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希望員工表現好再給加薪,員工希望薪水給到位再拼是什麼原因呢?

為電商思考


我覺得無論是老闆希望員工表現好再給加薪,還是員工希望薪水給到位再拼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考慮問題,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原因。

老闆希望員工表現好再加薪的原因:

1.面試時老闆並不瞭解你。

前段時間,老闆就對來面試的小張印象很好,看他的簡歷完全符合自己公司的招聘要求,面試時侃侃而談,對面試問題對答如流,老闆當即決定高薪聘用這個有幹勁的年輕人。

但是小張入職之後卻讓老闆大跌眼鏡,他的工作表現和麵試時相去甚遠,讓他說可以,真正做的時候就使不上勁了。老闆有些失望,想給小張降薪,但是小張不同意,最後只能離開。

每個人都是很複雜的,即使是閱員工無數的老闆也有看走眼的時候,老闆很難通過一次面試就瞭解到你的真正能力,也不清楚你是否值得那麼高的薪水。如果招聘進來一個像小張這樣的花架子,老闆心裡會想:我給你那麼高的薪水,你事情就給我做成這個樣子?老闆心裡會不平衡,降薪不成,還要重新招聘,老闆和公司都會很麻煩。

如果一開始薪資開的沒有那麼高,即使暫時沒有另老闆滿意,老闆也還願意給你學習的時間,心裡也不會那麼不平衡,畢竟你沒那麼貴。

2.老闆希望對你的工作給予正向的反饋。

每個公司都有一定的獎勵激勵機制,按照員工的工作表現,也就是績效,來確定員工應該加薪多少、要不要給員工股票等。

老闆有了小張這次事件的教訓之後,再也沒有給新員工那麼高的薪水了,而是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獎勵激勵制度。老闆想:新招進來的員工如果再什麼都不會,我們公司也有時間培養,如果很優秀,就給他漲工資漲的多一點快一點。

其實就是老闆先看看員工怎麼樣,幹得好,老闆就給漲工資漲得多一點,然後員工也會發現:哦,原來我幹得好可以多漲工資,那如果更努力、幹得更好應該會漲更多工資。這就是一個正向反饋,越努力,幹得越好,工資越高。

3.老闆要儘量壓縮企業成本。

企業成本是每個老闆都不得不考慮的因素,而員工的薪水佔了企業很大一部分支出,這不僅包括企業要給員工的工資,還包括要給員工繳納的五險一金。如果員工的薪水是1萬元,就上海來說,那麼企業的成本其實是13820元,薪水越高,額外的這部分就越多。

所以老闆當然希望給員工的薪水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最好,這樣企業就能最大限度地縮減成本。

員工希望薪水給到位再拼的想法通常有以下原因:

1.每個人都想擁有更好的生活,當然希望薪水越高越好。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房貸車貸、養兒育女、贍養老人、生活開支等到處都需要錢,沒有錢寸步難行。隨著房價、物價越來越高,現代人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

每個人都渴望更好的生活,薪水越高,生活質量越好,所以員工當然希望企業的工資能夠給到位,最理想的就是比自己的理想工資再多一點。

2.員工會認為薪水給到位才值得拼。

這一方面很好理解,比如說公司就給我2000塊工資,讓我拼命幹活,還要加班996,那我當然不情緣。一般員工都會覺得公司給我多少工資,我就幹多少工資的活。

這其實是一種消極的想法,只有更積極地表現自己,更努力的工作才有升職加薪的可能。但是反過來說,如果員工已經持續努力了一年、兩年甚至更長時間,還是加薪無望,老闆也對漲薪決口不提,那麼員工還有什麼拼的意義呢?

3.薪水給到位了還不拼,萬一被被裁了怎麼辦?

如果老闆給員工的薪水很高,可能遠超於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或者該員工的實際能力,那麼這個員工多數時候會更加珍惜這份工作,更加努力工作,因為一旦丟了這份工作,很難再找到同樣薪資水平的工作了。那麼在這樣一份工作上不拼,也不需要去其他地方拼了。

綜上所述:老闆希望員工表現好再加薪,而員工希望薪水給到位再拼都有各自的心裡考量,老闆一般會從對你的瞭解程度、公司的薪酬激勵機制以及公司的運營成本綜合考慮員工的薪資,而員工也會根據自身的生活壓力、薪資水平考慮是否拼。

其實我們作為員工,無論公司給我們多少工資,我們都應該盡職盡責地完成我們的工作,不要覺得我們是為老闆打工,其實我們是在為自己工作,還是那句話,世間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今小非


小陳是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小李的能力常常,兩個人一起進了同一家公司上班,兩個人的能力不同理念也無全不可,小陳覺得公司不給我好處那麼我就不表現能力,反正給多少錢幹多少事,不能讓自己吃虧。

但小李卻認為,自己要多努力,多表現出來。這樣一來老闆就能看到我所做的,那麼就會給自己加薪了!就這樣兩個人跟隨著自己的理念做事,期間小陳還不斷的嘲笑小李,說小李傻,沒給錢還做這麼多事。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老闆忽視宣佈給小李加工資,小陳得知這消息後不但沒有意識到自己錯誤,還一個勁的對自己說,反正損失的是老闆,我能力比小李強多了,竟然不給我升,那麼我更加要多少錢做多少事了,不給加錢絕對不表現。

於是就這樣過了十幾年了,小李早已是進入到高層了,而自己還是當初的位置,有想過辭職但發現自己的能力並沒有什麼優勢了,而年齡更不用說了,三十多了那還有什麼優勢。

現在回頭一想,要是自己當年像小李李樣,那麼憑自己當時的能力,先別說今天一定會比小李好,但小李的位置一定是自己的。但悔恨又有什麼用呢!

也就是因為小陳這樣想法的很多,所以才有二八原則,職場上是20%的人成功了,對於公司來說,一切是以價值為主,你要為公司創造了價值,公司才會對你相應的價值回報,不可能先給你價值回報再等你回報價值吧。

其實吧,公司這樣做並沒有錯,而員工有這種想法,顯然就是格局問題了,老人常說越計較的反而失去的越多,傻人有傻福,你都不為公司創造價值,公司又怎麼看到你的價值,又怎麼給你價值回報呢。

總結:最後給有小陳那樣心理的人說一句話,凡事切勿太計較,在職場上想要升職加薪,首先要讓對方看到你的能力你的價值,而不是先付錢再表演。

我是小丸子,以上是我個人觀點,謝謝你的閱讀,閱讀完給我點個贊,以及關注我吧,關於職場問題可以向我提問!


小丸子悟職場


用錢驅動,沒毛病。完全指望用錢驅動,只會養一群唯利是圖的人。

舉個栗子:國足踢進世界盃,給一個億,有那水平嗎?不值!

這個問題的邏輯是:先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再有非常之功!

但挖角除外!



王盛0411


大家的立場不同,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

01作為老闆

1.激勵作用

  • 如果先加工資,員工得到了,就可能不會再有努力奮鬥的動力!
  • 就像驢子拉磨一樣,先給紅蘿蔔吊著,驢子就會一直向前奔跑,希望能抓住紅蘿蔔。
  • 人也是一樣的心態,這就是管理上的激勵。

2.能力考察

  • 利用實際工作,所產生的績效成績,來考察員工是否值這個工資報酬。
  • 一部分人,都是面試高手,也是專業演員。面試的時候說就頭頭是道,實際在做時,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所以老闆需要用實際項目來考察員工的工作能力,是否值得提拔重用。

3.人工成本

  • 老闆需要為公司做全盤考慮。
  • 在公司運營過程中,人力成本在很多公司都高居不下,為了增加公司的競爭力和生存能力,老闆必須在滿足員工生活需求的前提下控制企業成本。
  • 給予員工一個薪酬期望,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式!

02作為員工

馬雲曾經說過,員工離職的期中一個原因就是錢沒給到位!

說直白點,就是員工對薪酬不滿意,所以選擇離職,跳到更薪酬更高的公司企業。

所以,企業留住人才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提供給員工付出對等的工資,或者是超出員工期望的工資,這才能留住厲害的人才,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1.生活需要

  • 根據馬斯諾需求層次理論,員工工作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為了解決日常生活消費,養活自己外,希望自己能享受更好,更好檔次的生活。
  • 所以一旦給予員工他們想要的收入,他們就會更努力幹活。
  • 只要做好了,能夠得到更多的獎金,那麼對員工的刺激作用更大。

2.怕拖工資

  • 目前仍存在這種現象,有些老闆為了節省現金流,惡意拖工資。
  • 這樣就嚴重影響員工的日常生活,沒錢,拿什麼去解決生存問題呢?衣食住行,樣樣都是錢。
  • 所以員工擔心被拖工資,所以一旦錢給到位了,就會更努力工作。
  • 畢竟員工還是想賺更多的錢,只有把事情做得讓老闆更滿意,才可能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才能賺更多的錢。

3.拿人錢財替人做事

  • 員工拿到錢了,不可能不積極做事的,因為如果不把事情做好,就會影響自己的職業道德,職業誠信問題。自己的個人品牌將會受到嚴重損害,那麼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可能很難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了。
  • 所以員工拿到錢後,會更用心做事,心裡有錢踏實。

結語

只要雙方誠信可靠,那麼無論什麼形式,都不是問題!

老闆的錢給到位了,員工自然努力幹活。

當然這個給到位,就是與員工付出對等,不低於行業水平,或者超出行業薪酬水平;按時結算工資,讓員工工作更踏實。

公司是員工賺錢的平臺,公司好,工資待遇才會好,員工生活才會有保障。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每位員工只有努力奮鬥,各司其職,把公司做好,那才是正道!


  • 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
  • 謝謝哈!

Amy愛讀書


職場風雨,向陽生長!職場小葵,伴您成長!

這個問題說出了職場的真諦!也是職場的矛盾源頭!

矛盾多是伴隨著心理上的不滿足產生的,而老闆和員工的心理預期正好相反,站在對立面說話,一定是有隔閡的。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一升職就感覺變了一個人似的。立場不同決定了行為不同。

從本質上講,兩者都沒錯,都是將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表現。俗語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不好的說辭,也不是藉口,這是一種自然規律,是一種存在的合理性。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嘛!都有個過程。

老闆自身利益最大化,自然是投資謹慎,風險越低越好。當沒有看見實質性的東西時,不會靠期待給你加薪的。那樣的老闆這是大膽和冒進的,容易掉進風險的漩渦。

員工接受了更多的任務卻沒看見回報,心理預期沒達到,而且總有別人的工作在眼前晃,也有人能輕鬆賺錢,自己就坐不住了,就會對這種狀態失望。而相反地,老闆給了他更高的工資,他就有種要更好地工作的動力。

其實,老闆和員工都像是被吊著胃口的小白兔,胡蘿蔔給的夠不夠,是他們跑的快不快的動力。只不過老闆的蘿蔔是員工的業績和未來老闆口袋裡能有多少錢,員工的蘿蔔是老闆給的錢和未來能否升職的幾率。


職場小葵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兩個問題:

一是管理和被管理者之間永遠是一個矛盾體。

管理者想的事情總停留在員工要有愛崗敬業的態度、貢獻價值的奮鬥,然後拿著KPI的鞭子告訴員工:好好幹,不然考核你!

而員工想的恰恰相反,他會講:老闆就知道考核,不就是想著法子扣工資嗎!乾的再好有什麼用!

二是沒有員工會永遠鍾情於一家企業。

當矛盾體到了不可調和的時候,員工會不帶任何顧慮的離開,導致企業需要繼續引進新人,再次投入培訓培養時間和資金成本,給企業帶來成本負擔。

其次,建議公司建立自己的企業文化,沒有文化的公司等於沒有靈魂,員工也不會有向心力。

一是滿足員工成長的內在需求。要讓員工明白在企業裡能夠學到什麼,能夠提高哪方面的能力。

二是滿足員工精神的發現需求。要制定清晰的公司組織架構和晉升通道,幹好幹壞的結果,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影響,往往員工的激勵不是金錢所能辦到的!

三是滿足員工物質的需求。公司改變先從薪酬機制的改變開始!薪酬的結果不是談出來的,而是導向明確的增加式薪酬制度激發出來的,一定要做到公開透明、廣而告之!鼓勵多勞多得不能只是一句口號!

能夠滿足或者解決以上問題,應該會很好的破解這個難題。



阿祺工作室


你可以說我小家子,畫餅遊戲,這個餅作為打工者,能不能變成實物你還不知道,或者變多少。畢竟錢在人家手裡。只要滿足了員工入職的條件,你就可以去做。希望邊做邊旨望老闆會加給你這個想法不可取。

作為老闆,應該有辨認人才的能力,不會辨識,還做什麼老闆


看新聞做奮青


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雙方都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老闆肯定想著先節約成本,等員工真正做出成績來了,在加工資,站在老闆角度上去思考這個問題,這種做法也很正常,畢竟一個人剛到公司不可能就給很高的工資的,都是靠積累,專業能力的積累,處理態度的積累,綜合能力的積累。等等。

員工也同樣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覺得自己目前的工資不匹配自己的能力,老闆給的少了,自己覺得懷才不遇,也養活不了自己,也覺得老闆不賞識自己,所以缺乏幹勁。員工工作就是為了賺錢,在薪水要求上肯定希望越高越好。

雙方如果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可能都會比較容易理解,也不會有矛盾了,可以想個折衷的方法,比如領導可以明確,給員工定製一個目標,達到了工資就可以漲多少,這樣來激勵員工。


木木與阿明


老闆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員工是不餵飽鷹沒法抓兔子,無論是常理或倫理,老闆有理。


花雨沐客


謝題主!企業經營是以贏利為目的的。老闆當然更是‘唯利再圖’的,他必須要看到‘利’(員工的業績),實實在在的給企業(給他)帶來了‘實惠’,見到‘兔子’才會‘撒鷹’(加薪)。而在沒有見到員工任何的突出業績,肯定不會主動為之!而員工認為‘加薪’後再‘拼’,在企業裡,基本上是行不通的!老闆會認為你在給他‘畫大餅’。你的問題,說明了兩個關鍵點,即:老闆要‘實’的(業績),員工的許諾是‘虛’的。而‘加薪’的主動權在老闆手中,他肯定是認可‘實’的,懷疑‘虛’的。在企業上班。員工唯有用自己的‘實力’來證明自己,抬高‘身價’!進而‘逼’使老闆或主動,或被動加薪!沒有其他任何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