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乃是為了迷惑章邯等人而上演的一齣戲!

韓信,淮陰(今江蘇淮安)人。漢初三傑之一,西漢開國功臣。作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被奉為兵家四聖之一,後人稱之為兵仙,當時人評價他“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韓信的軍事才能毋庸置疑是歷史上屬於頂尖的了。

最開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乃是為了迷惑章邯等人而上演的一齣戲!


最開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乃是為了迷惑章邯等人而上演的一齣戲!


這些使得韓信一開始被拜為大將軍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在當時來看卻比較詭異,韓信在什麼成績,功績也沒有的情況下只因“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就被蕭何舉薦給劉邦,還必須要拜為大將軍。說如此才能留住韓信。為了這個韓信甚至上演了一出“月下追韓信”的精彩故事。

漢王至南鄭,諸將及士卒皆歌謳思東歸,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數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王。王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王復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可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郁久居此乎!”何曰:“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曰:“吾為公以為將。”何曰:“雖為將,信不留。”王曰:“以為大將。”何曰:“幸甚!” —《資治通鑑•漢紀一》

最開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乃是為了迷惑章邯等人而上演的一齣戲!


最開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乃是為了迷惑章邯等人而上演的一齣戲!

雖然後面的事情證明了蕭何的識人之能,料人如神。但如果將時間靜止在韓信剛被拜為大將軍的時候,事實是什麼樣呢?

一、韓信其人

韓信剛投漢時,他的工作履歷上有什麼呢?可以說是空白一片。

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居麾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為郎中。數以策幹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未知名。

韓信不僅沒有任何的功績,而且還是從敵方投奔過來的,這樣的人他的忠誠度首先會受到質疑,其次據說當時在項羽帳下他只是一個執戟郎中,也沒有表現出過人之處。

再看韓信的成長經歷。《史記》記載韓信家貧,而且沒有好的德行,不能做官吏,並且不會經商謀生。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

後來在河邊釣魚,漂母看他可憐常常將自己的飯菜分給韓信,韓信才不至於餓死。還有就是為人熟知的胯下之辱的故事了。所以,不看後來的發展,韓信在剛投奔劉邦時的形象就是一個懦弱無能,背主投敵之人。

最開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乃是為了迷惑章邯等人而上演的一齣戲!


最開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乃是為了迷惑章邯等人而上演的一齣戲!

二、劉邦的表現

劉邦的表現一開始屬於正常的表現。最開始舉薦韓信的是夏侯嬰。韓信犯了法,快被處斬之時喊了一句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夏侯嬰於是覺得韓信非常人,和他交談後,十分欣喜,於是推薦給了劉邦,史載王拜以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後來結識了蕭何,蕭何認為他是個奇才,多次舉薦給劉邦,但劉邦只是敷衍並未重用。直到發生了蕭何月下追韓信,在蕭何的堅持下才拜韓信為大將軍,《史記》記載韓信拜禮畢,劉邦與之一番進行交談,史載於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遂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

最開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乃是為了迷惑章邯等人而上演的一齣戲!

劉邦的表現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從漠不關心到拜為大將軍,甚至慨嘆沒有早點得到韓信。作為故事聽很精彩,但作為劉邦這樣的人,僅憑蕭何的堅持就輕易拜韓信為大將軍,又因為一番交談就認同了韓信。這感覺太不現實,事實可能未必如此簡單

三、拜韓信為大將軍的真實原因

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史記•淮陰侯列傳》

這個可以看出,劉邦並未和手下將領有任何的商量,這些基本都是自沛縣起事就跟著劉邦出生入死的人,沒有任何協商和事先通知,冒然拜韓信為大將軍,而且之前也介紹過韓信當時的形象。這樣的舉動怎麼服眾,況且當時的情況漢王至南鄭,諸將及士卒皆歌謳思東歸,多道亡者。本就人心惶惶的情況下,拜韓信為大將軍,可能導致本來手下心腹埋怨,甚至會引發更為嚴重的後果。劉邦不可能想不到這一層,那為什麼還要執意如此呢。

劉邦應該先是個韓信有過交談,定下了還定三秦的計策。拜韓信為大將軍是計策中的一環,是為了迷惑被封在關中的三個秦國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這三者被項羽封在關中,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監視牽制劉邦。韓信的在當時的形象在上文也介紹過了,一無戰績二無品行。拜韓信為大將軍使得他們有輕視之意,放鬆警惕,讓他們覺得劉邦窮途末路,病急亂投醫。這和三國時,孫權奪荊州時用陸遜代替呂蒙迷惑關羽是一樣的道理。劉邦沒有告知手下的將領甚至心腹,也是為了使這出戏更真實。

最開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乃是為了迷惑章邯等人而上演的一齣戲!

所以韓信這個大將軍在一開始只是一個迷霧彈,是有名無實的。從後面也能看出。

漢元年,八月,漢王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漢二年,出關,收魏、河南,韓、殷王皆降。

漢二年,八月,以信為左丞相,擊魏。—《史記•淮陰侯列傳》

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止戰好畤,又覆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東至咸陽,引兵圍雍王廢丘,而遣諸將略定隴西、北地、上郡。—《史記•高祖本紀》

八月,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雍王章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止,戰好畤,又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東至咸陽,引兵圍雍王於廢丘,而遣諸將略地。塞王欣、翟王翳皆降,以其地為渭南、河上、上郡。—《資治通鑑•漢紀一》

暗渡陳倉是由劉邦親自領兵,只是提到用韓信計但並沒有記載韓信的具體領兵作戰的事蹟。可是在其他諸如曹參、樊噲、周勃還有灌嬰的世家、列傳中,都有明確記載具體的作戰路線和功績。到了第二年的八月韓信才有機會獨立領軍。這又佐證韓信這個大將軍在一開始只是一個名號而無實權。

最開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乃是為了迷惑章邯等人而上演的一齣戲!


所以,韓信一開始被拜為大將軍只是一個迷惑敵人的計謀。韓信之後也是通過自己一次次的戰役展現了自己的才能,最終成為漢軍名副其實的大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