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最關注|三位律師界全國人大代表援手企業復工復產

三位律師界全國人大代表

疫情期間提供公益法律服務的故事

展法律特長,援手復工復產

全國人大代表馮帆:

編寫企業應對疫情法律指引

代表最關注|三位律師界全國人大代表援手企業復工復產

農工黨江西省委會主委史可一行走訪馮帆代表(左二)和她的團隊。

“雖然我們不能像醫務人員一樣衝在救治一線,但可以立足本職,發揮我們的法律強項為社會解憂濟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國浩律師(南昌)事務所主任馮帆和她的同事連續奮戰多天,整理出一份《企業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若干法律問題指引》(下稱《指引》),並在江西省政府官方網站等平臺免費向社會公開。

疫情不僅改變了千萬人的生活,對企業也帶來深層次的影響。大年初四,馮帆就接到了南昌某開發區管委會的電話。“轄區內還有企業為趕訂單並未放假,這種情況下,如何督促企業防控疫情、安全生產?”

隨著疫情的發展,各地的防控措施也越來越嚴格,馮帆接到的諮詢電話也越來越多。有建築施工企業諮詢,因為疫情工期延誤該如何處理?有物業出租方諮詢,疫情期間是否該給承租方減免租金?更多的企業關心,疫情期間要不要給員工發工資?如果疫情影響合同履行,能不能以不可抗力為由主張免責?尤其是那些中小企業,更顯得焦慮:延期開工,意味著訂單無法按時交付,而且工資、租金等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復工復產,又面臨著可能引發聚集性感染的風險。

在回答顧問單位諮詢的同時,馮帆想到這些問題是企業面臨的普遍性困惑,於是形成了面向企業編寫法律指引助力復工復產的想法。

儘管還在假日期間,在馮帆牽頭組織下,律所同事也紛紛加入進來,收集整理與疫情防控相關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和最新出臺的政策性文件,梳理具有普遍性的法律問題,開始研究撰寫針對性的解讀意見。為了使《指引》的內容更符合江西的實際,馮帆和她的團隊還注意結合江西省頒佈的各項政策,從合同履行、勞動用工、金融業務、訴訟程序等方面,為企業提供簡明、便捷、實用的法律實務操作指南。

為讓更多有需要的企業和個人得到幫助,馮帆將這一《指引》公開發布,江西省政府官網全文轉載。《指引》發佈後,受到眾多企業好評。江西省全省企業上市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也特別向馮帆和她的團隊發來表揚信。

受截稿時間限制,《指引》發佈後,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的相關政策又有變化,為此,馮帆提示企業一定要注意政策的新變化,他們也會根據相關政策變化及時對《指引》進行修訂。

全國人大代表張慧:

推動成立復工復產專項法律服務團

代表最關注|三位律師界全國人大代表援手企業復工復產

張慧代表(右二)作為雲南省律師協會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黨委政府法律服務團團長召開工作推進會。

“面對疫情帶來的巨大影響,如何為企業科學、安全、高效推進復工復產提供服務保障,成為我這一階段的工作重心。”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張慧告訴記者。

2018年,張慧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在準備《關於如何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建議》過程中,她對藥品零售、餐飲等領域多個民營企業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在調研中與相關企業建立了深厚的聯繫。

疫情發生後,張慧第一時間向相關企業送去問候,並持續保持線上溝通、開展線上調研,深入瞭解此次疫情對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重大影響。

在充分了解企業困難後,張慧作為雲南省律師協會女律師分會會長,積極帶領全省女律師們就如何助力復工復產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充分調動女律師們在企業復工復產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法律服務保障。

在2月初疫情防控最為關鍵的時期,張慧牽頭組織成立了雲南省律師協會女律師分會公益法律服務中心,藉助微信平臺和相關司法行政媒介,為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存在的問題以及復工復產問題提供線上公益法律服務。面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法律服務工作的巨大壓力,張慧與所在的雲南建廣律師事務所團隊律師一起加班加點,挑燈夜戰,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關於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法律法規彙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企業人事管理法律法規彙編》《新冠肺炎疫情對建築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分析》等50餘萬字文件的彙編。

同時組織律師就群眾較為關心的社會問題進行研究,形成《疫情期間,作為勞動者您應該知道的法律問題》《疫情下昆明各區企業可享受哪些勞動用工政策扶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建設工程的法律影響五問五答》《疫情期間企業用工及薪酬問題》《住建部發布“復工十三條細則”助力企業開工復工》等專業文章,最快將上述工作成果通過微信和其他途徑提供給急需的企業,同步做好法律答疑,為企業解決復工復產法律難題發揮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進入3月份,隨著雲南省逐步開始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在雲南省律師協會黨委的領導下,張慧與其他律協同仁推進成立律師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專項法律服務團,並擔任雲南省律師協會黨委政府法律服務團團長。結合現階段疫情防控工作正向輸入病例防控轉變的形勢,張慧將服務團分為四個小組,充分發揮團員的積極性,分別從教育、輸入病例防控、文化旅遊、應急管理服務四個方面開展法律服務工作,受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肯定。

“雖然目前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復工復產工作也在穩步推進,但是疫情還遠未結束,企業復工復產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環境和各方支持,在持續做好法律服務保障工作的同時,希望更多律師群體和專業人員加入服務團隊,共同為相關企業提供優質、專業、高效的法律服務,全面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張慧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李宗勝:

打造“法治易讀”普法平臺

代表最關注|三位律師界全國人大代表援手企業復工復產

李宗勝代表(左一)到遼寧省瀋陽市市場監督局開展座談交流。

“前幾天,我們作過一次統計。截至3月11日,我們在‘法治易讀’平臺發佈有關疫情防控法律知識的文章21篇,疫情期間閱讀量累計600萬+,其中單篇最大閱讀量55萬+、最低閱讀量也在12萬+。”日前,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李宗勝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疫情期間在線開展公益法律服務的情況。

“法治易讀”是遼寧省司法廳、遼寧省律協和網易遼寧聯合打造的一個線上普法平臺。李宗勝代表介紹,藉助網易強大的社會影響力,面向公眾開展法律宣傳。疫情發生後,他們充分運用這個平臺,結合社會熱點和具體案例,向公眾普及疫情防控涉及的法律知識,向企業和各類民事主體解讀復工復產中可能遇到的法律疑難問題。

記者登錄網易遼寧的“法治易讀”欄目,看到刊發的文章中,既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緊急狀態,20類行為屬涉嫌犯罪》《被他人傳染了新冠肺炎,可以向傳播者索賠嗎》《非常時期在微信朋友圈賣口罩究竟行不行》等公眾普遍關注的話題,也有《疫情期間,合同不能按約履行需要承擔什麼法律後果》《假期延長期間如何發放工資?》《疫情防控期間用人單位可否只發放基礎工資》《外商投資企業隱名股東顯名化涉及的法律問題》等服務復工復產的話題。

“3月16日,兩高三部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工作依法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違法犯罪的意見》後,我們很快就在‘法治易讀’發佈了相關文章。”李宗勝說。記者看到,3月17日,“法治易讀”發佈了題為《入境人員,隱瞞疫情可能構成什麼犯罪》的文章。該文不僅梳理了兩高三部《意見》的核心要點,而且結合具體案例進行了解讀。內容可讀性更強,也更容易被普通讀者理解。

這些“接地氣”的普法宣傳文章背後,有一個專業的律師團隊。李宗勝代表介紹,在遼寧省律師協會,他分管民事法律專業委員會、宣傳和表彰委員會等多個委員會的工作。“法治易讀”平臺就是由民事法律專業委員會牽頭做起來的。“法治易讀”的創作團隊,是網易遼寧公益普法律師團。

“雖是特殊時期,大家的積極性卻非常高。”說起這個團隊,李宗勝非常感慨。“他們不光用文字來表達,有的還拍攝了視頻。疫情期間,我們還組織律師在線值班,回答網友的問題。”

“我們的法律宣傳平臺不止這一個。”李宗勝介紹,疫情期間,他們在12348遼寧法網上開設《法治微課堂》專欄,每日更新。“遼寧省律師協會官方微信也是我們開展公益普法宣傳的重要平臺,在抖音平臺上我們也開設了賬號。”

在與律師同行積極開展在線公益法律服務的同時,在遼寧省律師協會和瀋陽市律師協會擔任領導的李宗勝也在為地方政府制定疫情期間的管控政策提供法律諮詢,出具法律意見。

“這些工作都很重要,也很急迫。不像平常,有充裕的時間。有的時候當天就要完成,急的時候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這時候,李宗勝會放下手頭其他的事情,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一些涉密的文件不能在網上傳送,他都是自己開車去取送。“司法局的同志多次表示歉意,政府的工作很緊張,這些我都理解。為政府依法行政作點貢獻,為復工復產提供法律服務,這也是我的責任。”李宗勝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