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淪為“明日黃花”,機構和媒體是怎麼看的?


惠普淪為“明日黃花”,機構和媒體是怎麼看的?

美東時間上週五收盤,惠普收跌6.02%,報16.86,成交額達1.90億美元。上週,惠普累漲20.86%。

據外媒報道,惠普向其股東發出了一封信,“嘲笑”施樂在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推進收購要約和擬議董事名單,聲稱現在不是合併的時候。此前,惠普拒接了施樂350億美元的調整後收購要約。施樂本週表示,該公司將在新冠疫情期間暫停收購惠普,但計劃在情況改善後重啟收購計劃。施樂已經發出了惠普的流通股收購要約,並且提名了多位董事,希望取代現有惠普董事會。

現在的惠普還值不值得繼續持有,不妨來看看主流的機構和媒體對惠普當前的看法。

惠普淪為“明日黃花”,機構和媒體是怎麼看的?

(圖源:雪球)

一、機構是怎麼看的?

摩根大通:惠普將迎來積極催化劑,上調評級至“買入”

根大通將惠普評級從“中性”上調為“增持”,目標價為24美元,該行稱其在近期股價下跌後估值具有吸引力。摩根大通分析師保羅·科斯特列出了惠普即將到來的積極催化劑,包括回購、從衛生事件破壞中恢復,以及施樂公司的潛在收購。

摩根士丹利:對惠普的中期盈利能力更有信心,管理層的計劃是“合理的”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凱蒂•休伯蒂(Katy Huberty)將惠普公司的目標價從21美元上調至24美元,鑑於惠普公司“激進”的資本回報計劃,她將惠普股票的評級維持在“等權”。休伯蒂認為,這是一份反映了該公司一季度“強勁執行力”的報告。休伯蒂對惠普的中期盈利能力更有信心,她認為惠普管理層的計劃是“合理的”,但她也指出,與施樂(Xerox)的合併可能會改變中期每股收益的走勢。

德意志銀行:股價目前的風險回報是平衡的,將目標價上調至24美元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Ong表示,儘管惠普為該公司與施樂之間進行合併的可能性敞開了大門,但惠普的資產負債表計劃表明,該公司更有可能將施樂視為“目標而不是收購方”。Ong對惠普的未來產生了更多疑問,包括潛在的施樂收購交易會對該公司的股票回購或成本節約計劃產生什麼影響等。

“如果交易談判在短期內破裂,那麼惠普的股價可能會下跌,但如果雙方通過談判達成合並交易,那麼惠普股價則可能會從目前的水平上漲。我們繼續認為,就惠普目前的股價水平而言,其風險回報是平衡的。”他將惠普股票的評級維持在持有不變,但將其目標價目標價從22美元上調到了24美元。

美股研究社:面臨施樂敵意收購,股票回購計劃成看點

上月,惠普發佈了截至2020年1月31日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業績。財報顯示,惠普第一季度總營收146億美元,同比下滑0.6%。其中,印刷業務營收47.2億美元。淨利潤6.78億美元,營業利潤率5.9%。每股收益0.46美元,經調整每股收益0.65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惠普宣佈了總共15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計劃,計劃在年度會議後12個月內回購至少80億美元。並表示計劃在3年內實現160億美元的資本回報,約佔當前市值的50%。此前,施樂對惠普發起惡意收購。本月早些時候,惠普於拒絕了施樂提出的約350億美元的收購報價,稱此舉低估了惠普的價值。此前,為對抗施樂公司的惡意收購,惠普公司於2月21日採取股東權利計劃(俗稱“毒丸計劃”),讓施樂的收購變得更加困難。

惠普主要致力於電腦和打印機的銷售。 2019年,它是世界第二大個人電腦供應商,佔全球市場的23.9% 。然而,惠普最大的利潤來源不是電腦。 也不是打印機,它們經常以成本價甚至虧損的價格出售,而是高利潤率的打印機墨水。隨著利潤流的壓力,惠普一直在努力阻止第三方更換墨盒的使用。 據報道,該公司還在考慮提高打印機本身的價格。

BMO Capital:股票回購、“毒丸”計劃,加大了施樂收購惠普的難度

在惠普宣佈了總共15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計劃後,BMO Capital分析師Tim Long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在我們看來,這項股票回購計劃,再加上惠普在上週推出的‘毒丸’計劃,加大了施樂收購惠普的難度。”他將惠普股票的評級設定為“與大盤持平”,並將其目標價從19美元上調到了25美元。

富國銀行:施樂收購惠普需要每股超過25美元的報價,維持同等權重評級

富國銀行分析師Aaron Rakers認為,施樂(Xerox)向惠普公司(HP inc.)提出的每股24美元的現金和股票報價,可能會迫使惠普管理層認真考慮允許施樂提出的為期三週的盡職調查申請,從而提高兩家公司合併的可能性。 正如他之前所寫的,Rakers 相信收購惠普需要每股超過25美元的報價,他認為施樂公司在第三年達到20億美元的運行率協同目標是“雄心勃勃的” ,Rakers對惠普股票的評級維持同等權重評級,目標價為22美元。

艾弗考爾:回購計劃是一項可信又積極的股東回報政策,但將使資產負債表承壓

弗考爾的阿米特-達利亞納尼(Amit Daryanani)則表示,惠普的股票回購計劃“是一項可信而又積極的股東回報政策,相對於施樂每股24美元的收購要約而言是一個很誘人的替代性選擇,但這項計劃將會導致惠普的資產負債表嚴重承壓”。他在一份研究報告中重申了對惠普股票的“跑贏大盤”評級,並將其目標價維持在26美元不變。

Loop Capital:股價將通過各種手段繼續上漲,將評級上調至買入

Loop Capital分析師 Ananda Baruah 將惠普股票評級從持有上調為買入,目標價從19美元上調至28美元。Baruah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告訴投資者,該公司的盈利電話會議包括一系列公告,表明其股價“通過各種手段繼續上漲”。 分析師表示,這些措施包括惠普新的股票回購,以及增量成本節約計劃,即將2022年的每股收益定為3.25美元。 此外,Baruah 指出,惠普表示將聯繫施樂(Xerox) ,看看是否能達成一項交易,適當地獎勵其股東。

二、媒體是怎麼看的?

財經十一人:惠普再拒施樂,難捨現金牛,但大勢難違

施樂收購惠普的計劃正在變得難之又難。3月5日,惠普再一次正式拒絕了施樂35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並要求股東不要響應出價。這已經是惠普第二次拒絕施樂。惠普之所以屢次拒絕收購邀約,核心關注點在出價是否合理。去年10月,施樂首次提出交易方案,以22美元每股的價格收購,按此計算,施樂將付給惠普的交易對價約為330億美元,已高於惠普當時市值280美元。但惠普始終認為施樂低估了其價值。惠普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打印機制造商之一,施樂則是最大的複印機製造商之一。惠普目前市值為295億美元,施樂公司市值為84.44億美元,只是前者的三分之一。

不過,按照以往“蛇吞象”的經驗,收購、剝離、整合並非易事,交易完成後,施樂恐面臨資產負債率高企的局面。這也是惠普公司拒絕被收購的另一原因。多位行業人士對《財經》記者分析,施樂之所有願意承受如此大的收購風險,是因為行業已經到了一個整合期。打印機是一種非常好的現金流業務,但受無紙化、數字化辦公的影響,市場對印刷文件需求的下降幾乎是不可逆的。

這意味著接下來市場空間只會越來越小。前述投行人對《財經》記者分析,行業持續萎縮走低的大趨勢下,通過資源整合報團取暖是最好選擇。“一方面解決了施樂及惠普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另外一方面有助於資源的合理利用。”他表示。

侃見財經:160億美元實施“毒丸計劃”,惠普昔日榮光不再

惠普近日公佈財報,財報顯示,惠普2020財年一季度營收為146億美元,淨利潤為6.78億美元。跟隨財報的還有一份15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計劃,按照目前惠普的市值計算,這筆回購相當於惠普市值的近二分之一。據悉,惠普此舉是為了應對來自樂施的敵意收購,按照惠普披露的計劃,第一年惠普至少要回購80億美元的股份。為了應對市場的壓力,惠普還稱,公司三年內將實現160億美元的資本回報,佔目前市值的約50%。惠普表示,公司將通過手頭的現金以及可能動用的債務能力來支持資本回報計劃。

作為一家老牌明星公司,惠普這些年一直都是步履蹣跚,在經歷了一系列動盪、主業滑坡、管理層變更、裁員之後,惠普還是沒能從坑裡爬出來。作為車庫起家的代表公司,惠普曾激勵了一代硅谷公司,包括蘋果以及微軟。但商業有商業的邏輯,惠普面臨的問題,戴爾也在面臨,但是相較於惠普,戴爾的情況要好上很多。顯然,惠普和戴爾已經錯過了一次轉型升級,而微軟和IBM則很好抓住了時代給予的機會,所以兩種企業高下立判。

一位投行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打印機行業未來將越發巨頭化,小公司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屬於戴爾和惠普的時代已經成為了過去,在時代的浪潮下,惠普的衰落一部分是自身的原因,另外一部分則是時代的選擇的結果,惠普走到今天著實讓人唏噓。綜合來看,我認為惠普如果成功的實施了“毒丸計劃”,那麼等待惠普的必然不會是一個光明的未來,雖然從一定程度上它抵禦了來自於樂施的惡意收購,但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本文來源:美股研究社(公眾號:meigushe)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道美國科技股和中概股,對美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