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万亿放水,钱会流向哪?

周五的时候中央开了政治局会议。

相比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政治局会议更多的只是传达精神,不涉及到具体目标和数据,所以我每年很少分析。


但今年的情况特殊。


因为疫情原因,两会不知道什么时候召开。


在当前的时点,当前的环境下,想要弄懂高层的想法,知道宏观调控的大致思路,政治局会议就相当值得解读了。


我最关心的是后面的财政政策,从这次会议上可以看到有三项具体部署——


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发专项债、发行特别国债。


其中增发专项债大家已经分析过很多了,发行特别国债因为具体的用途暂时不明也不太好分析。


我们今天主要聊聊提高财政赤字率这个事。


所谓的财政赤字率,指的是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它反应的是一国政府的收支情况。


财政赤字率

=(财政赤字/GDP)*100%

=(财政支出-财政收入)/GDP*100%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马约标准,一般赤字率3%被设为国际安全线。


但今年是特殊情况,市场普遍预期今年的财政赤字率可能到3.5%,而这个数据去年是2.8%。


3.7万亿放水,钱会流向哪?


如果按照7%的经济增速来算,3.5%的财政赤字对应的是3.7万亿的额外刺激。


在市场经济下,财政赤字的出现和市场供需出问题有关。


比如市场上某些商品供过于求,再降价也卖不出去,那么这个商品最后可能就会成为废品,这种情况多了就会爆发经济危机。


财政刺激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极端情况发生。


但财政负债又有点像药,谁都知道没事吃药不对,但有病要不要吃药,要吃多少药就是一个技术活了。


扩大财政刺激会有两个负面影响,即通胀和汇率。


先说通胀。


既然是赤字,那要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多了就要缩减。


虽然缩减财政赤字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动用历年结余,比如提高税收,但这些方式要么不可行,要么远水解不了近渴。


大多数国家缩减财政赤字的方法是增发货币和发行国债。


但是国债最后都是要还本付息的,归还不了就只能借新还旧,在经济压力加大的时候,最终往往还是走向了印钱这条路。


所以,你可以简单理解,最终还是会通过印钱解决。


印钱的实质是像全民征税,有很大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某些资产的价格大涨。


08年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推出之后,房价就接连暴涨,这都是有关联的。


虽然前段时间大家都在担心经济衰退需求不足的通缩。


但在美联储放弃底线的撒钱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扩大财政赤字率之后,我们应该认真考虑下通胀。


好消息是,经济下行压力大,需求相对萎缩,油价这么低迷,物价很难起来,然而个别资产的价格我们要特别注意,比如农产品。


说完通胀再说汇率。


印钱放水也会导致货币贬值压力加大。


当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率积累过高时,就好像一家公司背负债务过多一样,对国家经济长期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但相比起其他国家更没有下限的放水、提高财政赤字,我们国家已经算是很保守了。


所以从绝对上看,人民币有贬值的压力,但是从相对上看,人民币贬值压力并不大,对某些货币甚至会出现升值。


从这些角度来看,上面敢于突破3%的赤字底线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当前来看,利是远大于弊,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毕竟我们疫情控制得更早,政策工具更多,经济恢复的更快,爆发疫情的时间点也是在春节,损失相对较少。


总的来说,放水是肯定要放的,全球都在放水。


但怎么放放到哪,决定了你能不能把这次危机变成机遇。


有人说最终受益的可能还是房产,这种担忧我理解,“夜壶”到底用不用,这个话题特别敏感。


从目前上面的表态来说还看不到,定力还是很强的。


但除了房产,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消化这么多资金,带动这么多就业,新基建能不能吃掉这么大规模,我们都还要再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