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避免的發呆?日常生活

發呆是無可避免的嗎?

昨天,星期六,去中信銀行辦銀行卡。

中信銀行距離小區一千米。要拐好幾個彎才能走到。走到後,銀行下班了。也可能是星期六不上班。大門內鎖,不接待顧客。

離開中信銀行,天色尚早,沿著西大街一直走,到了殷商遺址公園。看了一會兒古代城牆。這遺址公園,由一堵城牆和一個廣場組成。城牆是圍起來的,不能摸,不能爬。站在城牆下看可以,爬上去不允許。

廣場上有人放風箏,有人打羽毛球,有人打響鞭,還有人和我一樣,坐在石臺上看風景。我的風景就是西面的城牆。別人的風景我就不知道了。記得一句話,樓上的人看風景,也成為樓下的人的風景。或許我也是他們眼中的風景。因為我穿著很搞笑的正裝出去玩,白襯衣,黑西裝。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穿成這樣。

放風箏的是老年人,也只有老年人和小孩放風箏。老年人欣賞風箏高高升起,可以堅持一個下午。小孩沒耐性,要麼風箏剛放出來那一陣,要麼收風箏那一陣。風箏放上天,小孩就不再玩了。我甚至覺得,風箏主要的客戶是老年人,而非小孩。

打響鞭的是中年人,我不知道這鞭是什麼鞭。打球的是年輕人和小孩。估計是父子,看著像父子。廣場上是父子同樂,樓下是母子同樂。小區樓下,常見到八九個小孩與媽媽們玩耍,媽媽們搬桌子,搬凳子,在樓下鋪開,小孩們在樓下歡鬧。很少見到爸爸們。

公園一小時,坐在石臺上望著城牆發呆。心情並不是很舒暢。公園西面二百米,有一處長廊,看上去很古舊,是個廟宇或者文人墨客的遺蹟,把門的不準人進去。這讓我很不開心,我不想做人了。我是小鳥多好,蝴蝶也行,飛進去,沒人攔。


天色晚了,回去了。路徑醫院,正巧護士們下班了。迎面走來許多護士。護士們平平凡凡的。若沒有制服,看不出是護士。朋友說:“她們是白衣天使。” 我不覺得是白衣天使,市場競爭下,拿錢做事。天使不天使的,談不上。和教師一樣,不高尚,拿錢做事,適者生存。幹得好,多給工資;幹不好,不適者另謀高就。事實上,還是有人談天使,談高尚,談神聖。為什麼?李俊慧說,人類的三大制度,市場、道德和法律。既然道德在讚揚白衣天使,高尚教師,英雄偉人,還是有道理的。一個原因,貨幣收入不足,非貨幣收入來補。

走過醫院,來到了家輝生鮮水果超市。超市人很多,付錢都要排隊。上次來時,不用排隊。我覺得是下班時間,大家順道過來買食物。門口有檢測員,測體溫登記後才能進去。大家都戴口罩。這次超市沒有一個小孩。都是大人買菜。我也是一個大人了。蔬菜,生鮮,水果,種類挺多的。

我只記得豆芽六毛八,豬肉十六。其他的都不記得了。但我既沒有買豆芽,也沒有買豬肉。記住價格是因為,兩個售貨員在吆喝。吆喝有用嗎?當然有用。他們兩個一吆喝,大家都圍過來看豆芽和豬肉的成色。吸引注意力是吆喝的效果。吆喝是廣告的一種形式,廣告是用來吸引注意力的。成交的因素太多,不是廣告能完成的。廣告是用來吸引注意力的。這裡面有學問。我最近正在研究這個。怎樣才能吸引人的注意?怎樣寫標題?這樣找封面?怎樣寫落地頁?這也是未來的工作內容。

我站在豆芽面前發呆,沒買;我又走到豬肉面前發呆,沒買;我再走到白菜面前發呆,沒買。我感覺我靈魂出竅了。在和蔬菜進行靈魂交流。它們為什麼是這個價格?它們為什麼長這樣?它們為什麼放在這裡?它們為什麼按斤按個數計價?它們為什麼有的優惠,待遇不同?為什麼賣豆芽、豬肉和菠菜的售貨員在不遠處吆喝,而其他的人不吆喝?朋友轉了兩圈後,見我還在發呆,催我趕緊買。朋友覺得這很傻很寒酸。一個穿著正裝,白襯衣黑西裝的青年人,拿著塑料袋,深情的望著眼前的菜,一言不發。這會讓人覺得很奇怪。

一共買了四十塊錢的食材。蠔油,饅頭,菠菜,聖女果,土豆,滷豆腐,豆奶粉,芝麻糊。每樣物品的原因都不一樣,蠔油聖女果打折,饅頭菠菜土豆必備,滷豆腐嚐鮮,豆奶粉芝麻糊中午衝湯喝。打折能提升銷售量,這是需求定律的約束。

聖女果必須三斤以上,還不準挑。成色不好。我要了五斤。我胡亂說的一個數,我並不知道五斤的聖女果有多少。等到售貨員稱取,才知道,原來五斤這麼多!我想,應該讓我媽來買,我討厭購物,而她能擺平這一切。比我強十倍。這是比較優勢不同。

我討厭購物,討厭去菜市場。若讓我觀察定價方式,銷售量情況,櫃檯擺放和人群流量,我會很樂意。若讓我精挑細選,買自己需求的物品,我不喜歡。

讀生活


無可避免的發呆?日常生活

遺址公園的城牆


無可避免的發呆?日常生活

路過郵政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