廣人稀,移民多以單戶或宗親家族遷徙一地,開墾種植,並以自家姓氏命名新墾地。這些姓氏地名多集中在迪化府及其所轄六縣中,其中以昌吉縣最多。命名方式:姓氏加漢字“家”,後綴加地名通名,如蔣家灣、方家溝、馮家壩、桑家渠、包家店、穆家地、穆家地溝。

巴里坤一帶位於新疆東部,“地居兩山之中,形勢狹阨,當孔道,亦一都會也”。康熙、雍正年間,移民“皆來自秦隴,其俗羯夷不均……以致其蓄藏有關西之風”。這裡土地肥沃,適宜於移民農耕屯墾,因而內地移民陸續遷入,很多當地村莊便以這些初來的移民姓氏來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以姓氏後綴“家莊”得名,如“曹家莊”,就是因名叫曹永的漢民遷入屯墾而命名的。其他如“胡家莊”、“馬家莊”、“郭家莊”、“高家莊”等都是循此規律命名。巴里坤縣的吳家莊子,是因乾隆二十八年(1763),從湖北武昌府馬跡嶺一帶的吳姓大族中,遷徙7戶於此屯田而得名。

吉木薩爾縣的姓氏地名,還結合當地的地理要素,以姓氏和地形、湖泊等結合而命名。如:尚家梁、冉家湖、葉家湖等地名。沈家湖,因清光緒年間,有一沈姓人家隨軍來此開荒種地,四周多泉水溢出成小湖而得名。

3.方位語地名內地移民遷入新疆後,用所處的地理方位來命名地名。這類地名多以“上”、“下”、“東”、“西”、“南”、“北”、“左”、“右”等反映方位概念的詞放在原地名的前面,和原有的地名相對應,形成前綴性的新地名。方位語地名大多都集中於迪化府和鎮西府一帶,這些地方農業發達,文化受漢文化影響較深。如:

迪化府下境內有:東溝、西溝、上頭屯、中營工、東九家灣、西工底坪、中夷鐵廠、西工南渠、東三工、下四工、北五道灣、西渠、中渠、西工渠、西二渠、東工、下黑溝、上胡桐窩、下胡桐窩、西九家灣等。昌吉縣:北沙窩子、下營盤、左營屯田、小西莊、下六工、下三莊、利十四下莊、上墊壩、下泉莊、南五工、上六工、東七工莊、東三莊等。呼圖壁縣:雀兒西溝、下三工、和四上莊、雅兒東溝、雅兒西溝、東灘等。綏來縣:南涼州戶、北沙山。阜康縣:內東渠、東八連、東五連、西泉、西渠等。孚遠縣:北沙山、小西溝、西地、後堡子、西上湖、大東溝、上暖泉、水西溝。奇臺縣:大西溝、西吉爾、東吉爾、上開墾、下開墾、中葛根、東灣、西地、東地、北道橋、老中葛根、西葛根。

鎮西府境內有:東坎爾、南梁、北梁、西園子、西大墩、東頭渠、西頭渠、下肋巴泉、上肋巴泉。巴里坤縣的上澇壩村和下澇壩村,因為處於河流上下游的關係而得名。康熙年間,有500名屯田兵在河流的下游蓄水屯田,故命名為下澇壩。宣統年間,有民眾在此河的上游一帶屯墾,亦命名為上澇壩。

4.功能地名功能地名大多是移民遷入新地後,在此地域所發生的社會活動而保留下的地名。功能地名命名特點,是利用當地所具備的某種功能來命名,包括手工業製造功能、通商往來功能、社交活動功能等。如巴里坤的“接官廳子”,因新疆建省以前,巴里坤地處內地與新疆交通要塞,“地居兩山之中,形勢狹阨,當孔道,亦一都會也。康熙、雍正之間兩駐大兵。其民皆來自秦隴,其俗羯羠不均……道光、咸豐之間稱相盛焉”。在當地建有迎來送往官員的廳子而得名。也有移民從事商業活動而遺留下來的地名,如巴里坤的“商戶村”,就是因商人招募內地的人來此屯墾,因而出現商民“認墾接踵而至”的狀況而得名的。阜康縣屬有“商戶溝”,也是因清末商戶屯墾之地而得名。“商戶村”,以迪化府與鎮西府為最多。時,當地漢民從事商業活動十分繁盛,“其民皆土著,重農,有士五十人,回民聚居廣泉子,率力田地踔遠,人民希菹蕩綿斥宜四擾市列無大賈,故其俗獷僻兢錐刀之末,水西溝產鐵,有故冶場一”。此類地名還有碾子溝、中夷鐵廠、古牧地、鐵廠溝、牛圈、石廠、商戶溝、大馬圈、煤窯溝、葡萄溝、羊圈灣、板廠溝、樓坊溝等。

5.軍事地名 軍事屯田地名 清代以來,因有大量軍隊入疆,並直接從事農田屯墾,便出現了相應的以屯田編號為主的軍隊屯墾地名。這些屯墾地名,多數命名方式都含有數字。如迪化府下的頭工、二工、三工等。乾隆年間,清廷平定回部,設置伊犁等處將軍及參贊大臣和辦事大臣,並以準部之烏魯木齊建迪化州,分屬甘肅省,並設都統、領隊大臣及綠營提督等官。其中,設中營參將、左營遊擊及右營都司等官員,軍隊駐軍屯田,便以編號為中營一、二、三工的屯區而得名。清朝在古城設官營駐軍,始自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興漢、河州、沙州各營移駐”;鎮西府官營駐軍,據西安將軍奏:“由西安、寧夏兩處滿營,各裁撥一千移駐巴里坤,嗣因該處兵糧轉運維艱,三十九年,烏魯木齊都統、陝甘總督奏准將西安滿兵移駐巴里坤,其寧夏營滿兵移駐古城。”這樣從奇台木壘至阜康一帶從事軍事屯墾,頭工、二工、三工等地名隨處可見。如古城曾設卡倫“下八戶”,後為村莊地名。天山北路軍事屯田地名具體如下:迪化府屬地域:上頭屯、中營工、軍戶、東三工、下四工、七工、兵戶渠、下頭屯、七工莊、八工莊、小三工、十工莊、大三工莊、下營盤、頭工莊、三工莊、小軍戶、左營屯田、軍戶、下六工、南五工、上六工、東七工莊、頭工、下三工、兵戶、頭工、二工、二屯、三屯等。吐魯番直隸廳屬地域:二工、頭工、西寧工、連二工等。

交通驛站地名。清代以來,大量出現的交通驛站地名是清代新疆地名命名的另一個特色。乾隆平準以後,在新疆設伊犁將軍、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等,駐軍分“駐防”和“換防”兩種。新疆軍隊總兵額約2萬餘人,由“總統伊犁等地將軍”節制。據《嘉慶重修一統志》所載,乾隆年間平準以後,在新疆共設臺站348處,卡倫172座,營塘38座,共計590處。至清末,新疆各府廳設驛站,大小驛站遍佈新疆。據《清史稿校注》所載,清末共設驛站211處。此外,全疆卡倫較之前期有增無減。

清朝在天山北麓的交通沿線設立了許多軍事驛站,以維護交通暢通。這些具有軍事性質的驛站逐步發展演化成為地名。天山北麓東從哈密、巴里坤,西至伊犁的交通線上,分佈有若干臺站、卡倫和營塘。至今還遺留有二臺、三臺、五臺、七臺等驛站地名。如烏魯木齊曾設“三臺塘”,卡倫地名有“三岔口”、“水西溝”、“大西溝”、“牛莊子”、“紫泥泉”、“板窩鋪”、“頭道河子”、“紅渣山口”、“三岔河”、“石山口”、“大泉”、“沙山口”、“火燒溝”等。孚遠縣有“老三臺(村)”。哈密設有臺站,如“頭堡臺”、“三堡臺”、“星星峽臺”等。這些地名大部分至清末都演化為村鎮地名,有的甚至沿用到今天。

6.宗教地名 西域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流的要道。1世紀以後,佛教自印度經克什米爾和拉達克傳入了中亞。自此以後,佛教的文字和經典,尤其是雕刻藝術逐漸傳入西域,一直向東發展,至5世紀時的北魏政權,佛教的影響從甘肅西部至吐魯番,再從吐魯番越過天山,再沿著北路的草原綠洲往西達主要商業城市中的聚集區中。

清代從內地遷移到天山北麓的移民,將自己的宗教信仰也帶入移民區。漢族傳統宗教信仰中,信仰關帝、娘娘、老君的甚多,所以移民區地名中多含有“廟”字。如“廟兒溝”的地名,在天山北麓分佈廣泛。昌吉、呼圖壁、巴里坤等地都有“廟兒溝”地名。昌吉有“三屯廟”,瑪納斯有“五岔廟”,古城有“老君廟”,巴里坤有“老爺廟”,奇臺縣有“牛王宮”。而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也是這個時期移民的主力。他們的宗教文化對地名命名也有一定的影響。迪化府多為漢蒙回滿雜居,孚遠回民聚居地就有“廣泉子”奇臺縣有“回回梁村”,阜康縣下有“清真寺村”等。

7.屯田地名 新疆除天山南路維吾爾族從事農業外,北路廣大地區多為牧區。自清朝招民開墾以來,該地區迅速發生變化。有學者統計,乾隆四十年(1775)共有民屯地70餘萬畝,如加上軍屯與其他各類屯田,則已超過150餘萬畝。軍隊、移民在屯墾過程中,需修建水利設施,從而出現了以水利設施命名的地名。迪化府及鎮西府,乾隆年間在屯墾時,大力開挖河渠,不僅出現大量以“某某渠”命名的地名,還出現按渠道劃分和澆水的順序而命名的地名。這些地名的命名方式多以數字編號,也有按參加屯田開渠的人數、耕地面積等命名的。如按遷入地人口的戶數或耕地面積命名的,具體有迪化縣內:八戶梁渠、十七戶渠、東九家灣、三十五戶、西渠、中渠、八道灣、九道灣、卡子灣、太平渠、西工渠、西二渠、固堡西渠、固堡東渠、四戶地、十二戶、新渠子、二道灣、二工皇田、西九家灣、東廠渠、西廠渠、郃陽渠、荒草梁東渠、荒草梁中渠、荒草梁西渠、倉戶溝、太平渠、永豐渠、公勝渠上莊、小渠、二工堡、三工堡、四工堡、宣仁東渠、四十一戶、安寧渠、兵戶渠、六十一戶。昌吉縣內:二十戶、新戶梁、亨三工、十四戶、亨二十五戶、亨六工、新二莊、亨三十戶、貞一莊、貞二莊、小西莊、利十三莊、下三莊、十三莊、二十四戶、新渠村、五十戶、利十五中莊、下墊壩、亨三十戶。呼圖壁縣內:新戶、十四戶、嘉三莊、嘉七莊、和四上莊、桑家渠、五畦、十三戶、五戶。阜康縣內:內東渠、五連、六連、八連、九連街、七連、十連、東八連、東五連、八戶溝、西渠、東渠、五工梁。孚遠縣有:附城渠、三盛渠、大有渠、太平渠、長山渠、公盛渠、長盛渠、十二戶。奇臺縣內:上開墾、下開墾、平定渠、隆舊渠、永豐渠、紅大渠、北道橋、新戶梁、興平渠、頭畦、二畦、三畦。鎮西府內:大泉西渠、大泉東渠、三四渠、東頭渠、西頭渠。

清代新疆移民區地名群的特點

第一,清代新疆移民區的地名分別屬於漢藏語系和阿爾泰語系兩大語言體系。大部分地名屬於漢藏語系的漢語地名,其他地名涉及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並且是多語種。語種有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滿通古斯語族地名。

第二,以漢藏語系命名的地名多分佈在天山北麓的農業區,多集中於烏魯木齊、昌吉、巴里坤一帶。這一區域位於蒙古草原的西端,屬天山地區。發源於天山的許多河流,南流而入沙漠,每條河在流入平坦開闊的沙漠地帶前,都要經過一些貧瘠的小山。這樣就提供了一系列的從東至西分佈的地點。由於農耕的需要,居民在此開渠引水,形成一個扇形的灌溉區。漢族傳統的精耕農田在這裡被綠洲式的灌溉農業所取代,移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因此許多地名都是因當地移民的農墾活動而命名的。而以阿爾泰語系命名的地名則分佈在精河以西的天山北麓西部地區,多為蒙古語地名、錫伯語地名和哈薩克語地名。這些地名在地形上,主要分佈在適宜於放牧的山區地帶,移民的生產方式主要以遊牧為主。

第三,從數量上看,清代新疆移民區的地名數量呈逐漸增加趨勢,而且增加的速度和數量驚人。《宣統新疆圖志》所載地名可謂汗牛充棟,移民地漢語地名比比皆是。從時間上看,這些移民區地名大部分都是自乾隆年間至新疆建省後命名的,是地名命名的高峰。尤其是天山北麓一帶,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地名都是這個時期命名的。有的地區甚至90%以上的地名都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

第四,清代新疆天山北麓的地名屬於典型的移民地名。從這些地名中不僅可以解析出移民的來源地、種類、性質,甚至可以看出移民所從事的生產方式,從而移民文化的諸要素也充分地體現在新地名之中。這些地名群體之間沒有明顯的分隔,而是相互穿插,交錯分佈。遊牧地名和農業地名,在天山北麓東西部都有分佈,但各種地名群體之間仍有相對的集中性。因此,從地名的分佈便可窺知移民的地理分佈。

第五,漢語地名多借用其文化內涵,如姓氏淵源、宗教信仰等要素命名;而以自然地理因素命名的地名相對較少,只有沿河、湖邊等地名體現出自然地理因素。而蒙古語、哈薩克語、維吾爾語地名則多以自然地理因素來命名,如因山、因水、因氣候等地理要素命名的較多。

清代新疆移民地名考述

來源:《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6期

選稿:常宏宇

終校:黃馨燁

審訂:耿曈

清代新疆移民地名考述

清代地圖與“哈爾濱”地名考證

明清時期淇澳地名考述

荊門若干三國曆史地名述考

地名文化與邊疆移民社會形態

清代新疆移民地名考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