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村在大陆的同胞弟妹们今安在?

郝柏村是江苏盐城人。他的老家在盐城市区西南大约30公里处的郝荣村。盐城地处苏北,经济欠发达,可也开通了与台北的直达航班。要萧陶说,这应该是郝柏村的功劳。2011年9月7日,郝柏村就是搭乘台北——盐城首航班机第六次返回家乡的。

郝柏村在大陆的同胞弟妹们今安在?

郝柏村出席台北-盐城直达航班的首航庆祝仪式

郝柏村是国民党的一级上将,历任台“参谋总长”、“国防部长”、“行政院长”、 国民党副主席等职。1996年,他与林洋港搭档,组成“林郝配”参加台湾“总统”大选,不敌“双李(李登辉、李元簇)组合”,铩羽而归,从此告别政坛,但他长子郝龙斌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从政之后,郝龙斌先后担任过“立法委员”、“环保署长”和两届台北市长,人送外号——将门虎子。

郝柏村在大陆的同胞弟妹们今安在?

郝柏村曾担任过蒋介石的侍卫长

郝柏村原名郝伯春,在家行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郝柏村3岁那年,哥哥姐姐与他同时染上天花,哥哥阿春、姐姐凤子不幸病故,他大难不死,顽强地活了下来。从此,郝柏村成为弟妹眼中的大哥。

初中毕业后,郝柏村考取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前身为黄埔军校),开始其长达55年的军旅生涯。1950年1月,作为参谋总长顾祝同的参谋,郝柏村随长官从海南岛撤往台湾,一起撤离的还有宋楚瑜的父亲宋达。除了郝柏村外,大弟郝柏森、大妹郝锦春、二妹郝秀春以及三妹郝争春全都留在了大陆。

1940年,郝柏村母亲袁珍宝因病去世,4年后父亲郝绪龄也撒手人寰,郝柏村没能为父母送终。他最后一次回老家是在1938年1月。抗战胜利后,大弟郝柏森也离开了家乡,去外地求学,大妹郝锦春便担负起照顾两个妹妹的重任。郝家祖上留下了100多亩土地,土改时被定为地主,土地被没收,父母坟墓被刨,祖屋也被分给了三户农民。那时的盐城已经容不下这一家人了,很快郝锦春和二妹、三妹也都离开了盐城老家。

郝柏村在大陆的同胞弟妹们今安在?

郝柏村率家人在盐城给父母上坟扫墓

斗转星移。在“和平统一”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要完成的“三件大事”之后,盐城市的统战部门主动联系到远在贵州的郝柏森,希望通过他邀请郝柏村回乡省亲。当时,郝柏村担任台“国防部”参谋总长,当然不可能回盐城,这么做更多的是一种姿态。

郝柏森随即提出两个要求,即修复父母的坟墓、重建郝家祖屋。文革中,郝家祖屋已经荡然无存。因为存在反对的声音,盐城市领导并没马上答应。直到1987年,郝柏村父母的墓才得以修复。1992年7月,郝柏森返乡上坟,纪念父亲郝绪龄诞辰100周年。


郝柏村在大陆的同胞弟妹们今安在?

修缮一新的盐城郝氏故居

两个月后,远在台湾的郝柏村委派长子郝龙斌回盐城祭祖。当时,郝柏村正担任台“行政院长”,但郝龙斌没有公职,属于民间人士。生怕媒体曝光,他悄悄地来悄悄地走,只在郝荣村停留了一个半小时。为了迎接郝龙斌,盐城市政府特地拨专款,按原样重建了郝家祖屋。如今,在盐城市盐都区政府的网站上“郝氏故居”被称为“郝柏村故居”,这么叫显然是不准确的,毕竟郝柏村还健在,最多只能叫做旧居。

1999年4月3日,成为一介平民的郝柏村偕夫人郭莞华、儿子郝龙斌、郝龙驷等人回盐城扫墓,时隔61年终于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尽管见到的已不是自己所熟悉的老宅,但郝柏村依然感慨地说:“金旮旯,银旮旯,不如自家的穷旮旯。”郝柏村在大陆的亲属从各地赶往盐城,可“遍插茱萸少一人”,大弟郝柏森却不在其中,原来他已经去世多年了。

郝柏村在大陆的同胞弟妹们今安在?

郝柏森的儿子郝龙潭(右)与郝龙斌有几分相像,可论年龄,郝龙潭为哥

郝柏森原名郝仲春,曾用名郝仲村。受郝柏村的牵连,郝柏森被发配到偏远的贵州省遵义。他上过大学,却在火车站当售票员。文革结束后,他的处境才得到改善,后来担任过遵义市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委员,遵义市政协副主席等职。郝柏森于1993年去世,享年71岁。所幸的是生前应郝柏村之邀,他赴台看病,曾与大哥见过面。


郝柏村在大陆的同胞弟妹们今安在?

二妹郝秀春(左)和三妹郝争春

郝柏村三个妹妹为人都很低调,有关她们的报道并不多。大妹郝锦春如今已经91岁高龄,居住在四川,现为资阳市政协委员。二妹郝秀春生活在天津,早已退休。三妹郝争春退休前一直从事教育工作。萧陶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后称为北大物理学院)离退休的教职员名单里发现一位同名同姓的老师。北大的资料显示郝争春于1956年开始在北大任教,1993年退休。退休时,郝争春为副教授。从年龄和经历上看,这个“郝争春”很可能就是郝柏村的三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