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瀘州老窖掛羊頭賣狗肉,酒精勾兌非說純糧釀造,這是真的嗎?

遠行的螞蟻2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兩個概念:

何為純糧酒?

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是採用完全傳統的釀酒工藝,以糧食為原料,經粉碎後加入曲料,在泥池或陶缸中自然發酵一定時間,經高溫蒸餾後生產出來的白酒。製作過程中,對選料、生產用水、制曲過程、窖池數量、入窖固態發酵、蒸餾、貯藏、勾兌、灌裝等現代化的理化分析程序都有一定的要求。純糧固態發酵是我國傳統手工技藝,工藝複雜、配糧講究,週期較長,相對成本較高,如果某一個酒廠要在短時間提高產量的話,困難非同一般,而對於新工藝白酒,則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

何為酒精勾兌酒?

“酒精勾兌酒”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新工藝白酒”,它基本是由液態發酵酒、調味酒、香料、穩定劑構成的。”酒精勾兌酒又分為純液態法和固液結合法兩種生產方式。目前,通過在食用酒精中加入香精、香料勾兌成的純液態法生產的白酒價格低廉。

瀘州老窖作為大麴酒的發源地,是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濃香鼻祖,酒中泰斗"。釀造技藝發源於古江陽,始於秦漢時期,興於唐宋,並在元、明、清三代得以創制、雛型、定型及成熟的。兩千年來,世代相傳,形成了獨特的、舉世無雙的酒文化。瀘州老窖是中國的老牌濃香白酒,國窖1573也是馳名世界,每年都在提價,意欲衝擊高端酒市場,因而在品質方面是嚴格把關的。但由於60、70年代國家大力發展新工藝白酒,瀘州老窖響應國家號召,也有類似的液態發酵的白酒(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酒精酒),目前依舊還有沒有清理的系列。同時瀘州老窖的產品系列比較凌亂,旗下有很多貼牌產品也是打著瀘州老窖的旗號在賣酒。但幾乎凡是液態在酒標都由標明,消費者購買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

綜上所述:瀘州老窖存在液態法發酵的白酒,但不存在瀘州老窖掛羊頭賣狗肉,酒精勾兌非說純糧釀造的說法,消費者想要買到純糧釀造的可以仔細看後面的酒標信息。#泛文化寫作營#


行走的酒白科


完全不是這樣的。瀘州老窖所有產品都正確地進行了標註,該標固態就標固態,該標固液就標固液,十分嚴謹,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消費檔次進行選購。

2018年,部分人員認為瀘州老窖二麴酒標註不正確,全國有好幾十人,採用鉅額購買二麴酒後進行法律訴訟,要求雙倍賠償,但在全國各地幾十個法院無一勝訴。

在此告誡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就不要質疑瀘州老窖了,否則雞飛蛋打。


來自胭脂河夭桃濃李


純糧酒與勾兌酒的區別


我國白酒按風格特點分為濃、清、醬、米四大香型,並由此衍生出兼香、鳳香、特香、豉香、藥香和芝麻香等共10餘種香型。不同香型白酒生產全部以糧食為原料,經粉碎後加入曲料為糖化劑,發酵後經高溫蒸餾後產生白酒,即純糧固態發酵白酒,被稱為傳統工藝白酒。白酒中的呈香呈味物質極其複雜,五糧液、茅臺、劍南春、瀘州老窖、汾酒、古井貢酒等傳統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產品中,已知的香味物質有300多種,目前能夠定性的有130多種,能夠定量的只有百餘種。


20世紀60年代,為節約釀酒用糧,白酒行業開始探索用代用原料生產白酒,用甘蔗和甜菜渣、薯幹、玉米等製造出酒精,然後將酒精和酒糟混蒸,吸入發酵白酒的香氣和滋味,再加入增香調味物質,模擬傳統糧食白酒的口感製成勾兌白酒。80年代以後,技術日益成熟,主要分為純液態法白酒(即以食用酒精加入香精香料,模擬糧食固態發酵白酒)和固液結合法白酒(即以食用酒精為主體,加入少量糧食固態發酵的調味酒,製成與純糧固態發酵白酒口感類似的產品),白酒行業將這兩種產品統稱為新工藝白酒。

如何區別原漿白酒與勾兌酒

原漿酒與勾兌酒的區別很大,原漿白酒屬於釀造酒,沒有勾兌過程,釀造好後直接成酒,是白酒的最完美狀態。而勾兌酒是由基酒和酒精勾兌後蒸餾而成,為了模仿釀造酒的口感和香氣優勢還會加入一些芳香劑。但無論如何勾兌,勾兌酒的口感、香氣、酒質等方面都和原漿酒有很大差距。而且原漿白酒對人體刺激性小,飲後不上頭,而勾兌酒由於酒精的問題,喝後大多會上頭。現在市面上真正的原漿酒很少,唯獨冰峪莊園大米原漿酒為100%純原漿白酒,並且屬於米香型白酒,口感甘甜醇厚,其實在產品包裝上也很容易識別出該酒是否為原漿酒,因為只有原漿酒才可以在酒標中用生產原料的字樣,而非原漿酒酒標上一般添加配料字樣。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用戶2742353027031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thumb_url": "2a0910000092a2f91ac1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