礪劍春秋!駛向勝利的列車

講述礪劍故事,弘揚礪劍精神。小“火”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駛向勝利的列車》。



在火箭軍序列裡有這樣一支特殊的部隊,它不像其他單位那樣駐紮在自己的營區,而是以一列列火車為依託和陣地,一年四季奔馳在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我所在的連隊就是這樣一個戰鬥集體,人稱導彈押運兵。我們乘火車不是去旅遊觀光,而是要把一枚枚導彈護送到指定的陣地。如果形容火箭軍是一位“超級劍客”,我們就是給她送去寶劍;如果比喻火箭軍是一杆“太空神槍”,我們就是為她將子彈推上槍膛。


礪劍春秋!駛向勝利的列車


職責崗位非常神聖,但是工作卻十分枯燥。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從年初到年尾,有一大半時間呆在火車上,不能離車、很少下地,窗外少有人煙,巍巍群山無邊無際,茫茫戈壁蕭瑟千里;車內空間有限,僅有幾個同伴戰友天天呆在一起,早已沒有了任何願意再聊的話題。


列車行駛,我們不知道它何時停下;列車停下,我們又不知道它何時出發。早些年,因遭遇突發情況時常斷糧斷水,有些老前輩被困在不知名的小站一呆就是幾天甚至一週多時間,有時甚至要喝雨水才堅持挺過來。如今條件好多了,生活保障不成問題,但寂寞和孤獨對於我們來說,仍然是一種難以言說的煎熬和折磨。


礪劍春秋!駛向勝利的列車

一次,老班長陳亮帶著年輕戰士吳磊執行押運任務,原計劃中秋節前歸隊,誰知任務又做調整,軍列臨時停靠在一個偏遠小站上,一直處於待命狀態。


他們開始還盼望能趕在中秋節前回去,眼瞅著時間一天天流逝,硬是把中秋節給等來了。但“家”仍在千里之外,軍列依然紋絲不動。


吃過晚飯,吳磊便鑽進臥鋪車廂呆呆望著窗外,他努力讓自己忘記今天是中秋節。這時老班長陳亮走過來塞給他一個東西,說:“來,吃個月餅才算過節嘛。”


聽說有月餅,小吳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可接過來一看,這哪是月餅啊,就是車上的饅頭,心一下子又涼了半截。剛咬一口,他面部表情就僵住了,原來班長把花生、白糖還有車上所有能和月餅搭上界的食物都夾在饅頭中間,為他做了個特殊的月餅。吳磊的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


礪劍春秋!駛向勝利的列車

我們押運兵雖然常年奔波在外,一個單位的人彼此都認不全。可是戰友之間那種樸素真摯的感情,恰恰就在這一次次孤單寂寞的旅途上積澱、昇華。


出於保密需要,戰友們執行押運任務向來是“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我們連有一位史班長,大家都喊他老史,每年出任務特別多。他的家就在某縣城的火車站旁邊,妻子知道他常年奔波在列車上,就推個小車在站臺上賣茶葉蛋。每天嫂子都早早起來,給自己和孩子穿上鮮豔奪目的大紅衣服,為的是能讓丈夫一下子認出她們,遠遠地瞧上那麼一眼。


每次快到這個車站的時候,老史就留心感知著車速的變化,他盼望車速能一點點慢下來。然而每一次列車都毫不留情地呼嘯而過,把小站遠遠甩在後面。


老史每一次都伸長脖子,瞪大雙眼,遠遠眺望著站臺上一身紅色的一大一小兩個人,那是他最親的人啊。遺憾的是他根本來不及喊上一嗓子,兩個紅點就越來越小,轉瞬間看不見了。老史多次給戰友們講,就在這短短几秒時間裡,他的心波瀾起伏,湧盪出萬語千言。


礪劍春秋!駛向勝利的列車

軍列隆隆前行。妻子煮的茶葉蛋冒著熱氣,老史卻連味道都聞不見;小娃娃紅撲撲的臉蛋多想上前親一下,但老史只能默默地拉上窗簾……


什麼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肯定就是親人近在咫尺,彼此卻不能相見。火車即將到站,會有一種讓人煎熬的期待;火車呼嘯著把站臺甩遠,只能留下心碎和無奈。


妻子不知道丈夫什麼時候會來,所以她習慣了衝著每一列火車微笑和招手。她相信,老史就在某一列火車上看著她和孩子。雖然老史常年累月不在身邊,但她卻發自內心為自己的丈夫驕傲。因為她知道,載著導彈押運兵的列車風馳電掣般走遠,不是因為無情,更不是因為冷漠,而是前方有使命在召喚。


一代代導彈押運兵護送著大國神劍,滿載著忠誠、堅忍和奉獻,滿載著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情大愛,向著遠方駛向勝利的明天!


文字 / 郭城春、高春明

播音 / 田松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