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一段“女人何必為難女人”的真實故事

東晉永和三年,桓溫滅掉了蜀中的成漢,凱旋而歸。他一戰滅國、威震天下,朝廷自然對其大肆褒獎、加官進爵。但這偌大的功勞,天大的喜事,卻讓他高興不起來。班師回朝的路上,憂心忡忡、悶悶不樂。此時讓他憂心的不是回朝之後因功高震主,主少國疑的帶來的權利紛爭。而是一件私事,確切的說是為一個女人,一個讓他神魂顛倒的蜀中女子。


歷史上一段“女人何必為難女人”的真實故事

桓溫

女子姓李,是成漢末帝李勢的妹妹,蜀中第一美人。哥哥李勢雖然把江山丟了,但還是要保性命,苟富貴的。李勢昏庸但不愚笨,自知李氏一族的性命現今都捏在桓溫的手裡,是生是死要看人家的心情,所以討好桓溫勢在必行。既然有求於人,送禮是少不了的,送禮是門學問,要深知對方的需求,送到心坎上才會事半功倍。桓溫當世英雄,英雄總是難過美人關,看來送美女最靠譜,送自然要送最好的、最美的,就這樣公主李氏以侍妾的身份、禮物的形式送給了桓溫。


歷史上一段“女人何必為難女人”的真實故事

桓溫滅成漢

桓溫是見過大世面、大場面的,可就是沒見過大美女。初次見李氏時,他就驚呆了,什麼是傾國傾城、什麼是沉魚落雁,一下子直觀了起來,全對上了號。在此之前,他的命是司馬家的,仗是給司馬家打的,地盤也是給司馬家佔的,桓溫覺得也應該為自己活了一回了,於是欣然笑納,抱得美人歸。事後,他對李氏的寵幸自不必多說,恨不能時刻與其纏綿。成漢後主李勢也如償所願,不但保住了性命,還被封為歸義侯,得以善終。


歷史上一段“女人何必為難女人”的真實故事

得此尤物,桓溫可謂是不虛此行、心滿意足。回朝覆命時,桓溫自然是要把李氏帶回家中長相廝守。但如何瞞著自己老婆把李氏領進門,讓桓溫犯了難,這才是他的心病所在。其實以他如今的身份和地位,別說是納一個妾,就是納十個八個也是順理正章的事。這個道理他懂,可一想起家中的老婆心裡就害怕。怕是有根據的,因為他的老婆是公主。做駙馬就是這樣,在外人看來是皇親國戚、不可一世,其實日子不好過,孃家人誰都得罪不起,看別人臉色做事那是常態,心裡的有多憋屈只有自己清楚。桓溫的那句“一個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應該遺臭萬年。”的名言,想必就是在這種情形下給憋屈出來的。


歷史上一段“女人何必為難女人”的真實故事

桓溫不但要看孃家人的臉色,更要看公主老婆的臉色。他老婆是晉成帝司馬衍的姐姐,南康長公主司馬興男。光看名字就知道,此女又旺夫又霸道。旺夫不假、霸道也不假,南康公主為人性格剛烈、殺伐決斷,是個眼裡容不得半粒沙子的主兒。平日裡桓溫別說找女人了,就是多看別的女人幾眼,那也是件要命的事。

但這次的情況有所不同,桓溫得勝而歸,在朝中的地位已今非昔比,自然腰桿也硬了許多,雖然對南康公主依舊忌憚,但還是心懷僥倖的把李氏偷偷帶回了府中。既然一時想不出好辦法,那就先把人藏起來再從長計議。還好,桓溫的府邸夠大,藏個把人不是問題。他把李氏安排到了比較偏僻的書齋中居住,每日趁人不備的時候,悄悄溜過來與其相會。


歷史上一段“女人何必為難女人”的真實故事

南康公主

桓溫此舉純屬掩耳盜鈴,偷情這種事,在外金屋藏嬌尚不保險,何況是在人多眼雜的自家府邸。很快,他在府中偷藏女人的事就敗露了,南康公主聽說老公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偷情,頓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當即手持鋼刀,帶領侍從直奔李氏的藏身之處。此時桓溫尚不在府中,李氏正一人在房間梳洗打扮,忽見一群人破門而入,為首一女子手持鋼刀,凶神惡煞般衝到近前,只見一道白光閃過,冰冷的鋼刀便架在了李氏的脖子上。


歷史上一段“女人何必為難女人”的真實故事

李氏

見來者的氣勢和妝容,李氏不問也知道來者何人,來者何事。她自從被桓溫偷偷帶回府中,便對南康公主的性情有所耳聞,知道這一天遲早要來。在蜀中之時,她一人之力保全整個家族,而且桓溫對她也是百般寵愛,真情相對,毫無輕視之舉。作為一個亡國之女能苟活到現在,她早已無憾。此刻只見李氏坦然自若,慢慢轉過頭來,幽幽的對南康公主說道:“我本亡國之人,苟活到今日絕非我的本意,如果能死在姐姐的刀下,我便是遂願了 ”。


歷史上一段“女人何必為難女人”的真實故事

我見猶憐

南康公主見李氏生死之間,雍容雅閒,此番話說得也是悲切之言、發自肺腑。一時想到眼前這個身白如玉、神清骨秀的女子也曾和自己一樣,貴為公主,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只因國破家亡,迫不得已身陷於此,無親無故。如此一個可憐無辜之人,現在自己卻要害她性命。頃刻間,南康公主對李氏的愛憐與愧疚同時湧上心頭。她放下手中的刀,俯下身去,輕輕的把李氏擁在懷中,柔聲說道:“此事怪不得妹妹,你長得這麼楚楚動人,連我見了都心動,何況我家那個臭男人了。”——這便是成語“我見猶憐”的由來。


歷史上一段“女人何必為難女人”的真實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