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理宗趙昀卷:燃燒的鳳凰

南宋嘉熙二年(公元1240年),蒙古大汗窩闊臺合罕下令全面撤軍,可怕的、歷史數年的蒙古狂潮就此暫時退去。南宋這邊,自朝廷至庶民,終於都鬆了口氣。

然而,對於孟珙來說,這一切卻才剛剛開始。孟珙深知,蒙古人絕對只是暫時退去,假以時日,他們還會再度揮著馬刀衝過來。再一次血洗四川,威脅臨安。

而四川,這裡是多少個朝代,多少皇帝,多少漢人心中的避難所。是千年來被無數次冠以不可攻破的要塞,更是南宋在西南地區,軍事和經濟的支柱。

同時,我們都知道。蒙古軍橫掃東亞,兵指歐洲,征服世界,靠的就是戰馬、弓箭、火炮(又稱西域大炮)這三樣武器,即火炮先轟炸,馬上接高機動性的騎兵迂迴衝鋒,最後用最遠射程的弓箭手射住陣腳,穩固推進。

這三樣武器,足以毀滅任何軍隊與城市。幾百年以後,以天子守國門著稱的明成祖;歐洲的戰神,法國皇帝拿破崙;還有二戰時曾席捲世界的希特勒,都是用的這個戰術。

不過,這個戰術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沒法征服高山與大河。而高山、大河,正是南宋所擁有的。具體來說,就是蜀川。要知道,蜀川的高山大河,是連飛機和巨輪都難以挑戰的。

所以,絕不能讓四川再這樣被輕易地攻破了!孟珙下定決心,他要在有生之年,為四川修建一道不可跨越的屏障。可以在他百年之後,還能穩穩地保衛四川。

他要為這道屏障挑一個至關重要的樞紐。這個樞紐必須是四川門戶的中心,這樣就可以隨時快速地支援整個防線;這個樞紐也必須在懸崖峭壁之上,這樣可以極大地限制蒙古軍飛馳的戰馬;這個樞紐還要能自給自足,有自己的田,有自己的水,這樣在大軍圍城的時候,可以禁得起消耗,挺過最困難的時間。

孟珙找到了這個地方。那就是今合州附近的釣魚城。那裡石壁陡峭,山勢聳立,相對高度達三百餘米,山下湍急的嘉陵江、涪江、渠分別從南、北、西三個方位保衛著這裡,唯有東面可以登臨。

它的山水之利,足以固險;它的山水之便,可通蜀川各地;它的肥沃土地,更可以在絕境中自給自足。如此雄關天險,交通樞紐,正是上天賜予蜀川的天然要塞。

可是,誰曾想,這個堅不可摧的堡壘,是孟珙帶領蜀川老百姓們,爬山涉水,一磚一瓦,憑空建出來的。

而要完成這樣一項壯舉,還少不了另外一個有著廣闊眼界的綠林好漢。他就是當時遊蕩在川陝一代的民兵領袖,餘階。

餘玠,字義夫,蘄州(今湖北蘄州)人。史書上的他,在前半生可謂是黑的不行: “少時家貧落魄無行,喜功名,好大言。少為白鹿洞諸生,因鬥毆殺死賣茶翁,避罪逃入淮東制置使趙葵幕下”。

年少輕狂,還有殺人犯罪的前科,後來又落到了趙葵這個急功近利的衰神帳下。講道理,按照正常的劇情發展,他這輩子都別想洗白了。

可是,誰也沒想到,這個年少輕狂、放蕩不羈、好大喜功、飛揚跋扈的年輕人,在面對嗜血狂暴的蒙古騎兵時,並沒有像主帥趙葵那樣倉皇退卻。而是以最快的速度,組織當地的難民們,和蒙古人打游擊,並多次燒燬蒙古軍的船廠和糧草。甚至一度打到了開封府。

只不過,這人的案底實在太黑。黑到孟珙就算極力推薦他,宋廷的大佬們還是不敢輕易信任。直到宋理宗親自召見餘階,仔細端詳了他的面孔以後,才得以批准。

南宋理宗趙昀卷:燃燒的鳳凰

孟珙是一位偉大的戰略家,而那個時候,把他高瞻遠矚的戰略落地到實處的,就是餘階。

在仔細研究這次宋蒙交戰的戰報時,餘階發現,蒙古軍雖攻破蜀口,肆虐兩川,但所有的記錄都顯示的是:成都被攻破;開州被攻破;合州被威脅等。這說明了什麼?那就是,受損的都是建立在山與山之間的大型城市。那麼那些建立在山上的軍砦呢?

蒙古人全都繞了過去!

是的,和平歲月中,沒人願意放棄平原,去山上當泰森。這導致蜀川的山地,除了放哨屯糧的軍砦以外,基本都處在原始狀態。

而餘玠,就是要把它們利用起來。為此,他把重建蜀川防線的任務分成了兩步走。 第一步:聚統人才。 蜀川自古人傑地靈多傑士,這裡缺的不是千里馬,而是相馬的伯樂。通過細心搜尋,餘階得到了王堅、張鈺、張實三將,這三人在日後的宋蒙戰役中會大放光彩,成為漢人在蜀川防線的屏障。來日,他們將給蒙古人一個巨型的驚喜。

然而,在構建蜀川防禦體系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不是這三個將,而是冉璡、冉璞,這對冉氏兄弟。

當時的宋廷,舉朝歡慶宋蒙戰役的勝利。人人皆是醉生夢死,奢靡度日。孟珙想重建蜀川防線,就需要人和錢。可此時絕大多數的“人”,都在用絕大多數的“錢”享樂。

誰管你蜀川防線要不要?

這也是,為什麼孟珙一個朝廷大員,不得不借助餘階這個江湖勢力來幫忙的原因。而事實證明,老百姓們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

尤其,孟珙的計劃,是要在高山之上建城市,還要可以自給自足,囤積糧草,訓練士兵。

注意這是建立城市!這不僅僅只是砌石頭、修要塞炮那麼簡單。城市,是需要老百姓們來住,來開荒,來種地打井過日子的。

在當時看來,大家都以為孟珙瘋了,放著好端端的舊城不去加固,竟然去修新城。這不擺明了拿大家開刷嗎?

好日子不過,我幹嘛非要上山去重新來過?什麼,蒙古人要是再來怎麼辦?不是還有你孟老爺子撐著嗎?

在這個最要命的當口,餘階把小說故事裡的江湖義氣風,體現得淋漓盡致。他二話不說,背起兩筐石頭就朝著山上走去。

“你們去不去修城,隨你們。我餘階是去定了!大不了,釣魚城我一個人修!(城成則蜀賴以安矣!)”

南宋理宗趙昀卷:燃燒的鳳凰

最先響應,跟隨餘階上山的,就是這對冉氏兄弟。

終於蜀川人民被感動了,大家爭相恐後地上山,與餘階還有冉氏兄弟一起,共建山城屏障,開墾荒地,囤積糧草。

釣魚城就此鑄成。它城牆高數丈,全用山體裡最簡易的大塊條石壘成。全城開八門,分三道城牆。外城,在南北各構築一個一字城與嘉陵江相連,以便補給,並能同時阻擋敵軍在城外的運動,更可以與外城形成立體攻防。

釣魚城的成功,帶動了周邊一系列山城的興建。圍繞著成都、篷、閬、洋、夔、合、順慶、隆慶八大蜀川州府的,共建有云頂(今金堂縣)、運山(今篷安縣)、大獲(今蒼溪縣)、得漢(今通江縣)、白帝(今奉節縣)、青居(今南充市)、苦竹(今劍閣縣)、釣魚城八座山城。

這些山城因山形而築,史稱:棋佈星分,為諸郡治所。屯兵積糧,為必守計

同時,孟珙把金州都統司遷至大獲城,用以守護蜀口;沔州都統司移至青居城、興戎都統司移至釣魚城,以此共同防禦蒙古軍沿嘉陵江南下;利戎都統司移至雲頂城作為支點,來阻擋蒙古軍進擾川西。

以上八大山城與州府連做一片,再與嘉陵江、涪江、渠江協同防禦,合稱“三江八柱”。

這還不夠,孟珙以為,“三江八柱”是蜀川的防禦核心,以此為基礎,南宋還需要一個拱衛三江八柱的防禦體系。他和餘階,又先後在岷江、沱江、長江、通江、南江、巴河等流域建近百座山城。

這些山城一般選擇在崖勢陡峭的群峰之間,用來大大減弱蒙古騎兵的衝鋒力量。同時依江傍水,既能借水利增山勢,更能發揮南宋水軍的優勢,並與外界取得聯繫, 保持補給。

然後,他們又在山頂上開墾幾十畝,甚至幾百畝的土地,可以種田、伐木、捕獵,並鑿開泉眼。

以上足備之後,這一片山城終於自成體系,互相聯防,不必外界給養,就能長期生存。

南宋理宗趙昀卷:燃燒的鳳凰

最後餘玠還總結了一整套與蒙古軍作戰的經驗。一、以逸待勞,不可輕戰;二、聚保山險,不居平地;三、多用夜劫,不可晝戰;四、收聚糧食,毋以資敵。

總結一下,無外乎八個字:堅壁清野,主守後戰。

蜀川形勢自此空前大好,史稱:“軍得守而戰,民得業而耕,士有處而學”。

一切準備就緒,孟珙和餘階還在此等到了一個千載難逢,可以一舉重創蒙古的機會。那就是窩闊臺合罕暴斃,蒙古境內大亂。

一不做二不休,徐階出川陝;孟珙出荊湖,蒙古人猝不及防。餘階一路從“川”打到了“陝”,並拿下了當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大敗曹操,揮師中原的戰略要地——漢中;孟珙則肅清了淮南殘存的所有蒙古勢力,準備渡過淮河,重新收復洛陽和開封。時間就這樣進入到了公元1246年,這一年是南宋淳祐六年。在這一年,曾經無比支持孟珙和餘階的宰相鄭清之先生,因搶救無效病逝。令一個新的宰相,謝方叔走馬上任。

南宋理宗趙昀卷:燃燒的鳳凰

謝方叔,不能說他是一個壞人,但他絕對是個死腦筋的人。此人出自微寒,自幼在邊疆看盡那些作威作福的長官們為非作歹。所以他暗下決心,長大了一定要好好治理邊疆。

宋寧宗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謝方叔高中,位列二甲第十,如御史臺,成為了一個管紀律的言官。再然後,他成為了監察御史,遊歷四方,專門打擊為非作歹的地頭蛇們。

他每到一出,都留下了勤政愛民,賞罰分明的美名。

也正是因為他有著這樣的背景,早在好多年前,餘階剛開始嶄露頭角的時候,謝方叔就看不起他。

謝大人的眼睛裡別說沙子,連基本粒子都容不下。

於是,他不斷彈劾餘階,不斷蒐羅一大堆證據指責餘階,甚至不止一次公開聲明,餘階要反,如若不管,肯定會變成第二個吳曦。

以前有老宰相鄭清之照著,沒出什麼亂子。鄭清之一去世,接班人謝方叔就把餘階往死裡面整。

終於,宋理宗趙昀被說動了,他下令以謀反罪緝捕餘階。餘階得知後驚怒交集,他想自辯,可朝廷之上卻無一人聽他說話。

悲憤不已的餘階,在前往臨安的途中憂憤而死。

孟珙得知後,驚愕萬分,他不斷上書,證明餘階的清白。不僅如此,孟珙還不斷強調,這是一個多麼千載難逢的機會。荊湖、川陝一代的宋軍可以隨時出兵,一舉擊破蒙古軍,中興大宋,恢復舊疆,指日可待!

然而孟珙的一番慷慨之言,卻成了南宋朝廷打擊孟珙,重新瓜分荊湖、蜀川這兩塊大大蛋糕的武器。

孟珙以和反賊餘階勾結為罪名,被撤職查辦。

為國拼死殺敵,鞠躬盡瘁,流盡鮮血,最終卻撈了個這樣的下場?雖然南宋朝廷並不是真的要處罰他,而是想起到一個嚇唬的作用,讓他別惹事。可是孟珙的心卻碎了,沒過多久,他也病逝了。

公元1246年,真是個充滿了戲劇化,悲傷淚流成河的一年。。。。。。

就這樣宋理宗繼續迴歸他的歌舞酒宴,老百姓們繼續過他們的小日子,蒙古繼續他們的內亂。

一切風平浪靜,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

那曾經蒙古鐵騎的刀刃所帶來如同修羅場般的地獄,彷彿成為了一個夢。

直到公元1254年,南宋理宗保佑二年,一封急報送到了宋理宗面前。

宋朝數百年的好鄰居,曾為宋朝擋下數百年少數名族入侵的戰友,延續三百一十七年二十二帝的大理國,亡了。

兇手是蒙古的新統治者,成吉思汗之孫,仁俠拖雷之子,蒙哥汗。而整個戰術的制定者,則是成吉思汗。

陰魂不散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早就想到了,蜀川有可能會出現不能突破的狀況。於是,他留下了另一條路,那就是渡過大渡河,攻下大理,佔領黃河上游,再南下直取南宋。

這個計劃幾乎就要成功了,如果沒有孟珙和餘階。機關算盡的成吉思汗,當然沒想到,在他之後還有一個人預料到了蒙古可能的進攻方向。

此時的蜀川防線早已不僅僅只是拱衛蜀川一處,而是宛如遠古張開雙臂,守衛天地的巨神兵一般,矗立在整片西疆,將柔弱的南宋,護在身後。

還有,成吉思汗更沒料到的是,他或許真的征服了無數身體上比漢人還要強壯的民族,但漢人的勇氣和決心,卻是他始料未及的。

蒙哥,他是他爺爺的忠實崇拜者,他更是自成吉思汗死後,蒙古人民心中最強壯的男人。

因為看盡了窩闊臺的小手段,他嫉恨著陰謀詭計;他嫉恨著爾虞我詐;他嫉恨著政治手腕。在他看來,蒙古就應該騎乘著戰馬,縱橫天下,把農田全部推成草原。

他很蒙古。在他狂熱的演說下,蒙古士兵的戰鬥力,瞬間達到了狂戰士的等級。他們呼號著跪倒在蒙哥面前,尊他為長生天的戰神。在這裡,蒙古人的好戰和武勇達到了歷史的頂峰。

公元1257年,南宋理宗寶佑五年,蒙哥汗正式下詔伐宋。蒙古全軍分為三路,蒙哥自將右路軍,以都元帥紐磷為先鋒,率領四萬精兵攻打最硬的四川;左路由聯蒙滅金時的猛將塔察兒率領,進攻荊湖;雲南蒙軍由兀良哈臺率領,進攻廣西、湖南。

再一次,蒙古誓言,三年滅宋!

就在蒙古軍全軍陷入無比狂熱情緒的時候,有一位冷靜的蒙古貴族悄悄拉了拉蒙哥,提醒他此戰千萬魯莽不得,不然蒙古必遭大難。

蒙哥哈哈大笑,他當場趕走了這個蒙古貴族,笑他膽小,很不“蒙古”。

這個人,沒再說什麼,就這樣沉默離去了。他知道,此時還輪不到他說話。而且,他還需要學習更多漢人的智慧。

孛兒只斤.忽必烈,這個名字,此時還無足輕重。

至此,宋蒙第二次大戰,就此打響。蒙古軍看似兵分三路,但蒙哥的意圖卻非常明顯。上一次,蒙古軍在四川被頂了回去,這一次,他要在同一個地方找回場子!

所有人的焦點都凝聚在了蜀川。

此時南宋在蜀川的兵力有五萬左右,大體上稍微優於蒙古軍,孟珙生前也早就想好了蒙古軍會從雲南打過來,所以事先設下了防線。

對此,蒙哥表示嗤之以鼻。聯防又怎麼樣?事先想好了又怎麼樣?陰謀詭計,算盡天機又怎麼樣?看我蒙哥一拳把你的蜀川山脈揍成平地!

他是這麼想的,更是這麼做的,而實際上確也十分有效。由於防線過大,地域廣闊,兵力分散,加上這幾年,在孟珙餘階死後,蜀川防線無人修理,以至於實在是有些破落了。這導致,宋蒙在具體到某一塊區域的爭奪上。宋軍會居於絕對的劣勢。

蒙古軍先鋒紐磷率軍自利州沿嘉陵江而下,過閬州大獲山,出梁山軍,直抵夔門,破宋軍於雲頂山,接連攻破彭州、漢綿、懷安軍等要塞,完成了蒙古大汗親征的先期準備。

接著,蒙哥的主力軍團終於出動。他七月入大散關,過和尚原。同年十月,就攻破了劍門西邊的苦竹隘,然後再破潼川府治所長寧山城,迫降閬州大獲城守將楊大淵。

期間,蒙哥每一戰必身先士卒,率先登場。同年十一月,蜀川的青居城、運山城、大良山城相繼被破。蜀川防線三江八柱,已有四柱淪陷。

轉年二月,蒙哥率領伐宋主力,直抵三江八柱的核心,釣魚城下。

此時的蒙哥,好不威風!他下瞰合州、上控三江,蜀川號稱牢不可破的三江八柱防線,在蒙哥面前猶如紙糊的一般。如果釣魚城再被攻破,蜀川就將徹底告破,則大宋亡矣。

反觀蜀川方面,南宋目前所能控制的,實際上只剩下川東一代。而蒙哥為了確保能一戰定蜀川,他下令前鋒紐磷在涪州藺市造浮橋,“夾江為營長數十里,阻舟師不能進至浮橋”,以阻止川外宋軍從水路援助蜀川。

轟轟烈烈的釣魚城之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南宋理宗趙昀卷:燃燒的鳳凰

隨著蒙古震天的號角聲,兇暴的蒙哥再次帶頭衝鋒。他揮舞著馬刀率先撞向了釣魚城的一字城牆。

雖然蒙古騎兵也呼號著跟著他們的大汗,對著釣魚城撞了過來,然而,他們直接頭破血流。

蒙哥有點懵,這個釣魚城,到底是怎麼建的?

釣魚城的城牆可謂是建在懸崖峭壁上,光城牆就高三百四十米,並與地面完全垂直。牆體是以抗南宋最先進的火炮打擊為計算的,蒙古的西域大炮砸在釣魚城城牆上,也就只能弄點兒灰。

更坑的是,山路迴轉,蒙古騎兵門施展不開,被宋軍各種大範圍殺傷性武器各種團滅,損失特別慘重。

蒙哥暴怒,雖然天色已晚,但他仍然不肯撤軍。既然一個城門施展不開,我就把你釣魚城每個城門都打一遍,我還不信就你們這點人,能把每個門都守住。

蒙哥大汗,我說,您還真不能不信。

這釣魚城的城牆實在太高,太厚。蒙古軍的弓箭根本沒有那麼高的射程;雲梯的長度也嚴重不夠。超級厚的牆體,讓蒙古軍的大殺器西域大炮完全失去了作用。儘管蒙古軍用絕對的兵力優勢,攻擊釣魚城的全部八門,可憐的蒙哥還是連釣魚城外城的門都沒摸到,就被揍了回去(炮矢不可及也,梯衝不可接也)。

晚上,蒙古軍就更慘了,釣魚城居高臨下,有著強力的大炮和超遠射程的神臂弓,對著蒙古軍就是一頓狂轟濫炸。蒙哥氣得不行,卻又無可奈何。撤後一點吧,這一撤就要回到山腳下,釣魚城算是解圍了;不撤吧,在這兒紮營算是被宋軍白打。

狂傲好戰的蒙哥,決定頭鐵到底。他向全世界人民展現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精神。無論吃多大的虧,損失多大的資源,也要玩兒命地衝鋒。

終於,蒙古似乎看見了曙光,蒙古軍終於衝上了釣魚城的城牆。勝利女神似乎在對蒙哥…開玩笑。

就在蒙古軍登上城牆的時候,忽然天降大雨,城牆滑不溜秋的。很多蒙古士兵被大雨一澆,就直接從城牆上滑了下來。

可是看見曙光的蒙哥,怎麼會就此罷休?他調來幾乎所有的西域大炮和雲梯,對著這個突破口,開始瘋狂輸出。

誰知,天降大雨還不算,那天晚上氣溫也突然驟降。溼溼的城牆上結了一層冰……

這下是徹底歇菜了。蒙哥只好鳴金收兵。

屋漏偏風連夜雨,宋廷姍姍來遲的援軍,在這個關鍵點終於到了。由原來趙葵(為啥又是這個人)的部下,黝黑猛男呂文德率領援軍,趁著江水暴漲,猛攻蒙古軍前鋒紐磷設在涪州江中的浮橋。

歷史再一次證明,造浮橋、城堡這些高科技產物絕對是宋朝的專利,和蒙古人的山寨貨絕對不能比。浮橋,就這樣被沖斷了,呂文德部溯江而上,進入合州。

蒙哥急了,釣魚城必須孤立起來,如此堅城,倘若攻不進去就,只有圍死他們。這要是有了外援補給,那還了得?!

蒙哥當即下令,蒙古軍的漢將史天澤出擊,務必攔住呂文德。

以漢制漢,這招不錯,黝黑猛男呂文德被纏住了,脫不開身。蒙哥趁勢猛攻釣魚城。這一次他有樣學樣,沒派蒙古軍上陣,而是派出了蒙軍四川主將汪德臣。久居四川的汪德臣對付山地的確有一套辦法,釣魚城的馬軍寨被他攻破了。 形勢危急,馬軍寨形成了突破口,源源不斷的蒙古軍順著雲梯往上爬,大有趁勢搶城的架勢。

關鍵時刻,宋軍主將王堅趕到,雙方拼死搏殺。蒙哥一看,樂了,拼死搏殺,那蒙古戰士的優勢不要太大啊!

可是!忽然又來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城牆又開始變得滑溜溜的。在雨中,久居南方的宋軍戰士如魚得水,把汪德臣部趕下了城牆。

然後當晚氣溫再次驟降,牆上又開始稀稀拉拉的結了冰……

氣憤不已的蒙哥,下令圍城十錮,準備餓死釣魚城裡的宋軍。同時,他令史天澤和呂文德拼命,並讓另外兩路蒙古軍與史天澤一道,夾擊呂文德。

要說,呂文德也真是堅挺。他用僅僅三萬人,愣是拖住了史天澤和兩路蒙古軍主力。雖然他再也沒可能增援釣魚城,但是蒙古另外兩軍也不能支援蒙哥。

時間進入到了七月。釣魚城此時已經被圍了十個月。這時,正值天乾物燥,悶熱難當。

七月二十日,一直堅挺的呂文德終於挺不住了。在蒙古軍不要命的夾擊中,他只得撤退。種種跡象表明,釣魚城已經到了極限。

蒙哥大喜,他於七月二十一,再次親自帶頭衝鋒,率領全軍撞向釣魚城城牆。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腳。蒙哥的戰鬥,天天玩命,時時玩命,還真當自己是阿修羅下凡,渾身刀槍不入水火不侵不成?

就在這時,一個躲在城牆上的神秘小兵,注意到了開啟無雙模式,瘋狂收割生命的蒙哥。

他悄悄摸摸的,轉動身旁的大炮,瞄準了蒙哥,然後“轟隆”一聲。

什麼,就這樣結束了嘛? 是的,就這樣結束了。

成吉思汗之孫;拖雷之子;蒙古大汗;孛兒只斤.蒙哥,戰死。

南宋理宗趙昀卷:燃燒的鳳凰

這個神秘小兵,後經廣大人民群眾口口相傳,並經一位大作家的藝術加工後,正式擁有了一個名字——楊過。

調侃到此結束。蒙哥的戰死,給了蒙古軍當頭一棒。失去了領袖的蒙古軍亂作一團。釣魚城主將王鈺趁機從城牆上丟下一筐活魚,大笑著喊道:“爾北兵可烹鮮食餅,再攻十年,亦不可得也。”

神馬?我們圍了釣魚城十個月,結果裡面的人還能吃活魚?

終於,從久攻不下;增援不濟;到全族偶像蒙哥汗的突然戰死,再到最後的這筐活魚。蒙古軍崩潰了。

此時的他們,再也不是縱橫天下無敵手的鋼鐵戰士,而是被南宋追逐的獵物。王堅、王鈺趁勢殺出釣魚城,蒙古軍兵敗如山倒,潰散如沙,一瀉千里。

與他們的軍隊一同破碎的,還有他們的心靈。蒙哥就這麼死了,成吉思汗之孫,不敗的戰神就這樣輕易的死去,給予了蒙古百戰軍威最致命的打擊。

釣魚城之戰後,大蒙古國陷入了黑暗的混亂,他們有的心灰意冷,回到草原深處去放牧;有的圈地一方,各自為戰;有的窺覬大汗之位,蠢蠢欲動。

每每讀到這裡,我都希望,那個人可以一輩子不出山,不出現。他會鑽研學術,他會吟詩作畫,終成一代學者大儒……

南宋理宗趙昀卷:燃燒的鳳凰

公元1260年三月,孛兒只斤.忽必烈回到蒙古草原,開始收拾,重建破碎的蒙古帝國。

是的,這一次不再是部落,是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