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渡劫:“愛國者”or“賣國者”?

此前,小二本想以“帝國的黃昏”為題,寫一篇關於聯想競爭力衰退的文章,彼時聯想被批為全球最差科技股,接著是被港交所恆指除名,那個時候還沒有後面的最受詬病的“5G門”事件,至於昨晚的國產系統,更像是一個媒體斷章取義的結果。但是因為中興事件的爆發,小二轉而研究了曾經“中華酷聯”老大,現在回頭想想,中興或許用渡劫來說更合適一些,所幸,中興成功渡劫了,小二隻能希望,中興後面的故事會好一些!


聯想渡劫:“愛國者”or“賣國者”?

如果我們拋開愛國和賣國的話題,迴歸商業的本質,或許會看到聯想不一樣的一面,這個無關乎愛國和賣國,只是一個商業企業在冷靜而殘酷的分析利弊之後,面對內外競爭做出的最優選擇。而聯想,要渡的最大劫,小二認為不是這些,還是競爭力穩步下降,面對天劫抵抗能力全面衰退。

愛國和賣國,不應該衡量企業的最低標準

當一個人夾雜在家國情仇的局面裡時,我們很容易的就做出選擇,比如中美貿易戰,我們作為個人,作為這個國家的一份子,很自然的就選擇站在了祖國的這一邊。但是對於一家國際化的企業,是直接退出海外市場算愛國,還是說擴大海外市場賺會更多錢更愛國?這並不容易回答。

在聯想之前,我們先看兩家企業:一家企業因為拒絕向本國政府開放恐怖分子的手機數據,甚至鬧到法院,結果該企業因保護隱私而被廣受讚譽,沒錯,很多人知道這家公司叫做蘋果;另一家公司因為數據保護不力,被數據公司盜用數據甚至影響美國大選,你或許也知道,這家公司叫facebook。這兩家公司你覺得他們是愛國還是叛國?

小二看來,這兩家公司在我們很多人的情緒裡,更像是賣國的企業,恐怖分子手機的數據你都要保護還跟我鬧到法院,國民個人數據居然被利用來操縱選舉,這美國都能忍,旁人看著都忍不了。

聯想渡劫:“愛國者”or“賣國者”?

對於企業而言,生存才是他們最低標準,愛不愛國,這並不是。為了生存犯法自有法律懲罰,只有在生存的基礎之上才能夠談及佔據更大市場,獲取更大利潤,同時強大品牌,併成為國家和民族的驕傲,若無生死大仇,沒有企業會傻到選擇和自己的祖國為敵。而柳老他們一代人,相比後面的企業家而言,是更有家國情懷的一代人,聯想筆記本的全球第一,我想這也算是我們國人的驕傲吧。

但是,5G標準和美帝良心價,需要一個更為合理的解釋,小二認為愛不愛國不是解釋不了這個問題,只會讓問題更復雜化,馬雲等大佬提到的“商業問題不能上綱上線”,只有迴歸商業才更能說的通。

商業戰爭和軍事戰爭誰更殘酷,答案很明顯,一個消滅的是財物,一個消滅的肉體,當然是血肉橫飛更殘酷。但近代以來,很多軍事戰爭都轉而為商業戰爭服務,商戰的殘酷也愈發的猛烈。

君不見,一場戰爭為軍工和油氣資源;君不見,一個屏幕要了HTC半條命;君不見,一紙禁令差點要了中興一條命。比起前面的,你更需要知道的是,中興可是一家擁有8萬員工,上下游產業鏈條涉及數十萬人的一家企業,中興倒下,會波及到多少家庭?而現在,一場數十萬人參與的軍事戰爭比以前可是少多了。

明白這些,你覺得商業競爭只是簡單利益之爭嗎?我們需要明白商業的殘酷,才能體會作為局中人,做出選擇時候的那種冷靜和殘酷,也能更好的理解做出選擇背後的緣由和考量。

這裡,小二寫了很多,就是想說清楚問題,就是怕引起不必要的口水之爭,更怕自己由社會主義的建設者變成一個賣國者。

下面,我們進入正題!

拋開情緒,冷靜直面大佬的商業博弈

2016年8月,關於5G的投票開始,同期,美國大選進行的如火如荼。儘管吵鬧不已,但對中美關係的影響有限,普遍聲音是,中美吵架多年,但日子還是要好好過(前久中美貿易戰的結果也符合這個判讀)。

2016年11月9日,唐納德·特朗普已獲得了276張選舉人票,超過270張選舉人票的獲勝標準,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同期,5G投票的結果也差不多出來了。

聯想渡劫:“愛國者”or“賣國者”?

小二看來,投票事件時,中美關係向好,沒人能想到選舉之初就叫囂貿易戰的特朗普上臺。在這樣的局面下,聯想作為一個參與全球商業遊戲的老手,更多的也將會從自身利益出發來考慮自身問題。

時間撥回2014年,聯想收購摩托羅拉移動,雖然已經被谷歌吸血,但還是得到了摩托羅拉很多的技術,但這些技術很多傾向於高通的5G標準,如果投給華為,買摩托羅拉的錢很多將會百花,還把自己所做的技術儲備放在了不利地位,同時,高通還願意給自己一些利益激勵。這裡,如果你是聯想CEO楊元慶,秉承對公司、4.2萬名員工負責的態度,你會怎麼選?

說完最受詬病的投票事件,我們說說美帝良心價。

先聊聊國人驕傲華為手機,由於美國沒有市場,在歐洲的競爭對手是三星和蘋果,這兩貨沒一個是省油的燈,價格都高的飛起;反觀國內市場,除了依舊神一般存在的蘋果,其餘競爭對手是小米、oppo、vivo,這三全是省油的燈,甚至叫囂著硬件利潤不超過5%。好吧,現在假如你是華為的餘承東,你會怎麼定價?國內比較高還是國外比較高,還是國內外一樣?然後你選擇在哪開發佈會?提醒一下,價格國內低海外高、不信邪的三星,在我們中國當下的情況你在決定之前需要參考一下。

接下來看看美帝良心的聯想,因為詬病的主要是筆記本電腦,特別是thinkpad系列,我們看看聯想筆電的競爭對手,北美的是惠普和戴爾,還有蘋果的高端機。面對惠普的來勢洶洶,以及蘋果MacBook的擠壓,儘管是全球第一,聯想在美國市場並沒有匹配的優勢,作為一家中國企業,品牌和議價能力差了很多。但在國內市場,對手還是那些對手,甚至還有很多更差的對手,但這些老對手的成本優勢相比國外差了不少,再加上聯想的本土優勢,品牌和議價能力高了不止一籌。又要如果了,如果你是楊元慶,你在美國和本土又會怎麼定價?

現在,到了這裡是不是清楚很多。但這不是小二想主要詬病聯想的,競爭力孱弱的這鍋需要聯想自己背。

技術渡劫:海外購買VS自主研發

先說一件老事,聯想蛇吞象的故事想必大夥都聽過,通過併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聯想不僅獲得技術,還順利的實現國際化,這可是進過教科書的經典案例。

接著還是一件老事,2011年,摩托羅拉被谷歌收購,小二當時判斷的是,谷歌為的是專利跟蘋果大戰(話說谷歌幫著全球安卓小弟對抗蘋果算不算賣國?),拿到專利就成,摩托會被再次出售,你再次關注它的時候或許是華為收購它的時候。因為華為也一度受到專利威脅。但是,如你所知,聯想不負自己“垃圾工”美名,又把摩托收入囊中。

聯想渡劫:“愛國者”or“賣國者”?

令人遺憾的是,聯想這次沒能複製ThinkPad的傳奇,技術也沒能夠為它帶來太多的優勢。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還被自己的業績表綁架,研發費用也更不像是一家科技公司,更像是組裝廠,甚至被稱為“摳門”。

過去10年,聯想累計投入研發費用為68.5億美元(約為人民幣460億元),遠少於華為2016年一年的研發費用。

當然,還能回溯的更久,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聯想與華為的“貿工技”和“技工貿”之爭,但是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新世紀的時候,這條路線幫助聯想跑贏馬拉松的上半段,成就聯想傳奇。可惜聯想的“貿工技”在技術上卡殼了,而華為則在馬拉松的中段優勢愈發明顯,併成為新的國人驕傲。

大華為壯哉!

但是聯想則面對的是上面的窘境,這很大原因來自自己的對手。

大道之爭:當對手全是臭棋簍子

上面我們看到,聯想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惠普、戴爾,還有一些非主流的競爭對手蘋果等。

與聯想在一起玩商業遊戲的主要競爭對手全是一個套路模式。這個套路就是,在產品尚有被英特爾、微軟等一些企業壟斷的時候,在下游的電腦產商可以發揮的餘地有限,大家的技術品牌差不多,那就比拼誰能賣出的貨最多吧。

自2015財年到2017財年,惠普研發支出分別為11.91億、12.09億及11.9億美元,營收分別為514.63億、482.38億及520.56億美元;對比聯想,聯想的研發費用分別14.91億美元、13.62億美元,,已經是聯想近十年來最高的研發支出佔比,而營收是463億美元、449億美元和430億美元

無論是從比重還是金額上來說,都強於惠普的聯想,但是從營收或股市上的表現來看,它又遠遠遜色於惠普。這就是一個低水平的競爭,大家玩命的組裝電腦,拼命的控制成本,最關鍵的是貨要賣出去。賣貨,這個正式楊元慶所擅長的,儘管他是技術出身,但憑藉賣貨的本事,當上CEO,拿著過億年薪,走上人生巔峰。

但是同期華為的對手呢?還沒做手機的華為面對的是思科、愛立信等等一大批技術實力雄厚的對手,百戰歸來的華為練就了鋼筋鐵骨,而聯想還在和臭棋簍子拼命的爭搶誰是地表最強、天下第一。

聯想渡劫:“愛國者”or“賣國者”?

小二的同事說“常與蘋果谷歌爭高下,不與攢電腦論短長。”聯想選的是後面。

面對整個行業被限制了想象力,聯想可操作的空間少了很多。特別還是一個不斷萎縮的市場,天下第一的面對挑戰反而最大。外加華為、小米的新晉玩家的蠶食,聯想有些跟不上。甚至羅永浩這個新手都在想著開發下一代的計算平臺,提升人機對話的效率,但他們還玩著組裝電腦的遊戲。

面對大道之爭,聯想已經缺乏想象力了。曾經,聯想問道“如果沒有聯想,世界將會怎樣?”,但小二想問的是:如果沒有“聯想”,聯想將會怎樣?

公關滑鐵盧:沒有用力&用力過猛?

2018年的5月,可能是聯想近些年來最為黑暗的時刻。這個黑色五月,想必會成為聯想人心中不可抹去的一筆。

整個事件裡面,很遺憾的是聯想一直是以反派的面目出現,這與他的公關緊密,不是沒有用力就是用力過猛,造成整個溝通的過程中,效率的底下和問題的頻繁,問題沒有能夠得解決而是愈演愈烈。

知乎剛開始質疑並引起關注的時候,通過楊元慶在朋友圈輕描淡寫、頗帶戲謔的表態,看得出並不是很重視事情,儘管在小二看來楊元慶說的並不錯,但是就在前兩月裡,聯想還沒把全球最差科技股和恆生指數除名的“坑”給填好。頂著“中國最貴CEO”的楊元慶,這個回覆並不是溝通的態度,更多的讓人感覺到的是“你是個傻逼”得情緒。

聯想渡劫:“愛國者”or“賣國者”?

作為“中國最貴CEO”,聯想沒做好,楊元慶是需要承擔責任的。但是在處理知乎的事情上,楊元慶擺出來的是喬布斯面對iphone4“天線門”的態度,連老喬都會懟的焦頭爛額,真不明白楊元慶就沒想想可能面對的後果嗎?

愈演愈烈的情形的結果是柳老再度出山,通篇的檄文滿是戾氣,認為被蓄意抹黑,“這是偶然事件?還是被人利用?種種不正常的現象,不由得不令人深思。”並直接將事件定性為戰爭看,並宣佈要誓死打贏這場聯想榮譽保衛戰!後面則是大佬紛紛站臺。

恕小二政治嗅覺差,不清楚柳老的定性的原因、以及柳家人要完等一些傳聞的真假,但從公關上來說,這是一個用力過猛案例。這不是那個回應《聯想不是家》的柳老,不是那個諄諄教誨、飽含感情的柳老。回應文章裡面的憤怒情緒,讓柳老的解釋顯得無力,滿篇的陰謀論給人的是反感而不是震撼。結果就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回應暴力的是更暴力。

到這裡,危機暫告一段落,但聯想的渡劫,才剛剛開始!

如果你是聯想CEO楊元慶,現在開始5G的投票,你會怎麼選?

你是聯想CEO,5G投票如何選 (單選)
0
0%
不計自身利益,全部投華為
0
0%
平衡自身利益,視情況投票
0
0%
出賣國家利益,全部投高通

你是華為餘承東,手機如何定價 (單選)
0
0%
國內價格比國外高
0
0%
國內外價格一樣高
0
0%
國外價格比國內高

你是聯想CEO,電腦如何定價 (單選)
0
0%
國內價格比國外高
0
0%
國內外價格一樣高
0
0%
國外價格比國內高

你覺得聯想是愛國還是賣國? (單選)
0
0%
愛國
0
0%
愛國,但做了一家企業該做的事情
0
0%
賣國,為了自身利益出賣國家利益
0
0%
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