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丰产优质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值得一看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小麦种植面积呈现缩小趋势,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内的小麦产量,就成为现阶段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但在小麦长期种植过程中,很多农民群众一直沿用传统种植模式,栽培管理不合适,使得小麦田间病虫害呈现加重发生的趋势,某些小麦病虫害的滋生与蔓延,会严重影响到小麦的种植效益。

本文主要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就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策略进行了分析,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小麦丰产优质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值得一看

1、小麦种植技术

1.1土壤翻耕

小麦种植之前,应该对种植地进行翻耕处理,提高土壤疏松程度,为小麦生长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小麦种植过程中,由于农民群众没有制定科学的轮作制度,在同一个地块中连续多年种植小麦,同时也存在施肥不科学的问题,大量化肥的施入,使得土壤严重板结。土壤板结会影响到小麦根系,向着纵深化方向生长,小麦在生长中后期,很容易因为大风或雨水而出现倒伏。因此,在播种之前,通过对小麦进行适当的翻耕作业,能够有效提高耕作层的深度,疏松土壤,避免土壤板结,为小麦根系深入土壤提供条件。

小麦丰产优质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值得一看

一般情况下,结合田间土壤耕作层的深度,科学翻耕,翻耕深度通常控制在20~25cm。针对离地层较浅的种植地,每间隔2~3年,使用深松机进行一次全面深松作业,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土壤翻耕还应该和底肥施入有效结合。底肥施入应该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将混合好的化肥和有机肥撒在地表以上,随翻耕一起深入地下。整地后还应该做好地面平整工作,确保田面疏松,多孔整齐,提高土壤的透气能力和保湿能力,为小麦播种奠定坚实基础。

小麦丰产优质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值得一看

1.2科学小麦品种选择

最近几年,我国小麦育种领域迎来了飞速的发展,不同系列的小麦品种不断被培育出来。但是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存在不同,不同生育期的小麦品种,在不同地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性。在播种之前应该科学选择小麦品种。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降雨气候,土壤条件,种植制度,选择抗病性能优异,生产潜力大,适应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在小麦品种选择过程中,种植户还应该确保小麦种子的纯度和净度。选种结束之后,应该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预防地下病害发生,提高小麦成活率和出苗率。

小麦丰产优质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值得一看

1.3完善工作方式

小麦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应该制定合理的工作方式,科学轮作,这样有利于降低田间病虫害的发生率。如果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上种植日小麦,很容易导致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土壤严重板结,土壤中的病虫害数量不断激增,为某些病虫害的集中爆发流行提供条件,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对此,应该制定科学的轮作制度,将小麦与大豆、玉米、花生进行科学轮作,保障土壤的肥力,降低土壤中致病原的数量。此外,在小麦播种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温度,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确保播种时土壤温度高于10度以上。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小麦播种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在机械化播种之前,应该做好机械设备的调整工作,确保播种深度和行距合理,保证播种均匀,下籽均匀,以确保小麦出全苗。播种过程中还应该确定科学的播种量,避免过多种过大或过小而影响到群体密度,降低小麦产量。

小麦丰产优质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值得一看

1.4科学施肥

在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性。对此种植户应该根据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情况,科学施肥,保障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小麦种植之前应该施入有效的底肥。一般情况下,每亩施入完全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kg,复合肥50kg,磷肥和钾肥各10kg。在小麦出苗之后,应该科学做好追肥工作,尤其是应该重点做好小麦拔节期到抽穗期的追肥工作。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此外,小麦苗齐还应该结合田间生长情况,看苗追肥。针对叶子细弱,叶片发黄的种植地,在入冬前结合灌溉施入适量尿素或氮肥。针对叶子浓绿,小麦生长旺盛的种植地一般在苗期不需要进行追肥。

小麦丰产优质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值得一看

1.5科学灌溉

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与灌溉是否充分密不可分。小麦生长期间,尤其是小麦开花期到灌浆期,很难保证降雨量的充足和适量。因此要结合田间的湿润情况,及时灌溉。小麦进入生长关键期后,一定要结合田间的墒情,发现缺水应该及时灌溉,保证小麦水分供给充足。进入夏季降雨高峰期后,应该做好田间排灌工作,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引起小麦倒伏,从而影响小麦产量。

小麦丰产优质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值得一看

2、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小麦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针对这些病虫害,在做好农业防治工作的同时,要结合田间发病情况,当小麦病虫害达到药物防治标准后,应该选择针对性药物进行科学防治。首先,农业防治。小麦种植过程中,农业防治是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小麦播种之前,应该结合田间病虫害发病情况,请选择小麦品种,科学药剂拌种。小麦出苗之后,应该做好田间中耕除草工作,及时将田间埂上沟边的杂草去除,减少病虫害的寄生场所。同时还应该营造良好的群体密度,避免田间密度过大或过小,确保田间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及时灌溉。

小麦丰产优质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值得一看

其次,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措施主要用于小麦虫害的防治,结合某些害虫的趋性,通过在田间悬挂振频式杀虫灯,悬挂黄板,来杀灭害虫成虫,减少田间病虫害基数,提升防治效果。再次,生物防治。向田间释放害虫天敌,利用害虫天敌来消灭这些病虫害提高防治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某些生物制剂,来预防小麦病虫害。

最后,化学防治。当田间小麦病虫害发生率达到防治标准后,应该选择针对性的农药进行防控。小麦纹枯病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5%井冈霉素40g,或30%苯甲·丙环唑10g,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g,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g,兑水45kg,进行田间喷雾,间隔10~15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具有很好的效果。

小麦丰产优质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值得一看

小麦白粉病发生初期,可以选择使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10g,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g,或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g,兑水50kg进行田间喷雾,将择期到十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小麦吸浆虫可以选择适用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40%的杀螟松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小麦蚜虫可以选择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80ml、20%百蚜净60ml、40%保得丰80ml、2%蚜必杀80ml,兑水50kg,进行田间喷雾,效果显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