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的冷門知識,全乾貨!分享篇

1.春秋早期打仗非常講君子風範,一般擊潰敵人後不會趕盡殺絕。晉楚邲之戰的時候,晉國被打敗了,晉國人逃亡時有戰車陷在坑裡走不動了,楚國人一看樂了,教晉國人抽出車前橫木,才從坑裡出來,沒逃兩步馬又盤旋不能前進,楚國人又教他們拔掉兜風的大旗扔掉多餘的重物,這才順利逃走。晉軍感覺臉上掛不住,一邊逃一邊轉過頭來說:“哼,我們可不像你們有這麼豐富的逃跑經驗。”

2.秦始皇規定天子自稱是朕,秦始皇之前呢,天子自稱是“餘一人”,至於孤和寡人,是諸侯王的自稱。

3.君主自稱寡人並不是孤家寡人的意思,而是寡德的意思,警醒自己德行還不夠好。

4.秦始皇滅掉六國統一中國時其實還剩一個衛國沒有滅掉,因為當時衛國已經只剩一座城並且投靠秦國已久,直到秦二世時才將衛君貶為庶人。於是衛國成為持續時間最久的諸侯國,從公元前1115年分封起至公元前209年,持續了907年。

5.雖然七夕和元宵都聲稱自己是中國版的情人節,但真正稱得上是中國版情人節的節日叫上巳節,日期是三月初三,在這一天男女相約出遊,互贈芍藥。

6.西漢最鼎盛的時期,既不是文景之治,也不是武帝時期,而是漢宣帝時期,漢宣帝時,無論經濟、疆域、國際影響力都達到西漢巔峰,並且宣帝時建立了西域都護府,正式將新疆地區納入版圖。

7.和尚不能吃肉喝酒,一開始不是佛經要求的,而是佛教狂熱愛好者梁武帝蕭衍下詔禁止的,後來才慢慢變成佛教習慣。有說楞嚴經裡有記,那已經是梁武帝禁酒肉幾百年後的事了。

8.武則天雖然是唯一一個女皇帝,但是想擁有皇帝權力並不是需要“稱帝”,而是要“稱制”,即以皇帝的名義發佈命令,也即實際掌握政權,與女皇帝只差個名份。這樣來算的話,臨朝稱制的女性,至少有一打。

9.四川人近代才吃辣的說法其實是不對的,四川人喜歡吃辣的確歷史悠久,辣椒雖然是明代傳入中國的,但不代表著沒有辣椒就沒有辣味,在辣椒之前,提供辣味的是芥姜、蔥蒜以及茱萸。東晉常璩所著的《華陽國志》裡明確說了:(川人)其辰值未,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類似說法也多見於其他文獻。

ps.有人糾結辛和辣是不是一回事,這個沒什麼可糾結的,就是一回事,《廣雅》:辢(辣),辛也。《聲類》:江南曰辣,中國曰辛。《通俗文》:辛甚曰辣。《新華字典》:辣:像姜、蒜等的刺激性味道;

10.唐朝時,叫爸爸要叫爺爺、阿爺或者哥哥,叫哥哥要叫阿兄,叫爺爺要叫阿翁。另外,不要叫某大官為大人,因為大人也是爸爸的意思,每次看到狄大人就不忍直視。

11.高句麗和高麗基本沒有關係,高句麗由高句麗族建立,其政權被唐朝滅亡後,絕大多數高句麗人被遷入內地,消失在漢族的汪洋大海之中。而高麗起源自半島南端,建國後借用了高麗這一稱呼。

12.大多數朝代對皇帝的稱呼是聖上、陛下、聖人、皇上,而宋朝普遍叫“官家”。以及除了在電視劇裡,皇帝日常口語自稱很少用朕,基本還是用吾、我等。

13.古代也是有官方節假日的,並且宋代最長,全年假期達到了上百天。

14.宋朝以前上朝的時候大臣需要正坐,宋朝之後才開始站著上朝。

15.漢高祖劉邦生於前256年,只比秦始皇(生於前259年)小三歲。

16.諸葛亮和漢獻帝同一年(181年)出生,同一年(234年)去世。

17.偃月刀也叫掩月刀,是唐宋之間的發明,所以關羽鐵定是用不上了。正史中對於關羽的武器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描繪,但是南梁陶弘景的《古今刀劍錄》中有記載,聲稱關羽自採都山鐵造了兩把刀,起名叫:萬人敵。

18.柳下惠是真是假不知道,但南朝宋的褚淵是真的猛,山陰公主劉楚玉灰常淫亂,看到姑姑南郡獻公主的老公褚淵長得非常帥,就讓皇帝劉子業把褚淵送給她玩弄,劉子業就命令褚淵去陪山陰公主,於是褚淵就被送到了山陰公主府上,山陰公主使盡渾身解數,對他百般誘惑,但整整十天都沒有得手,最後褚淵以死明志,堅決不肯就範,公主只得作罷。公主說:“何苦呢?”褚淵說:“我可是個老實人。”

19.陳霸先建立的陳朝是唯一一個國號和皇帝的姓相同的朝代,當然這是一個巧合,因為陳霸先認西周時虞滿為祖先,虞滿的封地在陳,是陳國國君,諡號陳胡公,於是梁敬帝封陳霸先為陳公、陳王,直到禪讓後成為陳朝。

20.唐以前的人們喝茶用的方式叫煮茶法,煮茶時要加點生薑,蔥花等佐料…

21.葡萄酒大約西漢時傳入中國,在中國有兩千年的飲用歷史,比楷體字歷史還久,可以說是傳統飲料了。

23.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康熙(在位61年),這不是冷知識,冷知識是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顏承麟,在位僅半天。金哀宗完顏守緒在宋蒙聯軍兵臨城下時不欲作亡國之君,於是禪讓給完顏承麟,儀式草草舉行完,完顏承麟就趕緊去組織守城,未能挽回頹勢,城破被殺。

24.壽命最長的皇帝是乾隆(89歲),這不是冷知識,冷知識是壽命最短的皇帝是東漢的第五位皇帝漢殤帝劉隆,出生百日時登基,一歲時夭折。

25.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之中,後世我國諸多政權裡,唯獨沒有以韓為國號的。

26.秦以十月為每年開始的第一個月,漢初沿襲秦制,直到漢武帝改用太初曆後,才改用一月為歲首。

27.漢武帝時才開始出現年號紀年,武帝之前的皇帝直接用年序紀年,比如秦二世元年,漢文帝二年這樣,但是皇帝又想改元怎麼辦,比如漢文帝十六年的時候決定改元,咱們從元年從新開始,於是我們就將文帝元年稱作文帝前元年,原本應該是文帝十七年的時候稱作文帝后元年,這樣來記。但漢景帝改了兩次元,所以出現了景帝前元年,景帝中元年,景帝后元年三個元年。於是,我們就看到景帝時出現了一箇中二病發作的年份:漢景帝中二年(公元前148年)。

28.歷史上被使用次數最多的國號是漢,排的上號的就有西漢(劉邦)、東漢(劉秀)、蜀漢(劉備)、漢趙(劉淵)、成漢(李壽)、後漢(劉知遠)、南漢(劉龑)、北漢(劉崇)等 8 個,如果再算上劉玄、侯景、陳友諒等持續時間較短的勢力,總數能達到 20 個左右。

29.西燕廢帝的年號叫昌平,北周武帝有個年號叫保定。

30.隋文帝晚年討厭詩書,於是做了所有討厭學習的人夢寐以求的事——下令廢除全國學校,只保留國子學一所限額七十人。就是這麼任性。

31.我們把漢魏皇帝大多都叫某某帝,如漢武帝、魏文帝,後世皇帝大多叫某祖某宗,比如唐太宗、宋徽宗、明太祖等,這個區別是武則天造成的。

某某帝是諡號,用來死後蓋棺定論,評價皇帝的生平,一般一兩個字,大家就用其稱呼該皇帝,一般都遵從諡法,叫個文皇帝、武皇帝、昭皇帝等等就好,但是唐高宗李治死後,武則天不按套路出牌,給自己老公定的諡號叫天皇大帝,窩勒個去這下沒法玩了,總不能把李治叫唐天皇大帝吧……於是只能改叫廟號為某祖某宗了。而且從此之後諡號字數如脫韁野馬一路增長越來越浮誇,到明清時已經長達二十多字了。

至於武則天之前的唐太宗,本身諡號叫文皇帝,所以原本應該註定叫唐文帝了,結果武周之後諡號變浮誇,給太宗多次加諡,變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於是也沒法叫唐文帝了。

32.作為計量單位的“石”字,字典上以及大多數人都讀dan4聲,但其實還是應該讀本音shi2聲,王力先生打趣說:“所以常聽人說,最少文化的小學生與最高水平的研究人員的發音是一致的,而介乎二者之間的普遍文史知識愛好者會有不同的發音。 ”

33.我們今天去博物館裡看到的各種上古器具的名字,比如鬲、簋、爵、觚、觶等等禮器的名字,是宋代人考據確定的,近代考古學出現以後,甲骨文青銅器等文物大量出土,發現上面記得名字居然跟宋人定的名字一模一樣。

34.鐵木真的名字意譯過來是鐵匠,泰定帝也孫帖木兒的名字意譯是九鐵,元文宗圖帖睦爾的名字意譯是纛鐵(纛,音同到,儀仗用的旗子),元成宗鐵穆耳的名字意譯是鐵的,元順帝妥歡帖木兒的名字意譯是鐵鍋。厲害了老鐵。

35.上面說了,諡號和廟號是皇帝死後才起,用來描述這個皇帝,但曹丕的兒子曹叡還活著的時候,就給自己上諡號為明皇帝,起廟號為烈祖,我去這不是咒自己嗎,果然剛上完一年後就突然得病死了,才36歲。

36.寧夏的夏來源於夏商周的夏朝,不是因為夏朝在寧夏,而是因為五胡亂華時期,匈奴人赫連勃勃在西北建立了政權,因為《史記·匈奴列傳》裡記載著“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於是赫連勃勃就以夏朝後裔自居,稱國號為大夏,從此這片地方就叫夏了,經過後世一系列複雜的行政名稱變遷,有了今天的寧夏。

37.如果司馬光沒有瞎吹的話,南朝宋武帝劉裕可能是所有皇帝裡個人武力值最高的。《資治通鑑》裡對劉裕和孫恩的一場遭遇戰寫道:劉裕帶了十幾個侍從去偵察敵情,被敵人發現,受到數千人圍攻,於是奮力反抗,侍從都戰死了。主將劉敬宣見劉裕良久沒有回來,於是帶人去尋找,結果到達戰場後看到了驚人的一幕:數千人正在前方逃命,劉裕一個人在後面追殺。劉敬宣:哎呦我去,什麼情況。

38.星座在隋朝就已經傳入中國,至遲在宋代已經用來算命,也是有上千年曆史了,比我們熟知的算生辰八字的子平術都要久遠一點點。

39.武則天時期酷吏來俊臣的父親叫做來操……

40.唐朝著名的“玄武門之變”總共發生過四次,第一次武德九年李世民奪位;第二次神龍元年張柬之、崔玄暐奪取玄武門,逼退武則天;第三次景龍元年太子李重俊殺掉武三思,圍攻玄武門;第四次景龍四年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攻入玄武門殺死韋后。以至於陳寅恪總結道:唐代中央政治革命之成敗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41.“力士脫靴”這個故事中的三個主人公:唐玄宗,高力士,李白,都去世於公元762年。

42.以前清明節理論上是沒有掃墓的習俗的,清明應該做的事是踏青,寒食節才應該掃墓。但是因為兩個節日離的實在太近,所以到明清以來慢慢就習俗合併,不區分了。

43.遼主耶律德光南下,天氣太熱染病而死,契丹人為了保存屍體防止腐化,於是把耶律德光用鹽醃製了一番拉回去了,被後晉的百姓叫做皇帝肉乾……

44.有史可查的地震次數最多的朝代是明代,高達1159次,遠超第二名清朝的690次。其中陝西省為地震次數最多的省份,達到了302次。

其中就包括著名的1556年關中大地震,以華縣為震中中心的2700多平方公里人口稠密區被夷為平地,累計造成了83萬人死亡,創下全球地震災害死亡人數最高紀錄,超過第二名唐山大地震三倍多。

45.唐伯虎因為牽扯到科舉舞弊案中被永不錄用的那屆科舉殿試裡,王守仁拿到了二甲第七名,都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科舉。對了,這屆科舉的狀元是倫文敘,倫文敘曾對過一句著名對聯:“圖畫中,龍不吟,虎不嘯,看見童子,可笑可笑;棋盤內,車無輪,馬無轡,說聲將軍,提防提防。”被周星馳安到了唐伯虎身上。廣東的朋友可能對他比較熟悉,留下的傳說很多。

46.曹丕跟建安七子的王粲感情很好,王粲死後,曹丕十分傷心,組織大家去弔唁,說:王粲生前喜歡聽驢叫,大家為他叫叫吧。於是葬禮上響起一片驢叫聲。

47.洛陽紙貴的左思曾經上演過男版東施效顰。潘岳(潘安)長得非常帥,年少時出行,滿街的女子看見了都上來圍著他看,向他的車上投擲水果。左思聽說了,也學潘安的樣子出行,然而滿街的女子見了他都向他吐口水,於是左思傷心的回家了。

48.公元386年是我國擁有皇帝人數最多的一年,這一年東晉、前秦、後秦、後燕、西燕、西秦、後涼、北魏等 8 個政權總共貢獻了 13 位皇帝,其中西燕一國就貢獻了5位。

49.追封皇帝最多的朝代是北魏,一般朝代建國後會象徵性的追封3-5位祖先為皇帝,但北魏一口氣追封了三十二位,往前溯了一千年左右,以至於常用的單字諡號基本都用掉了,正經的皇帝只能用雙字,比如北魏太武帝,北魏孝文帝這樣。

50.北魏正經在位過(有廟號且有年號)的皇帝總共10位,他們的平均即位年齡只有13.7歲,平均壽命29.9歲,除了太武帝拓跋燾,沒有活過40歲的。

51.有一次大旱,北齊文宣帝高洋去西門豹祠(河伯娶妻還記得嗎)求雨,但是沒有效果,於是高洋就讓人把西門豹祠拆了,順帶把西門豹的墓掘了。

52.開元通寶不是開元年間開始鑄造的,而是比開元早將近一百年的唐高祖武德四年開始鑄造的,用於取代五銖錢。

53.官銜最長的人是元朝中期權臣伯顏,他權柄最盛時的官銜是:元德上輔廣忠宣義正節振武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秦王、達剌罕、中書左丞相、上柱國、錄軍國重事、監修國史、兼徽政院侍正、昭功萬戶都總使、虎符威武阿速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忠翊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奎章閣大學士、領學士院知經筵事、太史院宣政院事、也可千戶哈比陳千戶達魯花赤、宣忠斡羅斯扈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提調回回漢人司天監、群牧監、廣惠司、內史府、左都威衛使司事、欽察親軍都指揮使司事、宮相都總管府領太禧宗禋院、兼都典制神御殿事、中政院事、宣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提調宗人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事、提調哈剌赤也不幹察爾、領隆翔使司事。

54.元朝雖然統治時間只有90多年,但水災次數高達1870次,為歷代之最,並且最後直接亡於水災引發的大起義。對比之下,宋朝319年有628次,明朝276年有1034次,清朝268年有1581次。這與元朝政府遊牧出身不夠重視水利有很大關係。

55.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眼鏡店叫做“益美齋精製水晶眼鏡鋪”,店鋪位於明朝晚期蘇州街道上五人墓碑旁。

中國歷史的冷門知識,全乾貨!分享篇

好啦小明今天分享到這裡,希望你們喜歡。

祝你們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