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縣方太鄉地名之方太公社

方太公社

位於縣境北部。東鄰城岡公社,南界鼎龍、長岡、高興公社,西接崇賢公社,北靠楓邊公社。面積88.5平方公里,有耕地16,481畝(水田15,259畝),林地15,000畝(油茶林2,440畝)。駐地方太圩,在瀲江鎮北30公里處。轄10個大隊,117個生產隊,2個社辦場,252個自然村。有2,524戶,13,444人(農業人口13,129人)。除畲族6人外,均漢族。

興國縣方太鄉地名之方太公社


方太公社舊貌

境內山地、丘陵、平原之比為2:5:3。地勢東、西、北三面高,中間低,形如筲箕。最高點是東北部上分水與楓邊、城岡公社交界處,海拔948.1米;最低處為方太河流入崇賢公社界點,海拔200米。方太河,一支流發源於正氣坑,一支流發源於觀音坳,二流會合於方太圩西南,經方根進入崇賢境內,匯入氵歲水,河長18公里。

百丈水庫為灌溉、發電兩用水庫。蓄水量28.1萬立方米,深度4.7米,流量0.33立方米/秒,輸沙每年約700立方米,灌溉面積250畝,裝機容量125千瓦。

地處亞熱帶。年均溫17.5℃,1月均溫5.8℃,7月均溫27.5℃;≥5℃積溫6,112.9°;≥10℃積溫5,496.7°。年降水量在1,500至1,600毫米之間,每年有一兩次冰雹,無霜期280天左右,蘇區時屬方太區。解放前夕為方太鄉。解放初為崇賢區的方太、寶石、合富、井口等鄉。1957年合併為方太鄉。1958年成立方太人民公社,1965年併入崇賢公社。1972年析出仍為方太公社。

興國縣方太鄉地名之方太公社


方太鄉新顏

清康熙年間,青富大財主康世玖,曾捐資建造高興的文溪石拱橋(文陂橋),據傳其為人公正,能扶貧濟世,施仁修德,名望頗大,建橋一事,在民間傳為佳話。

以農為主,主種水稻、番薯,次產花生、大豆,1982年糧食總產量1,131,48萬斤,茶油總產量5.55萬斤。

解放初有完小1所,教師11名,校在學生200餘名;人民缺醫少藥。1980年有中學1所,完小4所,村小19所,教師86名,在校學生1,993名;有衛生院1所,醫生11名,病床4張,各大隊有醫療站,共有赤腳醫生18名。

有社辦農機廠、農機站、電站、陶瓷廠、鍋爐廠、農場和林場。有汽車3輛,拖拉機7臺,手扶拖拉機16臺。1982年工業總產值7.58萬元。

興國縣方太鄉地名之方太公社


三(角)燕(坑)公路通過境內,長12公里;各大隊建有機耕道,總長20公里。

方太,太方之家眾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