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如何写出“入木三分”的感觉?沈尹默曾这么比喻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对于高手来说,学习书法,不光要考虑笔画的形态,还会格外关注线条的质量。举个例子,曾翔老师这些年之所以这么写书法,就是想在线条质感上表达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你不得不承认,类似曾翔老师的这些线条,还是非常考验功力的。


学书法,如何写出“入木三分”的感觉?沈尹默曾这么比喻


不光今人注重书法的线条,古人也留下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经典论述。比如说,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锥画沙"、"印印泥"、"折钗股"、"屋漏痕"、"入木三分"等等,都是在形容线条的质感。


学书法,如何写出“入木三分”的感觉?沈尹默曾这么比喻


学书法,如何写出"入木三分"的感觉呢?或者说,如果提高我们的线条质量呢?近代名家沈尹默先生曾这么比喻,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下他对书法线条的见解。


学书法,如何写出“入木三分”的感觉?沈尹默曾这么比喻


沈尹默先生在《二王法书管窥》中说:"平沙面,如果用锥轻划,沙子会滚动回去,填满浅槽,还有什么痕迹可以形成?"


学书法,如何写出“入木三分”的感觉?沈尹默曾这么比喻


和古人说的"锥画沙"差不多,沈尹默先生也用锥子划沙面来形容书法的用笔,并且他还强调,如果你轻轻用力的话,沙子会返回来填到原来的线条中,影响原来的划痕。


学书法,如何写出“入木三分”的感觉?沈尹默曾这么比喻


怎么样才能让这些痕迹清晰有质感呢?沈尹默先生接着说:"下笔要深入一些,笔芯微微动荡划下去,这样的线条才是稳定的。"


在这句解释中,沈尹默先生提到了两个用笔重点:

1、用笔要有力。


毛笔是软的,如果你想要写出结实有力的线条,首先要给笔锋一个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越大,笔锋和纸面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墨汁自然也会更深地渗透到纸张当中。


学书法,如何写出“入木三分”的感觉?沈尹默曾这么比喻


当然了,这种用力,并不是使用蛮力。如果你的压力过大,笔锋完全散开的话,写出来的笔画就会呈"扁平状",失去活力。怎么才能恰到好处地用力呢?记不清是哪位高人做过这么一个比喻,大体意思是说:手握毛笔,就像怀中抱着婴儿,既要把他抱结实了,还不能用力太大,以免伤着他。这种用力的感觉,大家可以仔细体会一下。


2、 微微动荡,其实就是"屋漏痕"。


颜真卿所说的"屋漏痕"是什么意思?以前和大家分享过,简单地说,就是在向前行笔的过程中,要有一个微微的左右振动,就像我们开车,即使直线行驶,也会随时微微地调动方向盘。


学书法,如何写出“入木三分”的感觉?沈尹默曾这么比喻


为什么左右振动就会增加线条的质感呢?个人理解,关键还是在于用力。就像沙子划开沙面一样,你在前行的时候,是有阻力存在的。为了更好地稳定前行,为了有一个持续的前行力量,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左右微动来稳住锥子的位置,从而随时增强前进的力量。


学书法,如何写出“入木三分”的感觉?沈尹默曾这么比喻


说了这么多,很多朋友可能还是有些模糊,体会不到沈尹默先生说的深意。为什么会这样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练得少了。等你写到一定程度,遇到这些提升的门槛的时候,再想想沈尹默先生的这句话,也许就会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学书法,如何写出“入木三分”的感觉?沈尹默曾这么比喻


好了,关于沈尹默先生的这句话,就和大家分享这么多,希望对大家的书法学习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