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L的Mustang是“野馬”,2.3T的“野驢”,那用電的經典款呢?

老爺車的問題在於對各種機件的不信任感,不是嗎?30萬英鎊電動Eleanor的生產商Charge認為此種說法不太恰當......

5.0L的Mustang是“野馬”,2.3T的“野驢”,那用電的經典款呢?

週末,居家於車庫中修修補補、自得其樂,或閒來無事去郊外逍遙快活,賞心悅目之餘與途中邂逅的汽車愛好者吹牛聊天,想想都美滋滋。很多人都想著家中有一部古董車多好,但現實往往是弄到一地油漬,銀行存款出現大額支出,出車大日子居然連半個人影也見不到。其實古董車還有另一種玩法,君不見經典車型電氣化最近已成為各大車廠最新的營銷手段,如電動Mini Classic、捷豹E-type Zero和Aston電動DB6 Volante等可見一斑,如今還多了一家叫Charge的後起之秀。這間新公司一心一意電氣化,首先推出的作品就是1967年Mustang電氣再生版。


5.0L的Mustang是“野馬”,2.3T的“野驢”,那用電的經典款呢?

Charge總部設於North Acton某工業園區內,距離TG英國大本營大概十分鐘車程,設施雖然不比硅谷,進去一看卻很有Tesla、Google、Facebook等硅谷巨擘的氛圍,大堂右邊居然有一個一應俱全的廚房,廚房內還有一位忙到不可開交的廚師。“每天十二點半我們都會一起吃午飯,大夥兒可以共聚一堂創造話題討論一番,這是對於文化的投資。”Charge CEO Vadim Shagaleev饒有興致的聊到工作氛圍的話題。


5.0L的Mustang是“野馬”,2.3T的“野驢”,那用電的經典款呢?

中層閣樓擺放著的DJ打碟臺是Vadim另一嗜好。“我們有時會開夜班換一換工作氣氛,你知道的,適當適時放鬆絕對沒壞處。”心想BBC什麼時候能有這種福利呢。不過一開門就要設法賣出499部、每部售價30萬英鎊的六零年代Mustang電氣版,Vadim就非常有必要給那些講究科技的顧客樹立正確形象、留下美好印象,其重要性與創造一個能夠吸引適當人才的工作環境可謂不相伯仲。


5.0L的Mustang是“野馬”,2.3T的“野驢”,那用電的經典款呢?

這家公司目前僱用了十五名員工,當中包括了幾位曾經效力邁凱倫、JLR和威廉斯車隊的老手,員工陣容預計今年末便會增至三十人。到明年底遷進三十分鐘車程外的四萬平方呎新廠房時,僱員人數更會大增至七十左右。他們的首位顧客(來自洛杉磯的先生)可望明年初接收新車。按目前計劃,公司在2020年會完成五十部現已名花有主的Mustang。


5.0L的Mustang是“野馬”,2.3T的“野驢”,那用電的經典款呢?

“我本來在俄羅斯的視頻點播服務公司擔任業務發展總監,離職時公司規模已大於iTunes。”Vadim解釋,“但汽車是我的摯愛。我在聖彼得堡長大,父親在我十二歲那年便用一部Lada教我開車。”


5.0L的Mustang是“野馬”,2.3T的“野驢”,那用電的經典款呢?

這盤新生意由Arrival的CEO牽頭,Arrival正是Vadim昔日僱主和Charge的母公司。“他名下有一部法拉利Dino,好想經常開它上街,但那部車經常漏水漏油,根本不像他所想那麼可靠。”Vidam回憶道,“那時候適逢Arrival開始為電動巴士和貨車生產組件,於是他打電話給我說‘不如索性造電動老爺車吧’。他想我打理這盤生意,因為我從沒涉足過汽車業,有利於用嶄新角度處理這件事。於是我在2016年便舉家遷居英國,就這樣做到今天。”


5.0L的Mustang是“野馬”,2.3T的“野驢”,那用電的經典款呢?

“我們的第一步是尋找一件適合改裝的公認經典作品,於是開始用DB4、勞斯萊斯、E-type等名車多方嘗試,但很快便發覺大多數並不中用。後來靈光一閃想到自己最喜歡的電影之一,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極速60秒》,片中的Eleanor恰好又是我的夢想座駕。這款老爺車符合我們所有要求,我們在坊間也找到一部正在出售,於是買了回來……結果發現它如同一堆廢鐵。”直到Vadim發現R3 Performance,事情才出現重大轉機,因為這家美國公司獲授權用Mustang原廠鑄模複製全新外殼。


5.0L的Mustang是“野馬”,2.3T的“野驢”,那用電的經典款呢?

這裡所見的電動Mustang,是第一個把Arrival電氣動力系統(鋰離子電池、四電動馬達、電子動力控制單元、車廂控制接口)和R3外殼共冶一爐的原型作品,質量卻非手工粗糙的實驗品可比,精美程度之高就連引擎蓋下面的變流器也仿照hot rod進行了電鍍處理,雙座車廂的裝飾也是十分工整,中控大屏和數碼儀表簡單又易用。


5.0L的Mustang是“野馬”,2.3T的“野驢”,那用電的經典款呢?

放在工場旁邊的另一個車殼是供第二階段所需,電池會更平均地分佈於地板下面,較少佔用原本安裝後座的空間,並會裝上新式可調高低氣壓式懸掛、較寧靜的單速變速箱、新軟件和動力更強大的電動馬達(每一個功率100kW,相當於134匹馬力),加起來便得出以下的最終規格:四電動馬達(總動力輸出536匹馬力,扭矩1199.5牛·米),四驅,64kWh電池續航里程可達320公里,0-96km/h不足4.0秒,支持50kW直流充電。


5.0L的Mustang是“野馬”,2.3T的“野驢”,那用電的經典款呢?

出發去Longcross試車場試一試原型車之前,開發人員給我們打了許多預防針,指出“第二階段作品會有天壤之別”、“這個原型的動力只有預期目標一半左右”、“新軟件能夠在你認真發力時化解前輪空轉”,諸如此類。其實他們不需這麼謹小慎微、如此謙虛,因為單單坐在這部車上已經覺得很有架勢,車身非常寬大,卻大得合乎人意,總之又大又重又粗壯,氣勢與它仿效的肌肉車如出一轍。


5.0L的Mustang是“野馬”,2.3T的“野驢”,那用電的經典款呢?

沿著外圍的高速環型跑道推進,此車吐勁不可謂不強,但仍然無法與Tesla或Taycan相提並論,最少現階段無法相提並論。右腳用力一蹬,前輪果然會空轉一陣子才腳踏實地,但開發人員保證略為修改軟件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此外,我留意到車上有一個Burnout模式的開關。Vadim表明他們不排除任何可能性。“飄移模式?當然。你甚至可以像坦克那樣原地轉圈,每個車輪都裝有電動馬達的好處就是控制彈性無限大。”


5.0L的Mustang是“野馬”,2.3T的“野驢”,那用電的經典款呢?

直齒輪減速齒嘯聲不絕於耳,30萬英鎊的車隔音效果絕不應該如此,廠方已經留意到這方面的問題,最終完成品當能剔除噪音之弊。最值得佩服的地方是車身控制力就一部1,800kg的轎跑來說相當了得,Charge自家炮製的全獨立懸掛當記一功。無論我用多麼笨拙的手法轉動方向盤,下盤的平穩程度都可圈可點。不過轉向本身仍須改進,左右打方向1.5圈的方向盤扭起來未免有點太過於吃力,而且剛開始打方向盤的時候,其反應又有點過於敏感,這些都與大型巡航快車的最終目標不大相稱。


5.0L的Mustang是“野馬”,2.3T的“野驢”,那用電的經典款呢?

驚喜的是,當前輪掠過彎角、我正想毫無必要地分析乘坐感覺時,居然發覺自己因為這部車的天才奇想而下意識地會心一笑。就動態反應和精細程度而言,這部原型車確實需要一些琢磨空間,不過很大程度上已把Mustang的精神演得活靈活現,沒有讓電氣科技完全掩蓋其本色。眾所周知,早期Mustang開起來都好像沾了水的法蘭絨,卻勝在既有性格,又有容人之量,生性隨和、平易近人,這個電動版便盡得其意趣。只要記得充電,它甚至可以在英國罕有的陽光普照星期天四處遊蕩,誰知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