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他是剧中唯一没有退路的人

先换个口味,今天解说一期大明王朝1566。

其实琅琊榜算不上所谓的权谋局,硬伤太多,金手指太多,当是他表达的情怀很好,家国天下,忠义风骨。论权谋剧,无剧能出大明王朝1566之右者。

今天,来聊聊大明王朝1566里的一个人物,大明朝大名鼎鼎的奸相严嵩之子,严世蕃。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剧中,严世蕃都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物,才华横溢,严嵩集团中的智囊人物,揣摩圣意的一把好手,甚至于说这个天底下,只有三个读书人,他便是其中之一。

当然,他的能力,配得上这份自负。

可看过这部剧的朋友,大概都感觉有时候严世蕃,很急躁,很着急,而且还很嚣张跋扈。完全不如他父亲严嵩那般沉稳,甚至于说在有些地方还丝毫不顾大局,更罔顾黎民百姓的死活。

大明王朝1566:他是剧中唯一没有退路的人

其实仔细想想,很简单。

首先,严世蕃和严嵩的成长经历不一样,严嵩算是从底层一步步的爬上来的,甚至于说前面的几十年还都是一个好官,忠臣,但是严世蕃不行,严世蕃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出身,身居高位的云端之人的眼里,哪有黎民苍生,毁堤演田死的只不过是一群蝼蚁罢了。不过,如此飞扬跋扈,而且在我们眼里丝毫不顾及后果的一个官二代,却似乎从来没有吃过亏。

诸如毁堤演田、九个县、几十万人口,东南赋税重地,倭寇,这些字眼哪个看起来都相当要命,何况叠加起来。一旦案发,估计多少个脑袋都不够砍的。可他当真是无法无天,不仅敢做,还敢瞒着他爹做,而且,案发了居然还能全身而退!

大明王朝1566:他是剧中唯一没有退路的人

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他爹是严嵩?如果这么想的话就真的太天真了。嘉靖是什么人,一个十六七岁外藩入京当皇帝的人,年纪轻轻就把一群老臣给压制住,求仙问道二十余年不上朝,都没有把他的权力架空,这样的人,跟他儿子都因为王不见王极少见面,不可能因为一个臣属之子,看多大情面。

而严世蕃之所以那般着急,其实在剧中已经一语道破:

这个天底下只有你儿子没退路了。

徐阶高拱张居正他们所代表的清流派,从剧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倒严。相比于严党,他们更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就拿胡宗宪借粮一事来说,为了浙江不发生民变,为了浙江的百姓可以活下去,胡宗宪去找赵贞吉借粮,关乎于数十万黎明百姓的生死,这群所谓的清流派,是不是应该撇弃党争,先为百姓?

并没有。

徐阶一纸令下,胡宗宪无奈碰了一鼻子灰。为了倒严,他们盼望浙江大乱,盼望民变,盼望着改稻为桑的政策难产,到时候嘉靖怪罪下来,指使严党覆灭。

改稻为桑的政策确实粗暴,严世蕃也好严党也罢,都没有看到这个政策对待百姓有多暴力,而满口仁义道德的清流派就真的看到了?

大明王朝1566:他是剧中唯一没有退路的人

浙江九个县数十万百姓的性命,严世蕃看不到,徐高张也没看到。

这些云端之人,党同伐异,指点江山,可这指尖上,可都是血。严党和清流一派,其实算得上是一丘之貉。

素来党争都只是看站队不论对错,清流派难道真的不知道胡宗宪是为了谁么?知道。

不仅清流派知道,皇帝也知道,严嵩也知道。

可就这样一个上为国家下为百姓的胡宗宪,却委屈成一个当家的媳妇。上有公婆,下有孩子,中间还有个丈夫。

就这样一个,为国为民的封疆大吏,却因为身上打着严党的烙印,只能死在牢狱。

明中后期的党争激烈,可见一斑。所以又有明实亡于嘉靖一说。

面对清流派的进攻,严嵩年过古稀之年,还有几年活头尚未可知,而清流派的领导,是嘉靖皇帝唯一的儿子,是未来明帝国的继承人。

面对嘉靖的儿子,面对日后的新王,严世蕃,可真是一点退路都没有。

而且,徐高张真的只是想要倒严吗?

其实也不是。

清流派之所以冲着严党,争得你死我活,其实是因为他们不敢冲着嘉靖去,说到底还是一群自诩为了天下,自命清高,却又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贪生怕死之徒罢了。

他们不敢,但是有人敢。

倒严我是不会去倒的。倒严有什么用?倒了一个严嵩,还有千千万万个严嵩站出来。严党不倒,不是因为他们势力强大,而是朝廷有比他们更贪婪无度的人在上面,他们才能藏身于天下大弊之下!

又正如海瑞的那声咆哮:

人人皆知,人人不言!

清流派难道真的不知道,严党的罪魁是谁吗?难道真的只是严嵩和严世蕃?

其实严党真正的罪魁,正是道长,嘉靖皇帝。

严党只不过是为了给他堵窟窿的黑锅罢了。

大明王朝里的那个朝局,嘉靖自己明白,海瑞也清楚,徐高张代表的清流派也清楚,而严世蕃,看的也很明白。

清流派亮出了到,但是他们不急,他们可以等着嘉靖升天裕王登基以后,那就是严党必死之时,所以他们可以等,可以事缓则圆。但是严党不行,所以严世蕃很急躁,所有人都可以退,甚至说都可以为自己谋后路,但是唯独他严世蕃不能退,更不能为自己谋后路。倘若他首鼠两端,只怕他等不到裕王登基就已经死在多疑的道长刀下了。

大明王朝1566:他是剧中唯一没有退路的人

所以他只能飞扬跋扈,替嘉靖背黑锅挡子弹,利用嘉靖的信任,搬到徐高张,为自己谋一线生机。

所以,他为了完成嘉靖的任务,丧尽天良,财政空虚那就改稻为桑,改不动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毁堤淹田。

在嘉靖的朝局中,只有一个棋手那就是他自己,严党也好,清流派也好,在嘉靖眼里都只不过是一枚控制朝局的棋子罢了。正好比嘉靖在剧中说的那句话:

没有谁是真正的贤臣,贤与不贤也由不得他们。

贤不贤,只是嘉靖给他们分配好的角色而已,就好像棋盘上的黑白棋子一样。

这一点,严嵩清楚,所以他不会为自己或者自己子孙谋后路,徐阶也明白,所以后来徐阶坐上了首辅没几年,就跑路了。

但是严世蕃不明白,或者说,他不甘。

严世蕃面临的局面,就是一个死局。所以他困兽犹斗,或者他想胜天半子,但是一个棋子还想翻盘,几乎没有可能。

不过这也符合了严世蕃一贯的性格,聪明自负,无法无天。

嘉靖生前,严党为他背黑锅挡子弹,事到如今严嵩依旧被骂成佞臣,可少有的是骂嘉靖皇帝如何的。

死后,这帮昔日的狐朋狗友,有可以让儿子杀人立威,树立声望,迎接一个新的王朝。

乾隆,应该是深得嘉靖真传。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