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拒賠流程、原理與邏輯

重疾險拒賠流程、原理與邏輯

《重疾險拒賠流程、原理與邏輯》


從大方向來看,保險產品的拒賠分兩大塊:一是免責條款,二是如實告知。不同產品設計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多,本篇重點講重疾險的拒賠,下面用具體案例來說明。


一、投保前有甲狀腺結節,投保時未告知

已經患有了甲狀腺結節,投保重疾險時沒有如實告知,這種情況又有幾種細分的情況,下面分3部來舉例:


1、投保兩年內確診甲狀腺癌

這種情況,保險公司只要查到你投保前有甲狀腺結節的證據,是一定會拒賠的。即使查不到鐵證,只是你的住院記錄上口述了某年某月確診了甲狀腺結節,保險公司依然也會拒賠。拒賠理由:投保前已患有的疾病,並且與現在患有的重疾有關聯性。


重疾險拒賠流程、原理與邏輯


2、投保兩年內確診非甲狀腺重疾

比如肺癌、肝癌、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等等。這些疾病跟甲狀腺結節是毫無關聯的,按說保險公司沒理由拒賠吧?這種情況重疾險拒賠的可能性依然較大,因為投保後兩年內就發生重疾,保險公司一定會重點去調查。如果查到了你投保前有甲狀腺結節,這種情況下無法以既往病史的理由拒賠,但是可以打回重核。重新核保,看你甲狀腺結節問題是否能通過核保,如果通過了,那這次就正常理賠,如果拒保了,那說明這張保單根本就不成立,最多退還你的已交保費。


投保前不同的疾病,未告知,最後也有很多不同的拒賠結論。比如投保時隱瞞了甲狀腺結節病史,甲狀腺結節未定級或者3級,那麼拒賠結論是本次甲狀腺結節拒賠,但保單不終止,後期其他重疾依然可正常賠付。這種情況根據產品的不同,拒賠結論也會不同,因為有些重疾險甲狀腺3級的核保結論不是除外責任,而是直接拒保。

如果投保時隱瞞的甲狀腺結節是4級,那麼所有的重疾險拒賠結論都是同時終止整個保單合同,依據隱瞞病情的惡劣程度來判斷是否退還保費。


3、投保兩年後確診重疾

這個兩年後,也需要看具體是多少年後。一般兩年後確診重疾,確診時的住院記錄中又看不到任何既往病史的疑點,那麼一些小規模的保險公司不會調查,直接賠付,大型的保險公司調查的概率也不是很大。這個問題與兩年不可抗辯條款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不要把兩年不可抗辯條款當成了“免死金牌”。一旦你的病例中產生了疑點,保險公司一定會去調查的,而調查中如果發現的你隱瞞的情況比較惡劣,是一定會強硬拒賠的。


重疾險拒賠流程、原理與邏輯

《重疾險拒賠流程、原理與邏輯》


二、投保前有慢性胃炎,投保時未告知

舉例慢性胃炎,是一個廣泛的代表,很多疾病的概念都差不多。這類不嚴重的疾病,投保重疾險時很容易被忽略。即使沒有告知,後期如果確診了重疾,也不會拒賠,保險公司也不會那麼坑人。任何重疾都無法說是因為慢性胃炎造成的,即使是胃癌,也沒有足夠的醫學證據。就算打回重核,慢性胃炎也不至於拒保,保單依然是有效的。所以,小病忘記告知了完全不用擔心,保險公司沒那麼壞。


沒有如實告知,影響的只是核保結論,而不是理賠結論。當然核保是在理賠的前面,核保如果不通過,這個重疾險的保單都是無效的,那就自然等於是拒賠。


重疾險拒賠流程、原理與邏輯

《重疾險拒賠流程、原理與邏輯》


三、健康告知與智能核保的問題

這是一個大多數人的誤區,投保重疾險的流程首先是看健康告知,保險公司不可能把所有的疾病全都問一遍,如果這樣做,會造成兩個問題:一是投保流程太過於複雜,導致很多人放棄投保。二是很多小病是不可能導致重疾的,比如感冒發燒,健康告知如果連感冒發燒都問,那就毫無意義了,會把很多人排除在外無法投保。


所以,投保重疾險第一步:首選是看健康告知,健康告知問了什麼就告知什麼,沒問到的根本無需告知,而且即使你想告知也沒辦法告知。投保重疾險第二步:如果智能核保問到了你的病史情況,那麼就要進入智能核保來告知。這種情況下,你只需要告知健康告知中問到的情況,沒問到的即使智能核保裡有相關選項,也無需告知。


寫在最後:

總結一下重疾險的拒賠流程:首先是看未告知的疾病是否能夠直接造成理賠時的重疾,如果不是明顯的騙保,以這種方式拒保是非常難的,因為在醫學上很難證明兩種疾病的因果關係,保險公司也不會去刻意拒賠誰。實際情況中,如果投保時刻意隱瞞了足以影響核保結論的嚴重疾病,保險公司才會用重新核保的方式來拒賠。作為消費者,完全不用把保險理賠想得那麼複雜,如果不是刻意隱瞞較嚴重的疾病,都不會出現拒賠的情況。


對於理賠方面,不同的病情、不同的產品、不同的隱瞞,最終結論都會不一樣,還會受出險的時間的影響。所以想要多瞭解重疾險理賠方面,只能通過大量的案例來講解。想看哪方面的案例,歡迎來留言提要求吧。


延伸閱讀:

講透兩年不可抗辯條款,曝光一下保險公司理賠尺度

病例查不到,就可以不如實告知了?三個真實拒賠案例


重疾險拒賠流程、原理與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