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全款買車可以,但是想自己買保險卻不行!帶你解讀4S店利益

之所以不同意,無非就是利益二字,因為你自己出去買保險,4S店就沒有辦法從保險公司獲得返點抽成了。

4S店的利潤來源

目前的4S店,銷售新車確實基本沒有任何利潤可言,我做過幾筆4S店經銷商的授信業務,其新車的利潤率基本處於-1%-1%之間,不少都是0.3%以內的。很多人會有疑問,既然不賺錢,那麼4S店幹嘛還要賣,做慈善嗎?顯然不是,雖然說賣你新車不賺錢,但是可以從其他方面獲得收益,但其他方面是基於新車的銷售的。

4S店全款買車可以,但是想自己買保險卻不行!帶你解讀4S店利益


1、保險、上牌費用

如果是按揭貸款的不用考慮,保險肯定只能在4S店內買;如果是全款的,你若比較強勢霸道,部分好說一點的4S店會同意你自己去買,但遇到強勢的連鎖4S店品牌,無論你全款與否,都必須在其4S店買,否則其不賣,因為該區域內這個品牌的經銷往往就他一家,你只要想買這個品牌只能認了。保險的抽成在20%-40%之間,也就是說你買7000的保費,4S店可以賺1400-2800元之間。至於說上牌的費用,利潤率更是暴力,自己上牌,一般費用就兩三百,4D店上牌,基本都是千元起步。這兩部分是對於新車銷售的一種補貼,但這兩部分目前都不是4S店利潤來源的主力,真正的主力在下面兩部分。

2、保養

正常一輛車一年需要保養2次,在3年的保質期或者10萬公里的保質里程內,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在4S店保養,即使出了質保期,雖然部分人會選擇自己在外賣保養,但是不差錢的人,仍然還是會選擇4S店保養,保養的利潤率普遍在50%以上,特別是工時費,是最大的坑所在。

3、維修

現在的車主,應該沒有人未購買車險吧?現實中一旦出現事故,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報保險,而因為有保險理賠,大家正常都是走4S店渠道,所以這是4S店最主要的業務來源,這也是4S店拼著虧本都要賣新車的原因。同樣的概率,車越多,出現的車險就越多,4S店的生意就越好,靠著維修就足夠4S店經營下去了。

總結

4S店的主要利潤來源為保養以及維修,保險是其對於新車銷售的一種彌補,如果你不是遇到連鎖品牌經銷商,只要你堅持(前提是還沒繳納定金),那麼晾它幾天,後面基本會妥協,因為從你後續的保養及維修,它能賺到遠遠高於此次賣保險賺到的抽成。

有句老話叫,巧買的比不過拙賣的。

是人就得吃飯,是店就得生存,賣車小哥的也得生活不是?人家當然得盈利了。

五六年之前,從4S店全款提走裸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4S店會在指導價的基礎上適當的降降價(肯定在車價也得掙你點兒)。但降價幅度絕對沒有今天這麼瘋狂,照這麼說難不成今天的4S店成活雷鋒了?其實不是的,現在我們去諮詢會發現,至少有兩點已經不一樣了:

1.能貸款的絕對不鼓勵你全款,一輛十五六萬的車,計算器一頓敲打,銷售顧問會驚喜的告訴你,哥,只需七八萬你就可以擁有這輛車。

2.即使你全款,大部分店裡也會要求你第一年保險要在店裡買,第二年的也得儘可能讓你留一點押金。

那麼購買一輛車,除了車款本身還有什麼呢?購置稅,上牌費用,(有些地方還會有出庫費)保險費用,貸款本息,貸款手續費。購置稅是跟稅務有關的,上牌費用跟車管所有關,貸款本息跟銀行等金融機構有關。除了這些,剩下的就要從我們身上薅走的羊毛。

全款提走一輛裸車,4S店除了車價上的利潤和後期的維護保養,掙不到任何錢。(甚至有部分車主除了第一次免費保養之外,一次也不會再回到這個4S店)

而現在的大形勢下,車輛本身的利潤已經很低了(對於那幾位現在還能加價的神車,就當這句話沒說)。那麼4S店還想要盈利的話,就只能從別的地方找補。

所以,除了廠家鼓勵多賣車的返點之外,另外的重要的盈利點就是保險費用和貸款的手續費。第一,我們在外面買保險的時候會發現,保險的折扣其實是很大的,但是在4S店裡,對不起,尤其是第一年的,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折扣,如果保險公司仍然可以給4S店較高折扣的話。那中間部分去哪裡了呢?

第二,今天很多4S店會好告訴你,廠家有金融活動,貸款是無息的,很優惠,很實惠。但是我們辦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還有一個叫手續費的東西在等著我們掏錢,而且不是幾十塊,幾百塊。這錢從我們的口袋裡出來,一般情況下,也沒進銀行的口袋。那這些小錢錢又去哪裡了呢

對於這種買車現狀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