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扶贫故事·致富带头人③】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贫困户巧“念”养牛“致富经” 蹚出养牛“致富路”

“哞……哞……”隔着圈舍,远处就能都能听见阵阵牛叫声,走进一看,十几头牛正低头吃着草料,时不时还向外张望,贫困户高兴利正在精心呵护着他的这些“宝贝”,动不动摸一下牛的犄角,一会儿就给牛添些饲料,在他的认真饲养下,这些牛儿个个身健体壮,不愧为是脱贫攻坚路上的“致富”牛。

【讲好扶贫故事·致富带头人③】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贫困户巧“念”养牛“致富经”  蹚出养牛“致富路”

高兴利是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黑石兔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是村里的“贫困户养牛大王”,17头“西门塔尔”“安克斯”牛成了他致富的“宝贝”。


“养牛我是行家里手,我们兄妹几个都是养殖‘高手’,我妹妹在八号村养了近1000多只山羊,比我还强,我家底子一直穷,种地收入不了多少,能有机会养牛让我脱贫,我非常感谢党和政府!”


52岁的高兴利家中有5口人,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地贫家贫,家人的一切开销全部靠田里“种出来”,没有其余的额外收入。但一向不服输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刚好相反,“穷”更激发了他靠自身增收致富的愿望,依靠养牛摆脱了当前的贫困,走上了靠牛发家致富的道路。“脱贫要靠自己,要靠劳动,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这样,你一辈子也富不起来。”高兴利常把这句挂在心间。

【讲好扶贫故事·致富带头人③】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贫困户巧“念”养牛“致富经”  蹚出养牛“致富路”

2015年,他在黑石兔村整村推进扶贫资金的帮扶下,选择发展养牛这一产业来助农增收,一发不可收拾,从刚初的2头,发展到目前的17头,养牛的势头越来越足,高兴利致富的信心就变得愈发“膨胀”。“我想发展几十头牛,发展好自己养殖业之后,带动更多农民致富”高兴利眉宇间多了一丝神采,“我还要靠养牛给儿子在呼市买楼房买车呢!”


一本账,彻底甩掉了他的贫困:2019年,他卖掉5头牛,收入近50000元;玉米40000多斤,收入28000元;高粱20000斤,近20000元;村里给了一个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收入2400元,这还没算7个小牛犊的收入,去年纯收入60000多元,今年,又刚刚卖了一头才喂养了四五个月的小牛犊,就收入9500元。


笨鸟能先飞,勤劳助致富。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高兴利的“勤快”和“吃苦”是出了名的,“牛”运当头,在他的影响下,带动村里其他贫困户也念起了“牛”经:贫困户张连旺养殖了4头大牛、2头小牛;贫困户高利平4头大牛、1头小牛;王四娃3头牛……高利平、王四娃稳定脱贫。

【讲好扶贫故事·致富带头人③】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贫困户巧“念”养牛“致富经”  蹚出养牛“致富路”

面对17头牛的规模,高兴利还不满足现状,当下,他正在盘算着再盖一个大一点的牛舍,把养殖规模继续扩大,今后,还要打造自己的绿色牛肉品牌等。对于高兴利靠牛致富的做法和精神,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分管扶贫副镇长高俊山说:“黑石兔像高兴利这样的养殖户有好几家,他的这个养殖场规模较大,做得也比较出色。我们想通过他的致富经验,组织引导更多地群众发展养殖,走出一条适合大家的脱贫方式,加快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步伐。”


财富不会从天降,获得还需人努力。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双手,能够摆脱贫困,走上脱贫富裕之路,黑石兔村高兴利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更是养牛户中的佼佼者。他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已经成为了当地群众中的典型代表。


(和林格尔县融媒体中心 胡文彬 段晓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