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過鍾南山兒子吧!這樣的金錢觀,害孩子一輩子!

放過鍾南山兒子吧!這樣的金錢觀,害孩子一輩子!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對這孩子的行為和他母親的措辭都很無語。

一個12歲的男孩,借網課之名看遊戲直播。


無底線地給主播刷禮物,最後把父母辛辛苦苦掙的12萬元都打賞出去了。


被發現之後,父親大發雷霆,砸碎了家裡所有的碗筷,甚至差點帶著這小子去尋短見。


可是全程,這孩子完全沒有表現出悔過之心。


最後,從她母親採訪中的一句話,我發現了問題。


她母親痛斥直播平臺說:未成年人沒有賺錢能力,他們對金錢沒有概念,都怪主播去誘導孩子打賞。


主播有沒有問題我不知道。


但一個12歲的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


前幾個月,山東有一名6歲的熊孩子,趁爸爸不注意,清空了爸爸的淘寶購物車,共計花費7萬塊。

而這位6歲的“肇事者”,最後被爸爸罰抄作業300遍???


近年來,網上“熊孩子”重金打賞主播,玩遊戲充值……把父母的血汗錢花的一乾二淨的新聞層出不窮。


但這些父母,事後根本沒有深刻反省,也說不到點子上,導致這樣的行為再次發生。


如今,在這個電子交易的時代,孩子對金錢理解的匱乏更深了,花錢變得更簡單,更不容易察覺了。


如果你不早早培養孩子的金錢觀,該擔心的,不是孩子未來掙不到錢,而是他還沒學會掙錢,就把你的錢給敗光了。


1

你有什麼樣的金錢觀

孩子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


認為賺錢不是一件多光彩的事。


小時候,我們村有一個修車師傅技術很好,但收費卻特別低。


當鄉鄰們來找他修車的時候,他都不好意思收別人錢,或者收的很少,最後都是入不敷出。


他越是勤勞,就賠得越多。


為此,老婆沒少和他吵架。


最後要離婚了,修車師傅依舊“初心不改”,覺得是老婆太勢利眼。


放過鍾南山兒子吧!這樣的金錢觀,害孩子一輩子!


很多人都誇修車師傅善良。


但我卻不覺得。


他對金錢有很大的偏見,才導致瞭如今的結局。


我猜測,修車師傅的父母應該極少和他談論金錢。


要麼給孩子傳遞的金錢觀也是:富人是壞人,窮人才是好人。賺錢就是邪惡,不能賺人錢,保持貧窮才是善良。


所以他明明很敬業,也確實幫助了很多人,卻還是那麼窮,讓家人都跟著受罪。


然而,這樣的父母,在現實中並不少見。


前段時間,鍾南山的兒子上了熱搜。


原因是,在一部紀錄片中,他穿了愛馬仕皮帶。


放過鍾南山兒子吧!這樣的金錢觀,害孩子一輩子!


“愛馬仕皮帶好扎眼。”


“兒子有點不樸素啊。”


“估計真的是領導。”


放過鍾南山兒子吧!這樣的金錢觀,害孩子一輩子!


看著這些評論,我聞到了一股酸味。


我們周圍很多父母,避諱和孩子談錢,害怕孩子變得市儈。


甚至有些家庭,要麼仇富,要麼愛哭窮。


他們話裡話外都透漏著:名牌都不是好東西,浪費錢,做人就該樸素一點,不能追求這些東西。

他們從來沒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誰都可以用愛馬仕,希望你將來買得起,更配得上。


不健康的金錢觀,不僅會給孩子帶來扭曲的三觀,更讓孩子的事業和家庭發展受限。


所以,不管有沒有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你都要學會正確看待“錢”,提升自己的金錢意識,並提前教給你的孩子。


事實上,往往越有錢的人,會越懂得早早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放過鍾南山兒子吧!這樣的金錢觀,害孩子一輩子!


比如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早在100年前,對孩子的金錢教育上,就制定了“零用錢處理細則”。家族中的孩子從小就學會的一句話,就是“認真對待每一分錢”。


孩子們用零花錢都要記賬。在學校讀書時,一律在學校住宿,大學畢業後,都是自己去找工作。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記賬本,記清每筆支出的用途,交給家裡審查。


我們常說,富不過三代,但外國很多家族卻可以做到子孫後代一直繁榮,不衰落。


這其實和從小給孩子建立了正確的金錢觀有很大的關係。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迴避和孩子談錢。


因為,好的金錢觀教育,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2

沒有正確的金錢觀

孩子註定成為金錢的奴隸


這些年,很多家庭因為裸貸或者其他的金錢交易,搞得家破人亡。


每次看到這些新聞,悲痛之餘,我們要做的就是警醒自己。


一個不懂“錢”的孩子,會因為沒錢被摧毀,也可能因為有錢而被吞噬。


前不久看了一個對話節目,主角是北大高材生蘇禹烈和一個因為房屋拆遷而致富的北京人李旭。


他們的開場白是這樣的:


“你現在過得開心嗎?”

“我過得特別不開心。”


李旭,是一個典型的拆二代。擁有這麼多錢應該開心呀,怎麼就不快樂了呢?


他原本是一名網絡工程師,每月有幾千塊的收入。


生活本分,每天三點一線,沒啥娛樂需求,不喜歡燈紅酒綠。


而這一切的轉折在於,房屋拆遷給他的家庭帶來的巨大財富,除了分房之外,還有現金補償,兩者加起來大概有一千萬。


蘇禹烈說:“北京的房子拆了,如果你要是能踏踏實實的過日子,這筆錢不說能花一輩子,一年花個二三十萬,也要花上五六十年。”

李旭回答道:“確實,光花這筆錢還真費勁。但從2011年到現在,這筆錢我就只剩下了30%。”

這筆錢怎麼花得這麼快呢?


估計大家已經猜到一二了。


錢財的劇增讓李旭的消費習慣發生了大改變,隨時隨地,想花就花(反正也花不完)。


放過鍾南山兒子吧!這樣的金錢觀,害孩子一輩子!


另外,最可怕的是他還染上了賭博的壞習慣,投資方面賺不到錢也就罷了,還虧了不少錢。


後來,他發展到要借錢。借高利貸,慢慢的利滾利。


直到有一天,當別人找上門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數字已經很大了。

最後只能通過賣房來彌補空缺。

鉅額財富沒有錯,但很多普通人,從小沒有受到良好的金錢教育,根本沒有駕馭這筆財富的能力。


這時,我們的孩子就可能會被它帶著走,染上很多不好的習慣,意志也慢慢消沉。


為人父母,一定要早早告訴孩子,金錢是創造美好生活的工具,富足的目的不是安然享樂,揮霍無度,而是藉由金錢實現我們的人生理想。


3

如何教孩子認識金錢


《窮爸爸富爸爸》裡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有其他人取代你。這個人是誰?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格外重要。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① 告訴孩子錢從哪兒來

《爸爸去哪兒》中,有一期拳王鄒市明的兒子軒軒浪費食物,媽媽就嚴厲呵斥他:

“錢是爸爸辛辛苦苦打拳賺來的,浪費食物的行為一點都不好笑,我覺得可惡!”


放過鍾南山兒子吧!這樣的金錢觀,害孩子一輩子!

放過鍾南山兒子吧!這樣的金錢觀,害孩子一輩子!


軒軒這才明白原來金錢是爸爸用汗水換來的,來之不易,低聲向媽媽道歉。

英國的心理學家研究表明:3~8歲的孩子中,只有5%孩子知道,錢是工作換來的。

所以,為人父母,一定要清楚地告訴孩子,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金錢,金錢必須由雙手,通過自己努力工作去創造。

② 讓孩子明白金錢不是萬能的

前年,愛犬臨終的時候,女兒哭求我拿錢去醫院買藥救它。

我悲傷地告訴女兒:“它老了,救不回來了。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金錢買不來的,比如生命。”

後來,每一次去醫院,我都會告訴女兒,健康永遠重於金錢。不僅如此,我還會通過各種機會,讓女兒知道,真情、尊嚴這些,都比金錢重要得多。


只有讓孩子明白金錢不是萬能的,他們在長大後才不會因為錢,而失去人生中更重要的東西。

③ 適當給予孩子零用錢,教會孩子理財

適當地給予孩子一些零花錢,可以鍛鍊孩子的理財能力。


父母必須告訴孩子,這筆錢並不是可以“隨便花”的,每一筆開銷,孩子都要學會在小賬本上記下來。

同時,父母應該幫忙孩子審核每一筆開支,並且定期總結,告訴孩子們,哪些錢是該花的,哪些錢不該花。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合理的花錢習慣,成為一名“理財小能手”。

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金錢觀的培養,提升孩子的生存能力,讓孩子在長大後左右金錢,而不是被金錢左右。

如此一來,孩子們才能在父母的幫助下,迎來更加獨立美好的人生。


4

什麼才是真正的

窮養兒富養女


近幾年,窮養兒富養女這句話像流行歌曲一樣,出現在很多家長口中。


但我發現他們對這句話有著深深的誤解。


給大家講個故事,估計就懂了。


我們暫且把男主角叫做小豪吧。


小豪的爸爸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媽媽是國家政府機關的公務員,家庭條件十分優越。


但是小豪的父母對他要求十分嚴格,從不驕縱。


上小學時,媽媽只接送過他上下學兩週。


等他認識了路之後,媽媽就再也沒有接過他。


從小學到高中,他一直過著十分簡樸的生活,每天乘公交車往返於校園和所間,潛心於學業。


從來不會因為自己家庭的條件優越就覺得自己與眾不同。


小豪大學畢業以後,大家都認為他會到父親的企業去擔任要職,或者出國去深造。


但讓人吃驚的是,他竟然被安排進入公司當一名普通職員。


小豪的父親對兒子說:“小豪,我不懷疑你是個有理想的人,但我擔心你的刻苦精神不夠,你不要想到自己有依靠,你必須自己主動去找苦吃,磨鍊自己的意志,接受生活對你的種種挑戰,並戰勝它。”


於是,小豪在公司勤勤懇懇地幹了4年,不僅學到了先進的管理經驗,還學會了為人處世之道,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


之後,他接過了父親的班,對公司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父親的企業又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我不得不說,小豪的父親,深諳對孩子的“窮”養之道,也最終養育出了優秀的兒子。


其實,窮養兒,並不是要對男孩更加吝嗇,要他們吃糟糠菜,憶苦思甜,承受不必要的非人折磨和痛苦。


而是讓父母減少對男孩的嬌慣、包辦代替,讓男孩從小多些經歷、多一些鍛鍊,培養他們堅忍、頑強的性格。


富養女,更不是給孩子提供優越的物質條件,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去高級的地方接受薰陶,滿足她的要求,那麼女兒的眼光和境界才能高尚,才不會被外面的男生輕易“拐走”。


放過鍾南山兒子吧!這樣的金錢觀,害孩子一輩子!


而是幫助她塑造健康的三觀,獨立的人格,從而讓她擁有自己的美好人生。


如果只是單純的在孩子身上多花點錢就實現了“富養”,這樣的想法未免太簡單了。


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需要父母對其進行精神上的富養。


金錢教育的背後,其實是培養一個面對金錢能做到不卑不亢,未來獨立而又勇敢的孩子。


不然,你往孩子身上砸多少錢都沒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