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肉仔鸡生长环境的控制

肉仔鸡22~56日龄称为育肥期,特别是28日龄后体重增长明显,进入了真正的长肉时期。育肥期的长短是由经济效益来决定的,而经济效益是受品种性能、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屠体品质、市场要求、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

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肉用仔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应予以特别重视。


一、肉仔鸡生长环境的控制


一、肉仔鸡生长环境的控制


一、肉仔鸡生长环境的控制


在实际生产中,许多饲养者在育雏初期往往只重视温度而忽视通风,严重时会造成中后期肉鸡的腹水症增多。在,2~4周龄时的通风换气不良,有可能增加鸡群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中后期的肉鸡对氧气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同时排泄物增多,必须在维持适宜温度的基础上加大通风换气量,此时的通风换气是维持舍内正常环境的主要手段,舍内适量新鲜空气的流通是保证肉鸡健康和强壮的先决条件。鸡只不断生长,氧气的需要量就不断增加,充足的通风量是供氧的主要手段,但在通风的同时,对有窗舍要注意避免贼风的产生,尤其是在冬季更要注意。

肉鸡舍的最大通风量,冬季为3. 75立方米/小时,夏季为5.6立方米/小时。


一、肉仔鸡生长环境的控制


一、肉仔鸡生长环境的控制


一、肉仔鸡生长环境的控制


1.光照对于肉用仔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是不可缺少的条件。肉鸡在3周龄后,要采用强度较小的光照,一般每20平方米安装一个15瓦的灯泡,也就是人在鸡舍内能看到书上的字就行,这样保证鸡能看到料桶和水盘。育肥期尽量避免强光,以免使鸡群烦躁不安而休息不好,影响长肉,还容易产生啄癖。整个鸡舍的光照要均匀,不要出现死角,否则鸡群体重的整齐度差,影响经济效益。对于有窗舍在中午太阳光线较强时,对直接射入舍内的阳光应加以遮盖。

2.密度与肉用仔鸡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密度过大,室内空气容易污染、湿度大、温度高,卫生环境不好,采食拥挤,饥饱不匀,使肉鸡生长受阻,发育不整齐,体弱,易患疾病和发生啄癖,使死亡率上升。密度过小,肉用仔鸡生长发育好,增重快,但房舍利用率低,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经常注意调整密度。春夏秋季节平养舍一般每平方米饲养10只,夏季要适当减少,冬季可适当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