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教育学人物中的大陶小杜

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各位同学们可能已经知晓远在美国的杜威和中国师范教育先驱领军人物陶行知竟然是师徒关系吧!陶行知在美国师从现代教育之父杜威教授,他们都非常重视教师教育,但两人基于不同的教育理念对教师角色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今天特意为大家进行详细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个知识点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二者共同之处就是反对传统教育教师的权威地位,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二人尊重学生;不同之处对于教师角色理解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再来看一下几个方面:

1.教师知识素养。由于二者根植的理论不同,在表述上,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强调了“学校即社会”,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社会即学校”,这就是我所说的“大陶小杜”(大概念“社会”前面的是陶行知提出的,小概念“学校”在前面是杜威)具体说来是杜威强调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这些知识包括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研究,而陶行知更强调教师专业道德素养。杜威则比较看重教师在课堂的表现,他认为教师具备知识都是为当下教育实践服务的。。陶行知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认为教师劳动是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的,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专业素养。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陶行知在学习杜威理论后,结合当时国家发展实际,在中国旧教育的改革和实践创新了自己的理论思想

2.师生关系。杜威以“儿童中心论”鼓励儿童在做中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儿童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他强调师生平等,教学是师生双向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陶行知先生能结合时代的需要“从做中学”,认为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的知识可以更好地造福于社会大众,“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这是难能可贵的思想。

3.教师的道德修养。杜威认为“我相信每一个教师应该认识到其职业的尊严,认识到教师还是一个维持正常社会秩序和保证社会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的社会仆人。”杜威之所以将教师比喻为社会仆人,就是想解释教师的奉献精神。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表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他终其一生把爱心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一个是社会仆人,一个是社会园丁,杜威和陶行知对教师的道德都要求具有无私奉献之精神;而陶行知更强调爱的教育,把爱和责任人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贯穿始终的灵魂。

经过一系列的分析,不难看出杜威的教师观体现的是“教育即生活”思想,而陶行知的教师观渗透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同时陶行知在学习杜威理论后不但没有生拉硬套,反而能结合现实的土壤条件,发展自己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而在我们做题时候记住这句口诀“大陶小杜”作为通关密码,即大概念放在前面的是陶行知理论,小概念在前面是杜威思想,二者理论互为干扰选项。

说一说教育学人物中的大陶小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