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的生態、人文資源非常豐富,是著名的避暑勝地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濱海的那些旅遊景點!

濱海度假勝地的區域背景

(一)秦皇島自然、文化、經濟背景

秦皇島是河北省省轄市,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地理方面,秦皇島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接遼寧、西近京津,轄區內不僅擁有漫長的海岸線,而且景觀多樣;氣候方面,秦皇島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受海洋影響較大,氣候溫和,春季少雨乾燥,夏季溫熱無酷暑,秋季涼爽多晴天,冬季漫長無嚴寒;交通方面,秦皇島在東北和華北兩大區域之間,離北京、天津、唐山、瀋陽、吉林等大城市都很近,從古至今都是交通要地。秦皇島的生態、人文資源非常豐富,是著名的避暑勝地

鐵路方面有京秦電氣化鐵路、大秦電氣化鐵路、京沈鐵路、京哈鐵路等幹線。公路方面開通了北京到秦皇島的高速公路,102/205國道穿梭其中。航空和港口交通皆很便利。可以說,秦皇島擁有很廣闊的客源腹地,是一個適合進行戶外旅遊的城市。

除了地理、氣候以及交通優勢之外,秦皇島生態、人文資源豐富,除具有地理、氣候和交通優勢外,秦皇島的生態、人文資源也非常豐富,不僅有眾多歷史人文景觀,如仙螺島、秦皇行宮遺址、求仙入海處、天下第一關、老龍頭、姜女廟、韓文公祠等,更是著名的避暑勝地。這裡氣候宜人,海水清澈、鹽度適中,是天然優良的海濱浴場。這裡背靠樹木蔥鬱的聯峰山,形成高綠化率的“天然氧吧”。圍繞海岸線,在南戴河、北戴河形成了包含度假村、遊樂中心、海上公園、浴場、博物館等的生態休閒綜合體。此外,北戴河擁有種類豐富的鳥類,有68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是最好的觀鳥和鳥類研究基地。秦皇島的生態、人文資源非常豐富,是著名的避暑勝地

秦皇島是環渤海地區重要港口城市,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重要的出海口,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兩大國家戰略的交匯點。秦皇島港是中國最早的自主通商口岸,不僅有海洋養殖、葡萄酒、旅遊等有發展前景的綜合性產業,也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吸引了美國通用電氣、新加坡豐益、日本旭硝子、韓國LG、英國TI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以及中糧、中信等國內著名企業投資置業,擁有國家級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出口加工區和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秦皇島新區等一系列新區新城的開發,已經成為並將繼續成為拉動河北經濟增長和所在城市轉型的主要驅動力。

(二)秦皇島旅遊發展概況

秦皇島是中國近代旅遊業的發祥地,彙集了豐富的旅遊資源,有“天堂之城”的美譽。秦皇島有山、有海、有河、有溼地、有長城,有優越的地理區位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形成了多元生態旅遊格局。近年來,秦皇島加速旅遊產業整合與吃住行購等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生態資源的優勢,不斷挖掘景觀的人文內涵,樹立了“生態休閒度假中心”的品牌形象。

在佈局上,打造出海濱和山地兩類自然資源聚集的旅遊帶:在濱海旅遊地區,圍繞老龍頭、第一關、姜女廟、北戴河名人別墅等形成一條以歷史人文資源為主的訪古遊覽線路,以南戴河國際娛樂中心、黃金海岸風景區、漁島海洋度假區為主形成濱海體驗遊,輔以海底世界、水族館、滑沙場、海濱浴場等豐富多樣的項目;

在北部山地丘陵地帶,形成以長城和沿線歷史古蹟為主的長城歷史文化遊,以長壽山、燕塞湖等山地景點為主打造了登山健身遊,以萬畝櫻桃、十里葡萄長廊等為主打造了農家採摘遊。兩條旅遊帶形成多項目、多層次的集文化探訪、生態遊覽、趣味體驗於一體的系列休閒旅遊活動。此外,秦皇島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依據節令推出春秋兩季候鳥遷徙觀鳥活動,依據花期開展賞花遊,秋季推出瓜果採摘遊,使旅遊四季不降溫。

秦皇島的生態、人文資源非常豐富,是著名的避暑勝地

秦皇島在人文景觀文化內涵的整理、發掘、保護和開發上更為著力,從“皇家文化”“佛教文化”“自然資源”“市民文化”入手,孵化人文旅遊創意,開發真正代表當地優秀文化、具有文化品位、兼具民族性和實用性的文創衍生品。近年來,秦皇島抓住旅遊業轉型發展的機遇,依託大數據、互聯網、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基於“互聯網+”的思維,向“智慧旅遊”轉型升級。在線上,豐富和完善智慧旅遊系統平臺,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明確旅遊客源的實際需求;在線下,進行資源整合,推進旅遊業與文化、園林、房地產、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秦皇島的生態、人文資源非常豐富,是著名的避暑勝地

(三)北戴河旅遊情況總體分析

北戴河作為“中國近代旅遊業的搖籃”,已有百餘年的發展歷史,是中國濱海旅遊發展的典型代表。1917年,經北洋政府交通總長許世英同意,北戴河站至海濱的支線鐵路建成,設立了北戴河海濱站。這條支線鐵路成為中國第一條旅遊鐵路專線,目的是方便從北京、天津來的遊客到北戴河海濱避暑旅遊。可以說,北戴河“輻射京津冀”的定位早已確定。自2015年來,北戴河新區便以濱海旅遊為重點,打造京津冀地區“自駕車旅遊勝地”。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進程中,旅遊業既是共振點和共贏點,又是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交通建設,為“輻射京津冀”的定位奠定了基礎;政府不斷打破行政壁壘,統一規劃旅遊產品,精心設計旅遊路線,為北戴河旅遊“輻射京津冀”保駕護航。秦皇島的生態、人文資源非常豐富,是著名的避暑勝地

秦皇島將旅遊業的發展納入城市規劃,人文濱海度假勝地成為新的增長點。北戴河規劃形成“一核兩翼、三帶四軸”的空間結構。其中,濱海景觀休閒帶,指保護岸線資源,恢復生態,做好景觀,同時充分利用岸線、森林、湖河、溼地等資源,發展高端旅遊休閒文化娛樂產業;近海高尚生活帶,指緊密結合旅遊、商務、休閒、娛樂等,發展特色居住、生態居住和總部經濟、旅遊度假驅動型地產項目,凸顯濱海生活品質;內陸新興產業帶,以環境保護為前提,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種植園經濟等現代新興產業。這三帶指明瞭旅遊度假型濱海文旅地產項目的科學性和巨大潛力。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就關注我吧!


歡迎留言區評論,並關注全網同名自媒體號:森森與海 ,一個關於旅遊的自媒體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