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贵雨”主人公的一生,充分说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大家好!相信大家在前一段时间也都在追一部反响非常不错的电视剧叫《安家》,说实话我并没有太追这部剧,因为家里家长爱看所以也就跟着一起看了看,刚开始觉得没啥意思不就是把现实中中介的日常工作搬到了荧幕,觉得看点不是很多。

“ 潘贵雨”主人公的一生,充分说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但是直到了房似锦的母亲“ 潘贵雨”的出现让我对这部电视剧有了看头,每天也准时盯着电视看“ 潘贵雨”如何耍、撒泼、耍无赖。然后和家人讨论着,因为大家肯定都认为“ 潘贵雨”的人物是让人厌恶的甚至演的让人作呕。

“ 潘贵雨”主人公的一生,充分说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但是我越看越觉得这个人物非常可怜,他是一个矛盾可怜的人物。为什么这么说?主要大家如果自信看“ 潘贵雨”虽然总是在剥削自己的女儿但是她没有一分钱是花在了自己身上,她是全部都花在了自己宝贝儿子身上了,自己一点福都没有享过。吃着粗糙不堪的食物,却舍得给孩子买所有她能力所能办到的,那大家肯定又问了?那她怎么不能对自己女儿好些,你有种想法说明你不了解一些地方确实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觉得生女儿就是为了将来给儿子挣彩礼的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了,所以不重视。说白了“ 潘贵雨”的无知和愚昧害了他,这也就是为什么房似锦那么渴望逃离大山,要去上学因为他明白只有学习才能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唯一出路。

“ 潘贵雨”主人公的一生,充分说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有一个场景是“ 潘贵雨”的儿子质问她为什么总拿他的手机骗他四姐,这说明什么,他自己心里明白母亲在帮他要钱,而他只是口头上说几句但是却每次都心安理得花着他四姐的钱,只说明什么如果你对孩子太宠爱不是帮他反而是在害他,是让他丧失斗志的表现。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房似锦在外面那么冷酷的对待其他人不予大家交流做朋友,那是因为她受的伤太多她已经无法去给自己疗伤了,说实话要不是有“徐姑姑”和那样的善良的家人暖化了房似锦,我相信后面的剧情一定不是那样的了,就一定是她和翟总一起把“徐姑姑”打压走,那么也就剧终了。

“ 潘贵雨”主人公的一生,充分说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下面我们继续说“ 潘贵雨”的人设。为什么我说她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最好的代表!就是因为她不担一天福气没享到而且还没人理解大家都在骂她。其实她心里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家里过得更好,让儿子过得更好,但是她就是一位农村妇女,她没有那个能力让她儿子过上好的生活他有没有其他办法,她其他的孩子都是动嘴不动钱的代表,所以她只有压榨她的四女儿,因为只有她对这个家虽然满腔怨恨但是确实不忍心不管,也是这一份纵容了“ 潘贵雨”一家,其实我觉得“ 潘贵雨”变成这样和她儿子有很大原因,在剧中你会发现其实这个儿子才是最聪明的,对着母亲吹阴风变相的去管房似锦要钱,因为要不是他弟弟要买房子自己又掏不起首付我觉得“ 潘贵雨”是不会找她女儿的,因为她的心里拿这个女儿只是当做一个工具而已,那怎么才想起用到这个工具呢? 就是她的宝贝儿子提要求的时候,要买房、处对象。他一直都在做和他现在的经济条件不匹配的事情!那“ 潘贵雨”听到后她有什么办法只能去找房似锦了,记得在剧中“ 潘贵雨”说过这么一句话“除了她我还能指望谁啊”这句话也是充分说明她并不是讨厌她的女儿,她只是不敢面对那个曾经狠狠伤害过的女儿而已,所以她是那种态度对她。

“ 潘贵雨”主人公的一生,充分说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潘贵雨”主人公的一生,充分说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那也就是说如果“潘贵雨”的儿子争气什么事情都是自己解决的,不用父母操心,那么我想” 潘贵雨“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找房似锦了。所以”宠子如杀子“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潘贵雨“这一生是悲惨的、是可怜的、是痛苦的、是可恨的,但是她才是最无辜的最无助的最可怜的最需要关爱的。

最后我想说剧中” 潘贵雨“的扮演者丁嘉丽老师的演技太好了,把一个慈母演的太入木三分了,让人印象深刻,看完感触颇多。而且演的一点看不出来是演的,非常自然。演技太棒了,同时也期待有更多好的作品带给大家。

感谢大家阅读,这就是我对这个剧中人物的一点看法和看完后的感悟,仅代表我个人的想法。大家如果有不同的想法或者感悟欢迎积极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