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山书法 “诗圣”杜甫登楼等名诗赏录


王树山书法 “诗圣”杜甫登楼等名诗赏录

王树山书法原文

登楼 唐代: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王树山书法 “诗圣”杜甫登楼等名诗赏录

这首诗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在成都写的。当时诗人客居四川已是第五个年头。上一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十月便发生了吐蕃攻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逃陕州的事;不久郭子仪收复京师。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攻陷剑南、西山诸州。诗中“西山寇盗”即指吐蕃,“万方多难”也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

王树山书法 “诗圣”杜甫登楼等名诗赏录

全诗写景写情,雄阔深远,委婉含讽。同年,杜甫好友严武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原在阆州(今四川阆中)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欣喜异常,马上回到成都草堂。在一个暮春,登楼赏景时,感时抚事,触景伤怀,写了这首诗。《登楼》一诗,是杜甫登楼诗作中之上乘之作,亦是杜甫七律成熟、发展、以至达到高峰中的一篇重要诗作。

王树山书法 “诗圣”杜甫登楼等名诗赏录

此诗以刘禅比喻唐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所不同的是,诗人生活的时代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高楼落日,忧虑满怀,却只能靠吟诗来聊以自遣。全诗寄景抒情,将国家的动荡、自己的感怀和眼前之景融合在了一起,相互渗透,用字凝练,对仗工整,语势雄壮,意境宏阔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

王树山书法 “诗圣”杜甫登楼等名诗赏录

王树山书法原文

武侯庙 唐代: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王树山书法 “诗圣”杜甫登楼等名诗赏录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76年),当时杜甫正流寓夔州,因瞻拜武侯祠有感而作此诗以悼念诸葛亮。该诗前两句描写庙内、外的景色,描写山之空寂,也暗示武侯一生的志业早已随岁月而消逝,回首往事一切皆空。后一联诗以短短十个字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道出了武侯放弃早年隐居南阳的生活而终身尽瘁国事,以身许国、义无反顾的境遇和心情。

王树山书法 “诗圣”杜甫登楼等名诗赏录

杜甫:七一二-七七○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主要是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王树山书法 “诗圣”杜甫登楼等名诗赏录

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王树山书法 内容源自网络 请书友鉴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