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知識增加啦

有用的知識增加啦

有用的知識增加啦

打開手機翻一翻你的關注列表,你會發現視頻類的自媒體如今大致分為兩個大分類:一類是主打“短平快”的泛娛樂短視頻,在每日的碎片時間裡一旦刷起來,越刷越上癮;另一類則是像看連續劇一樣,每期必追更的深度長視頻。今天就來看一看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科普類自媒體,他們正在用一種新的方式,讓你get到新知。

有用的知识增加啦有用的知识增加啦

2月初,就在全國人民高度關注疫情、鼎力抗擊疫情的時候,科普類視頻自媒體“回形針”發佈了一期名為“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的視頻,詳實客觀、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新冠病毒”是如何發生、感染和傳播的,並用大量的專業資料搭配通俗易懂的動畫示意、圖表解析,被網友稱作是關於新冠肺炎最硬核的普及視頻,一時間刷爆朋友圈。這一期視頻讓“回形針”在全網收穫了超過1.5億的播放量,兩天內各大平臺的粉絲就增加了超過300萬,在微博上這期視頻的單條轉發量高達66萬。

有用的知识增加啦有用的知识增加啦

從內容創作者的角度來看,“回形針”無疑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原本在網友印象中,科普類視頻往往嚴肅專業甚至有些晦澀難懂,“回形針”能獲得如此高的傳播量和討論度,在於其視頻內容的高質量和低門檻,將大量的專業數據資料用可視化技術結合幽默詼諧、通俗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雖然內容信息密度極高,並且時常嚴肅硬核,但“回形針”關注的話題往往是人們在生活中常遇見又常忽略的——“如何準確地預報天氣?”、“你的App對你的隱私做了什麼?”、“造假幣為什麼這麼難?”“你拉的屎都去哪了?”……“回形針”每一期的視頻製作週期大約是三週,從撰寫文字稿,到設計分鏡頭,然後是製作圖表,最後是製作高逼格的動畫特效。

有用的知识增加啦
有用的知识增加啦

翻看最近一週,“回形針”沒有更新任何新視頻,3月22日通過官方賬號發佈了兩則致歉聲明,回應了網友筆誅口伐的“森林事件”和“地圖事件”,並宣佈暫停更新一個月。這兩個事件的爭議點在於,前者因視頻內容中存在誤導,網友質疑“回形針”將巴西熱帶雨林的消失怪罪於中國民眾的肉蛋奶消費。就在這個爭議處於發酵階段時,網友又扒出2年前的一條視頻中,“回形針”錯誤使用地圖存在著原則性問題,並批評“回形針”在國內平臺和國外平臺使用了不同的素材。網友給“回形針”冠上了“兩面針”的稱號,從全民稱讚到全民討伐只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

有用的知识增加啦有用的知识增加啦

“資本永不眠,下期見。”B站財經類科普視頻up主“巫師財經”在每一期視頻都會以這句話作為結尾。金融和財經是一個具有很高專業性的領域,並且晦澀枯燥、門檻高、遠離日常生活,但“巫師財經”的視頻內容立場相對客觀,他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數據,結合通俗的語言,把很多看起來對大眾來說難懂的金融事件,用大眾“聽得懂”的語言講述出來,視頻內容擁有較強的故事性強,乾貨滿滿。同時“巫師財經”的主題具有時效性和話題性,貼近網友的生活,針對社會熱點,通過理性的解說來向觀眾灌輸乾貨,形成了年輕化、專業化、趣味性的風格,一時間從眾多的科普類視頻自媒體中脫穎而出,半年時間就在B站收穫了超過200萬的粉絲,還獲得B站頒發的2019年度新人up主。

有用的知识增加啦

雖然“巫師財經”的更新頻率不算高,從去年9月至今也只出產了12期視頻,但高密度的信息量和up主充滿邏輯性的講解,讓很多網友在觀看過後大呼過癮。“巫師財經”的視頻沒有經過精心的剪輯和包裝,甚至畫面只是通過大量的視頻和圖片拼湊堆砌而成,整體上第一眼看上去十分樸素簡陋,不過視頻的亮點在於內容中乾貨型的文稿,有網友說這是一種“直男型”的視頻。

有用的知识增加啦

在一定程度上,“巫師財經”的走紅,掀起了又一撥知識視頻的新浪潮,自信是“巫師財經”的一大標籤,每期視頻中都能聽見他自信滿滿地說的那句話“以我為準”。喜歡“巫師財經”的網友熱衷於他所建立的人設,而另有一撥網友則不斷提出質疑,“洗稿”和“抄襲”也成為“巫師財經”所面臨的最大的爭議。

有用的知识增加啦

嚴格意義上來說,張辰亮並不能算作是自媒體,相反的,他供職於傳統媒體——《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旗下的《博物》雜誌。然而,正是因為張辰亮掌管著《博物》雜誌的官方微博賬號超過10年,他被網友親切地稱呼為“薄霧君”。

有用的知识增加啦

早期“薄霧君”以轉發或者分享自然科普內容為主,隨後,他開始逐一解答網友每日在微博上向他提出的各種問題,幫助網友鑑定各種稀奇古怪的植物和動物,產出科普、闢謠的原創內容,語言風格高冷幽默,“懟”起人來一針見血。

有用的知识增加啦有用的知识增加啦

“薄霧君”在網絡上形象的成功塑造,當然不只是語言風格的特別,最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他的專業知識背景。張辰亮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的昆蟲學專業,他從小就對自然充滿好奇,生性喜歡自然,又喜歡分享,研究生畢業時他並沒有像其他畢業生一樣去做專業的研究工作,而是選擇了“科普”,他當時覺得,學這個專業又願意搞科普的人太少了。

有用的知识增加啦

“薄霧君”無所不知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更在與微博粉絲的互動中發展出了“能好怎”(能吃嗎、好吃嗎、怎麼吃)的科普熱詞。如今,《博物》雜誌的官方微博粉絲數已累積到了1160萬之多。

有用的知识增加啦

最近,張辰亮也開始經營起個人的抖音賬號,並取名為“無窮小亮的科普日常”,用他的話來說,想試一試在現在這個最熱門的短視頻平臺上,延續自己的“科普事業”。從運營雜誌官方微博,解答網友問題,到開專欄、寫書出書,再到設立個人短視頻賬號,無論在哪個平臺,用什麼樣的形式,這個沉默寡言的“薄霧君”總能語出驚人,吸引著網友關注、跟隨。

有用的知识增加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