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太简单了,一只猫也可以活着

看了几集许知远老师的《十三邀》节目,很喜欢

。透过许老师跟那些人的交谈,我才大概了解了一下别人是有过什么样的经历,有过什么样的想法。


对别人是有好奇心的,想知道她们经历过什么,是什么决定了她们现在在做目前的事情,她们是怎么看待所处的时代。


前两天一个朋友,介绍了方方的文章给我看,说有一亿人看她写的东西。在这之前在一个微信交流群里看到有人在谈论方方,有些人直接表示她们不喜欢方方写的东西。我看了几篇,谈不上喜欢,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受那些人的影响。朋友补充说道你是不能向她那样写文章的,你没有她那样的后台。朋友同时推荐我看另一个人写的文章,我进去看了几篇,就再也没进去过,我只记得我跟朋友说,一个是真敢写,一个是真敢蹭热点。


在我的认知里,写东西,写久了,应该对人,对事都要有敬畏之心的


文章里面有些内容甚至都是别人口头说的,更别提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的,激起各种毫无价值的冲突感,让一大批网民们因为看了她们的文章之后,变得极端化,情绪化,好吗?我有这样的疑惑。


让我感觉比较踏实的东西就是阅读,真正的读进去的那种。就像小学的时候看柯南之类的小说,看格林童话之类的,就像初中的时候看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就像高中的时候看漂亮女人,红楼梦之类的,就像大学的时候看包法利夫人,秘密花园之类的。


《红楼梦》是本好书,只是每次一看那本书,就会情绪低沉,觉得人生没意思,一切都会消失,美好的东西都会消失,我们会看着最亲近的人一个个死去。


对历史了解的并不多,也并不深入,历史上的那些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是怎么活下来的,也不清楚。一个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人,能知道自己要走去哪里吗?


马东说的是对的吗?5%的人在了解过去,积累知识,95%的人只是在活着。是真的话,我想做那5%的人,活着太简单了,一只猫也可以活着。


在学校的时候,学到西方的文艺复兴,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艺术家,思想家,哲学家的时候,是非常激动的,只是当时那种激动只是停留在内心里,并没有找出一些相关的书籍去看,去加深认识和了解。


生活的这个时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看着国内产能过剩,需要拉动出口才能消耗掉那些多余的产能。听有些人说从2008年开始经济就开始倒退了,这种倒退期应该会持续二十年。对于我本人来说,不管经济是倒退还是增长,都没多大感觉


人吃饱喝足之后,总要做点精神上的东西吧。人与人在精神的层面上能够产生链接,可以对话,我觉得会非常有趣。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独特的个体。有时候我很排斥跟一些人对话,不是看不起他们,只是我觉得如果他们能多读几本书,说不定还有沟通的可能性。

有些人一说话,我脑子里只有两个字,“猥琐”


其实,活着挺战战兢兢的,因为自己的无知和没见过世面。除了能够养活自己之外,真的再也找不出可以值得炫耀的事情了。很多时候,看到那些比我优秀百倍,千倍的人,我就会在想,她们怎么可能会有时间搭理我呢。


以上就是我想过的一些东西,我把它们记录下来,提醒自己,也分享给你。


欢迎大家在书阁子底下留言互动,偶尔会拍些视频号,帮助书阁子引流,吸引一些新的粉丝进来,还记得书阁子的宗旨吗?分享爱与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