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都說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美味的食材總是能讓人暫時放下內心的煩惱,感受味蕾上的享受。而常山就是這樣一個能讓人卸下煩惱的地方。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常山縣位於浙江省西部,浙江母親河——錢塘江源頭,不到常山,你根本想不到,一座城市要怎樣的慵懶恣意,才會被評為“國際慢城”;一座城市要有多會吃辣,才會完全沒有微辣這個概念。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常山是沒有出租車的。人們出行除了公交車,大部分靠的是雙腿、自行車和電瓶車,而馬路兩邊也常見這兩樣公共設施,因此常山整座城都顯得十分寧靜,噪音很少。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圖中的這棵樹攝於城關中學對面,上面寫著樹齡已經260年了,也不知是哪年算的樹齡,如今怕已不止這個歲數。

而這樣的大樹在常山隨處可見,樹的品種也繁多,有樟樹、有梧桐,還有些叫不出名字的樹。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我們也常常能看到一顆百年老樹就那麼突兀地立在馬路中間,絲毫不怕妨礙了這座城市的交通,這在其他城市是很少見的。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在十一點多的時候,我們偶遇了城關中學剛做完活動回校的學生,在街頭井然有序地走著,臉上都洋溢著這個年紀明媚耀眼的笑容。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過紅綠燈時,他們小跑著,大概為了不影響交通,也大概是為了後面的同學能跟上。畢竟在常山的路上,小跑真的是一件不太常見的事情。在常山,每個人的步伐都放得很慢很慢,以致於你來了這座城市後,也會不自覺地放慢腳步,忘記了自己是否是帶著任務而來,開始學會了如何享受生活。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第一次在一座城市的街頭,見到上百隻鳥在天空盤旋,一會兒飛到附近的樹上,一會兒又從樹上飛回四處的屋簷,似是漫無目的地玩著鬧著,又似有百鳥朝鳳的架勢。在常山,似乎人與自然就是如此和諧。

而這樣一座慵懶恣意,會享受生活的城市,似乎倒是很願意把時間花在吃上,研究出了許多別樣風味的美食。同樣,常山的美食也似乎沾染上了“慢”這一特點,也顯得比其他地方吃的慵懶恣意了很多。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提到常山美食,就必須要提到常山的胡柚,皮薄肉厚,鮮美多汁。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常山胡柚的皮非常的薄,我們徒手就能輕鬆剝開(當然,圖裡是用刀切的)。一剝開,胡柚就開始往下滴著水,果肉外的外衣薄薄一層,撕開,光吃肉,鮮甜鮮甜的。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在常山,吃胡柚也是一個非常慢的過程。冬至以後,開始剪胡柚,先吃大個的,再吃中等個的,最後吃小個的,胡柚越放越甜。聽常山當地的朋友說,常山的胡柚放到開春的時候,果肉還會變成紅色。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先前提到,常山的美食有個共同特點就是“慢”,但其實還有個共同特點就是辣。而且常山人似乎完全沒有微辣的概念,我在常山,從早被辣到晚,但辣又幸福著。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第一次讓我領教了常山人沒有微辣這個概念,是常山的夾餅,也就是燒餅夾臭豆腐油炸粿。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光看表面就覺得夠辣了吧,其實在臭豆腐和油炸粿的下方,還有一堆辣椒醬。這著實讓我們這些平時見慣了各種辣的大場面的吃貨界老手也驚了一下:常山也太特麼會吃辣了吧!因為我們當時和老闆說的是微辣。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我們小聲地吐槽了一下好像辣椒有點多,攤主陸阿姨笑笑說:“夾餅,還是要有點辣才好吃。我們也笑笑,但心裡OS:“這不是有點辣了吧,這是很辣!”吃的時候,果不其然,夾餅很辣,但臭豆腐和油炸粿都被炸的酥嫩酥嫩的,沾染上了辣醬的湯汁,滋味特別好。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弄堂裡退出來,工行對面,是做了20多年的龍門烤餅,還有酥餅。據說香樟對面的烤餅也很好吃,但是擺攤的時間不固定,我們蹲點了2天都沒有蹲到。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龍門烤餅的個頭不管大的還是小的,都比我往日吃過的烤餅要大得多,也厚得多。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龍門烤餅吃起來也不像往日常吃到的烤餅,撕開後,滿眼的肉餡混著辣椒,而且有很多的肉汁從餅中流出。辣中帶了一點點的鹹,吃完後,整個嘴巴都是麻的。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小末家的雞爪)

常山還有一個嗜辣代表就是它的拌雞爪。雞爪有有骨和無骨之分。有名的有骨雞爪是小末傢俬廚和老街麵館,而無骨雞爪則藏在了周家食堂。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老街麵館的雞爪)

雞爪一端上來就有一股蒜香味,吃起來很入味,口感有點類似泡椒鳳爪,但不會像泡椒鳳爪那麼溼溼的,而且更有嚼勁,回味也更辣。


周家食堂的無骨雞爪,則適合那些喜歡吃雞爪不吐雞骨頭的食客,吃起來也是又辣又帶感。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周家食堂有一個大菜叫田螺鴨掌。我們吃貨編輯部三個人每人吃完一根鴨掌,一個田螺就被辣哭了,後來油麻葉還直接開始用開水洗田螺肉吃。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千萬別被田螺表面的肉末給迷惑了,以為是在田螺殼裡塞了肉,裡面其實是有田螺肉的,肉末煮的很爛,而田螺肉則非常有嚼頭。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其實我還特別喜歡一下車看到周家食堂的感覺,一股深夜食堂的氣息撲面而來。但周家食堂也稱不上深夜食堂,頂多算個“入夜食堂”。因為他家的營業時間是上午10:30到13:40,而夜晚也只從16:00營業至20:30。


這樣的菜館在常山隨處都能遇到,不得不感嘆,常山人真的活得太愜意了。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老街麵館為他帶來流量的也不僅僅只是他的雞爪,還有他家的黑魚面。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黑魚面的麵條十分有嚼勁,一點都沒有魚腥味,魚肉很嫩很嫩。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而且他們家似乎還“兼職”賣黑魚頭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但是當天我們實在是吃了太多的粉乾和面了,我們點了一盤炒年糕。年糕很軟糯,配料也很多,豬肉、香菇、白菜、雞蛋、筍乾,但吃起來卻很清爽。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酸甜蘿蔔被片的很薄,很入味,吃起來酸酸甜甜的,十分解膩。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小末家每桌都會有人讓老闆拌一些雞爪啊、牛肉啊之類的帶回家。當老闆問他們香菜要嘛的時候,總能聽到食客們熟稔地作答:“要的,再放些花生米。”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球川老太婆粉幹,則是常山美食的又一流量愛豆。在拍攝的時候,我在朋友圈發了一張粉乾和桌子的圖,沒說在哪裡,就有許多朋友問我“是不是在老太婆粉幹?”、“老太婆粉幹又開始做了?”之類的問題。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老太婆粉幹是擺在自己家裡燒的,用的都是真材實料,自己熬的豬油和鮮辣椒,是這碗粉乾的靈魂。91年開的店,專注於做粉幹,用老太婆的話來說就是:“你要吃,也是粉幹,不吃,也是粉幹。”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不知道有沒有和我一樣曾在外地工作過一兩年的朋友,如果能遇到一家這樣的店鋪,是會懷著感激之情去吃的。

因為在外面久了,又沒有時間自己燒飯,吃外賣總覺得會不健康不衛生,而這樣的店,讓人覺得溫馨以及有歸屬感。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老太婆粉幹有名的不僅是她的粉幹,還有老太婆的脾氣。據說老太婆夫妻倆都很拽,如果在他家不把粉幹吃完,是會罵人的。所以去之前我們瑟瑟發抖,而且把這家店排在最前面,生怕會吃不完。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對了對了,差點忘記提了,常山素來還有“浙西油庫”的美稱,常山傳統榨油技藝更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許多店裡吃飯,還可以選擇用山茶油來做菜。

常山,這座令人從早辣到晚的城市,像一隻貓兒一樣,有著自己的慵懶恣意。

有一種生活叫常山


在常山每個人都活得很舒坦,不會一天24小時不間斷地營業掙錢,也有像老太婆粉幹一樣,從7月1日到9月1日要給自己放兩個月假的生活。

慢城常山,希望你們會喜歡我的家鄉。歡迎你們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