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会失败?盲目努力,正在摧毁你

一、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会失败?

覃聪是某集团人事主管,从毕业开始进入的公司,一路算是顺风顺水,领导器重他,他自己也觉得公司和岗位都还不错,工资福利也还行。

可是有一天和一位创业开餐厅的朋友聊天,他开始嫌弃起自己自认为不错的工作了:

朋友创业赚的盆满钵满,我还在拿死工资;

朋友工作时间随意,我依然在上行政班,有时候还得加班;

朋友房和车都全款买了,我还在承担巨大的房贷压力,不敢买车;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会失败?盲目努力,正在摧毁你

从那以后他的心态悄无声息的发生了变化,他的这种心态,毫无疑问的,工作质量没有之前高了,再后来他干脆辞职创业。

创业的路不易,创业路上的艰难超出了他的想象,这些都没关系,只是让他备受打击的是,拼了命的努力了大半年,总是失败,连存款都赔了好几万,实在打击。

一年后,他放弃了,又重回了人事岗。

覃聪明明那么努力,为什么创业会失败?瓦拉赫效应可以解释。

二、什么是瓦拉赫效应?

瓦拉赫效应指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只有发现自己的长处,好好经营,使优点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才容易取得成功,否则就算费再大的力,也很难取得成功。

有一个叫做瓦赫拉的人,中学的时候父母为他选择了文学之路,可是期末的时候老师给了他这样的评语:很用功,但是过分拘泥,绝不可能在文学上有卓越成绩。

后来改学油画,老师却同样认为他在绘画艺术领域无法取得优异成绩。

他一再被否定,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有做事认真细腻,适合在化学领域深耕,于是他一发不可收拾,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最终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会失败?盲目努力,正在摧毁你

以上案例中,覃聪回归老本行,他感觉就像一条鱼被放逐大海,那是他大学所学专业,是自己擅长的,如今他方向明确: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好好努力。

至于创业或者其他岗位,他不再想了,他知道,那不是属于他的天空,而他之前创业,就是在不擅长的领域盲目努力,最终导致的失败。

职场上,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根据自己的特点选定方向,盲目的去拼一个臆想的未来,殊不知,盲目的努力,会摧毁自己。

三、为什么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1、盲目的选择,容易陷入自我怀疑。

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各有长处,但如果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只鱼,它会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

在职场上,很多人会在站在一个路口,面临纠结的选择:

我到底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还是自己擅长的?

我到底应该选择工资高的,还是选择自己专业的?

陷入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没有认清一个现实:选择擅长的领域容易取得成功,否则容易陷入盲目的努力之中,而盲目努力一旦得不到成功,就会陷入自我怀疑。

有一句话是“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如果把选择当做风口,那么做正确的选择,选择自己擅长的就是迎着风的方向,相比之下就更容易取得成功。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会失败?盲目努力,正在摧毁你

2、做正确的擅长的事,是高效的前提条件。

有一个动物园里的工作人员,发现园里的袋鼠总是跑出笼子,于是他们开会讨论解决办法。

进行头脑风暴之后他们一致认为解决办法是:加高笼子。

于是他们开始加高、加固笼子,10米、20米......让他们不解的是,明明笼子已经比袋鼠高出很多了,他们依然跑出来。

有一天,长颈鹿和袋鼠们聊天,他们在嘲笑人类不断的加高笼子,却忘了关上笼子的门。

这是个笑话,也表明了做正确的事有多重要,就像在职场中的你,闭着眼睛选择一个行业,拼了命去做自己内心其实很抵制的行业,却怎么也没法达到预想的要求和目标。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会失败?盲目努力,正在摧毁你

3、做擅长的事能够帮助我们对事情产生兴趣且长久坚持。

马云曾说道:“大部分成功或有追求的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官员,政治家基本上都是996以上的。不是因为他们有超常的毅力,而是因为他们超爱自己选择的事业,他们为此付出超常的奋斗和努力……”

“三分热度”往往是因为内心抵制,但是因为有某种因素在吸引着自己,于是硬着头皮去坚持,这样的坚持是毫无意义的,一旦遇到重创就想放弃,浪费自己的时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产生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去做,有了成绩就容易形成动力,动力转换成热情,人一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力,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胡适先生曾说:“如果一个有作诗天才的人,不进中文系学作诗,而偏要去医学院学外科,那么,文学系便失去了一个一流的诗人,而医学界却添了一个三四流甚至五流的外科医生,这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他自己的损失。”

这是瓦拉赫效应的一个体现。

那么,如何运用瓦拉赫效应,帮助自己,让职场之路走得更顺畅、更远呢?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会失败?盲目努力,正在摧毁你


四、运用3条规则,助力职场。

1、找到自己擅长的事,做正确的选择。

如何找到自己擅长的事?

1)在专业知识里搜索。

做专业的事情总比做空白领域的事情要有把握,像案例中的覃聪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走了一个弯路,最后发现自己擅长的还是专业内的,再做的时候充满信心和动力。

很多人工作之后大学里学的知识就浪费了,不要浪费你用了几年时间去学习的知识,如果你不排斥,就应该把专业知识转化成为你的一项可以傍身的擅长的事。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会失败?盲目努力,正在摧毁你

2)所擅长的事情并不明显,那就选择做正确的事。

彼得·德鲁克曾在《有效的管理者》中说:“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效能是‘做正确的事’,我们当然希望在取得高效能的同时,又有高效率,但是当两者无法兼得时,我们首先应着眼于效能,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

千万别盲目努力,如果你一开始的方向就是错的,即使很努力,也比不上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的人效率高。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会失败?盲目努力,正在摧毁你

3)一边工作,一边培养自己擅长的技能。

曾经有个师姐,凭着自己优异的PPT制作能力得到领导的赏识,在一场汇报中通过过人的PPT制作水平征服了公司领导,从那以后每当有需要做PPT的时候都让她负责,并且破格提升她为经理助理。

实际上,师姐这项技能是在工作中慢慢的培养起来的,没想到成为了一把利刃。

“一只特立独行的猫”这个自媒体人被大家熟知,她在公司里工作的时候,为了培养自己一项区别于别人的技能去写作,没想到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上写作,一发不可收拾,成为自己最擅长的事。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会失败?盲目努力,正在摧毁你

2、及时“止损”。

麦肯锡资深顾问奥姆威尔·格林绍曾经说:“我们不一定知道正确的道路是什么,但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1)运用PDCA法则检查自己的工作,是否是自己擅长的,正确的。

PDCA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

先认定一个自己认为的正确的行业、方向或者工作,以一项工作为例,做一份工作计划并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边工作边检查自己是否喜欢,做起来是否得心应手,这也是一个检查的过程,一旦发现异样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止损”。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会失败?盲目努力,正在摧毁你

2)3W原则,即what(目标是什么)\\ when(达成期限)\\ where(完成情况)。

确定目标——设定完成期限——检查完成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核定完成情况,不同阶段自我考核,一旦发现错误,立即“止损”。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会失败?盲目努力,正在摧毁你

3、承认缺陷,弥补缺陷。

你为什么会失败?很多人是因为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自己本身有不足也不正面去面对,自卑、逃避、认输,这样的人又怎么能获得成功?

在认识到自己不足的时候,不要盲目努力,也不要逃避,最该做的是正视自身不足,经营自己的长处的强项。

一个严重腼腆的人换个岗位去做偏于行政的工作也许就柳暗花明了,如果你大大咧咧,也许就不该故步自封做那些没法与人交流的工作,而是做常常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才更能凸显你的长处。

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你能做的,就是挖掘自身长处去对抗。

一项工作实在与自己的性格和优点不匹配,便不必硬着头皮去坚持。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会失败?盲目努力,正在摧毁你

在职场上,我们都不应该做一个盲目努力的人,而是认清自己认清方向,重拳出击,这样,成功也许就在不远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