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重城市,轻农村"未来几年会改变吗?

养老

农民虽然是我国人口中最大的一个群体,但农民却没有得到切实的实惠,恰恰相反,农民还成了一个弱势群体,这一点大家是有目共睹。我是一个农民。从小就生活在他们中间,所以有很大感受。现在真正的农民还并不富裕,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收入少,处在社会底层,当然,发家致富的那部分农民咱们就另当别论了。当然这些问题里面最突出的就是养老问题。近几年,国家对农业投入很大,对农民的关怀很多,这两年国家还开始大力扶贫,但是,我们都知道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中国早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养老也早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普遍话题,但是不得不说,与城市相比,农民养老面临的问题太多。有数据称:到2035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预计将超过四分之一,2050年前后将超过三分之一。

养老

农民有句话说的好"养儿防老",生孩子就是希望等老了,可以老有所依,辛苦一辈子换来的是儿孙满堂和稍微有点剩余的晚年,靠着那一亩三分地和儿女养老是农民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现在还能指望上孩子多少呢?房价物价、结婚彩礼飞速上涨,条件差的家庭给孩子娶媳妇都成问题,稍微让孩子外大城市定居,车贷房贷一还就是几十年,怎么靠他们养老,将来有病有灾的,儿女又能帮上多少?农民养老已经到了一种怎样的境地。

养老"重城市,轻农村"切实存在

比如,社会养老保险统筹以前,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职工是不用缴保费的,但是他们退休以后照样领取养老金。尤其是事业单位,直到2014年才开始缴。他们退休前工作轻松自在,生活优裕,退休后还拿着高额的养老金,而这些钱是由国家财政支付的。但是我想说,工人在工厂上班是在为国家做贡献,那么农民种地缴公粮就不是为国家做贡献吗?分工不同,但本质上并无区别吧。那么既然工人做了贡献可以拿退休金,为什么农民做了贡献就没有呢?这样做合理吗?

要是论贡献的话,那更没的说,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农民都为共产党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这是载入历史史册的。建国后,农民缴纳了半个多世纪的公粮,养活了全国几亿人口。他们自己缴上公粮后,往往所剩无几,经常吃不上饭,忍饥挨饿。即使这样,还得自带干粮,给国家搞基本建设,拦河筑坝,劈山修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所以没有农民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就现在给老年人那点儿补助,又能干的了什么?

养老

靠什么来给农村老人一个安乐的晚年?农村老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因此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从多个方面着手推进。比如对于不愿进养老机构的农村老人,以村组为单位,把老年人组织起来"大家户挨户,平日里,没事就会走门串户聊天,或者相约着出去做做农活"的互助式养老模式

这几年,有不少企业及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养老领域,比如捐建养老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为农村地区养老机构提供硬件及医疗等支持,当然所有这些还得靠村委会的支持,没有一个靠谱儿的村干部参与,即使有钱也办不成事儿。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养老模式,政府在其中的作用都不可或缺,农村养老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假若没有政府主导,就很难有良好的效果。特别是由于农村老人的照料、医疗、慰藉、权益保障等需求迅猛增长,空巢老人现象日渐突出,现在以家庭和个人为主的养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巨大的养老需求,养老事业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等多方共同参与才可行啊

养老

现在,我们国家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国力强盛,国泰民安,国家反哺农业的时候到了,条件也具备了,所以国家应该切实采取措施,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不应该把他们据于社会福利的大门之外,因为他们和那些已经拿着养老金在颐养天年的人一样,都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啊。


上点匠每天都有很多新活源,点工包工都有,可以满足你各种各样的找活儿需求,目前已经有40万个农民工兄弟在用,强烈推荐点击了解更多去试试看。

同时也欢迎各位农民工朋友加入圈子,跟我们分享自己的故事以及务工过程中遇到的那些困扰,点匠愿意向你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