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度“降息”,逆回购利率下调20基点,新一轮货币宽松开启。

时隔一个多月,央行再度“降息”,且降息幅度进一步扩大。


3月30日,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20个基点。值得注意的是,为应对疫情影响,今年2月初央行先行下调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当月中期借贷利率(MLF)随后同幅下调,进而带动2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

央行再度“降息”,逆回购利率下调20基点,新一轮货币宽松开启。

时隔一个多月,央行再度下调逆回购利率,此次“降息”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如2月初操作类似,此次又是逆回购利率先行下调,预计4月中旬MLF利率有望同幅下降,进而带动4月20日LPR报价下调。


二是此次逆回购“降息”幅度进一步加大,比2月初逆回购利率下调幅度扩大一倍。


可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随着季末时点的到来,上周五短端资金利率明显回升,在连续7个交易日保持“隔夜0”状态后,隔夜资金利率大幅回升至1%以上。


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来看,上周五,隔夜Shibor上行25.9个基点,报1.104%,7天和14天Shibor也有小幅上行。今日短端资金利率也继续大幅上行。


央行再度“降息”,逆回购利率下调20基点,新一轮货币宽松开启。

“临近季末,季节性流动性压力有所增加。今日央行开展500亿元逆回购操作,满足了短期流动性需求。”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


他表示,中标利率由此前的2.4%下调至2.2%,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是贯彻落实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的具体体现。


马骏表示,调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可以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LPR改革改善了货币市场利率向贷款市场利率的传导,货币市场的利率可以影响银行对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报价,又可以通过MLF利率进一步传导至LPR利率,从而引导贷款利率的变动。因此,这次调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应该也能够有效地传导至实体经济,体现为企业融资成本的下降。


“央行并未一次性用完所有子弹”


此次大幅“降息”20个基点后,我国货币政策空间如何?


“中国还有充足的货币政策空间和货币政策工具。考虑到国内经济金融情况与国际的差异,人民银行在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时保持了定力和弹性,并没有一次用完所有的子弹。”马骏表示。


马骏强调,央行这次降息之后,中国仍然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采用常态货币政策的国家,仍然可以通过正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强化逆周期调节。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箱里既有价格工具,也有数量工具,还有结构性工具,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加以运用。


实际上,上周四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认为,后续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或将更加“积极”,一揽子宏观对冲政策或将逐步出台,二季度无风险收益率有望快速下行。他们认为,当前的宏观主线应当关注海外疫情以及美股危机是否解除。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4月MLF、LPR利率调降或已“箭在弦上”。温彬认为,预计在随后开展的MLF操作中标利率将同步下调,释放LPR改革潜力,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预计央行会在4月17日续作MLF操作,很大概率会同等幅度降低20bp。一年期LPR也会相应下调。”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也认为,MLF和OMO都是新的贷款基准利率,他们的调降都会通过影响LPR导致企业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4月下调存款基准利率概率降低


展望下一步的货币政策,3月26日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行季度会议上提出,要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对冲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等。


结合不少分析人士的预测看,经历了3月货币政策操作的平淡克制后,4月货币政策宽松闸门有望进一步打开,降准降息落地概率较大。


具体来说,在降准方面,考虑到发行特别国债通常需要央行降准予以配合,为市场提供充足流动性,新一轮全面降准蓄势待发。中国银行研究院最新研报表示,在全球货币宽松潮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相对稳健,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较大。结合疫情的影响以及经济本身存在的下行压力,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继续降准可能性依然较大。


在降息方面,目前已看到逆回购利率下调,预计4月中下旬MLF、LPR利率有望相继下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逆回购利率的先行大幅下调后,存款基准利率短期内下行的概率随之降低。此前有不少观点认为,存款基准利率下调预计会在4月中下旬落地,但根据央行的最新操作看,存款基准利率下调或要继续延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