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話李煜

時值春天,萬物生長,百花盛開。沏一壺清茶,品茗讀詞也是人生一大美事。剛好這一週讀書會的圖書是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真是應景。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晚號觀堂,浙江海寧人。是我國近現代相交時期的著名學者。《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這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全書觀點新穎,立論精闢,自成體系,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

《人間詞話》王國維提出詞要以真情打動人,沒有真實情感的賦予,再華麗的詞藻也顯得膚淺虛偽,再精巧的構思也顯得空洞無味。詞的境界全在一個“情”字上。打動人的是情,引起讀者強烈共鳴的更是“情”。這讓我想起南唐李後主的《虞美人》

《人間詞話》話李煜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記得還在上學的時候,不管懂不懂李煜是誰,但都會知道這一句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時的我們都還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不太懂李煜的愁思,如今已過而立之年,再來讀李煜的虞美人,感受很深。

李煜,北宋建隆二年繼位,是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後世稱南唐後主或李後主。李煜精通書法,繪畫,通音律,詩人,尤以詞的成就最高。975年,宋軍攻破金陵被俘,《虞美人》大約作於李煜歸宋的第三年。全詞以問起,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春花秋月”多麼美好,而作者卻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引起了作者“不堪回首”的嘆息。因為這些美好都勾起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感觸,更襯托他囚居異邦的憂愁。

《人間詞話》話李煜


一個曾經的江南國主變階下囚的心境該是如何真切又深刻,我們作為普通人又怎能體會和感受。李煜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將自己的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李煜把自己的憂思和情感都附在了這些景物中,達到了以景顯情,以情託景,情景交融。王國維這樣評李煜: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李煜天真敏感,情感細膩,真摯。其獨特的成長環境,人生大起大落的經歷造就了他作詞的真性情。同時李煜也是一個主觀的作者,這種真性情的感概,能讓我們平常人引起強烈的共鳴。

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在生活裡也會有自己各種各樣的愁思,雖然愁思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所以李煜此詞能在廣大的讀者中產生共鳴,得以千古傳誦膾炙人口。

寫詞如此,寫詩,散文如此,做人做事更應該如此。

2020年2月2日,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一名叫佘沙的護士,一定要去支援湖北武漢。她是汶川的倖存者,在汶川地震中她的家鄉遭受了重創,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她感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大愛。當這次疫情襲來,她毫不猶豫的挺身而出,果斷報名。她說,身為汶川人,我得到了很多社會幫助,有機會去前線,一定義無反顧。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個人尚如此,我們國家更是顯出了大國的真性情。

全球抗疫,我們國家不僅力所能及的為各國抗疫支援物資,有些還派出了醫療隊為他們提供醫學救助。

《人間詞話》這本書,不僅是能讓我們品味一首又一首的好詞,更是一個個說不盡道不盡的人生哲理。

《人間詞話》話李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