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能源—再邁新徵程:貿易剝離,化工加碼

中信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增持。

東華能源(002221)

核心觀點

公司退出貿易業務,有望増強長期盈利能力;剝離將緩解公司現金流壓力,增量資金集中建設茂名PDH項目,保障業績增量。預計2019-2021年公司歸母淨利潤11.1/18.3/19.0億元,參考同行業PE估值,以及公司歷史底部估值,給與公司2020年10倍PE估值,對應目標價11.00元,合理目標市值為180億,維持“增持”評級。

剝離貿易業務,提高盈利能力,緩解現金流壓力。貿易業務和資產剝離後,公司資金需求量將顯著降低,有望減少未來負債規模。雖然削弱公司短期盈利規模,但料將顯著增強盈利能力。

1)公司北美長約連續多年虧損。19年中美貿易爭端致北美丙院價格回落,但高額關稅使得進口美丙院仍無利可圖。油價暴跌後全球丙焼價格跟隨下跌。截至2020年3月19日,華東丙烷現貨價跌61%?現貨-公司長約丙烷價差再次轉負,我們測算,公司全部未到期長約貿易預期虧損3.8億美元。若油價長期受壓,丙烷長約貿易可能持續虧損。公司將貿易長約轉讓,預期轉讓收益0.12億美元。且轉讓可降低中美關係不穩對未來業績的擾動。

2)公司退出液化氣倉儲轉運業務,轉讓廣西天盛、寧波優嘉和欽州東華100%股權。我們估算合計轉讓價款約10億元;出租富餘儲罐、庫區及碼頭,預計租賃收入不低於4.5億元/年。

3)公司委託馬森能源經營未到期VLGC。委託經營可消除公司租賃損失和相應的現4流在力。

繼續發力佈局C3產業鏈。公司退出LPG貿易業務,獲取的現金用於建設茂名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一期),包括2套100萬噸/年PDH裝置和4套50萬噸/年PP裝置,項目總投資166.17億元。公司測算,項目建成後,年均淨利潤在20億以上,稅後財務內部收益率超15%。但是,2020年開始,國內丙嫌產能投放增多,行業競爭加劇。我們保守測算,項目合理淨利潤區間7-13億/年。

推動氫氣產業建設,打造新戰略增長點。公司當前兩套PDH裝置,每年副產約6萬噸高純度氫氣。隨著寧波二期PDH裝置投運,料未來幾年氫氣產量將大幅增長。公司積極向下遊加氫站拓展,張家港東華港城加氫站是目前江蘇地區首個商業化運營加氫站,標誌著公司氫能綜合利用取得實質性進展。

風險因素:公司PDH項目進度低於預期;業務剝離不及預期;其他管理方面風險;PDH項目盈利下滑超出預期。

投資建議:公司退出貿易業務轉型為化工生產商和氫能源供應商,盈利能力將有望明顯改善。預計2019-2021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11.1/18.3/19.0億元,對應EPS預測0.67/1.11/1.15元(原20-21年EPS預測為1.17/1.33元),調低公司盈利預測主要因剝離貿易業務導致,參考同行業PE估值,以及公司歷史底部估值,給與公司2020年10倍PE估值,對應目標價11.00元,未來一年的合理目標市值為180億,維持“增持”評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