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歌可泣!勞動教育——民族復興的北斗之尊!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文件《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文件要求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要納入學生必修課程,勞動素養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立德樹人,德行兼備,一直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勞動教育的全面貫徹實施,徹底打通了學校、家庭、社會等等各方面的教育聯合,是真正實現知行合一的關鍵一環。

本文不侷限於對文件的解析和政策的未來展望,將落腳於必須全面全力貫徹勞動教育的邏輯原因和其重要性。


可歌可泣!勞動教育——民族復興的北斗之尊!

大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安排


德智體全面教育是教育的基本面

一直以來,無論是什麼渠道都會提到“德智體美勞”全面教育,而我認為“德智體”是教育的基本面。

德育,包含兩方面。一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政治觀念,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方法和明辨是非能力的教育。另外一方面,則是行。我們國家一直以來就講“德行兼備”,德行不可分家。德是思想理論方面的,行是實踐勞動方面的。


可歌可泣!勞動教育——民族復興的北斗之尊!

德育是多方面的


智育,是授予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與學習有關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智育,是幾十年來,我們國家教育的重點,從現實角度看來,在這一方面我們國家的教育已經取得了十分偉大的勝利!

可歌可泣!勞動教育——民族復興的北斗之尊!

我國智育教育已經取得了矚目成就


體育,我認為也包含兩方面。一是授予學生健康的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體力,增強他們的體質,培養他們的意志力的教育。另外一方面,則是在參與過程中學會保護自己、關愛他人以及相關危急救險措施的教育。


可歌可泣!勞動教育——民族復興的北斗之尊!

體育有多層含義


擁有一個良好的道德品質,實則涵蓋了良好的審美、鑑美的能力;同時,德行不分家,德育也包括了實踐勞動的方面。因此,德智體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面。

勞動教育是中華民族教育的靈魂

靈魂是什麼?靈魂,是可以影響或激勵人的人文成果;靈魂,對某人或某個群體起關鍵和主導作用的精神方面的核心因素;靈魂,事物中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


可歌可泣!勞動教育——民族復興的北斗之尊!

勞動教育是中華民族教育的靈魂


之所以將勞動教育上升為如此之高的地位,是有其邏輯的必然性的。

  1. 現實角度:近年來,很多地區的青少年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很大程度被淡漠被弱化。
  2. 民族角度:熱愛勞動,辛勤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是中國人有記憶起就會背的第一首古詩,充分體現了其在中華民族血脈中的重要性。新中國建立至今,從站起來到富起來,都是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靠億萬炎黃子孫不畏艱苦的辛勤勞動完成的,如今走向了強起來的第三個階段,勞動更是取得中華秀麗山河真正崛起的背後的最堅實、最樸素、最基礎的一環。
  3. 政策角度: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

“地出南關遠,天回北斗尊”

可歌可泣!勞動教育——民族復興的北斗之尊!

地出南關遠,天回北斗尊

“北斗尊”是說,北斗星的位置近於天的中心,指其地位非常尊貴。唐朝李又曾在《沙門弘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制》中道:“地出南關遠,天回北斗尊。”勞動教育,是民族教育的北斗尊,其重要性在於如下幾個方面。

中國人常說

德行兼備,德就是品德,行就是行動。德行兼備,可以簡單的但不侷限於理解為“理論結合實踐”。如果沒有行,只有德,那麼社會的發展將是十分恐怖的。為什麼呢?因為空談誤國啊!別的不說,近幾年來,各類視頻網站爆出的令人髮指的爆料視頻,其實背後就是四個字“道德綁架”。因為他沒有深度的實踐過,想必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更多的是被迫(被動)的去接受勞動和實踐的安排,長此以往,就變得只會站在自己狹隘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中窺探世界,將自己的人生觀凌駕於整個世界之上,多麼可怕?

而勞動教育的真正重要性在於:直指實踐。實踐有多麼重要呢?

  1. 首當其衝的,勞動實踐就是檢驗你的知識、你的技能的關鍵一環,只有以勞動實踐為載體,才能不斷的加深對於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把握,以期靈活運用。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 其次,接上一條,一定意義上革除教條主義。多年來的社會發展和運行中,越來越多的教條主義越加猖狂。如果單一的強調智育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勞動實踐的必要性的話,那麼越來越多的青年人講無法在學習過程中將其理論在勞動實踐中將習得內容深刻把握,直到靈活運用。一個例子就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學管理,各種公司,上到高管下到基層幹部,可以說對於管理學趨之若鶩,可事實卻是收效甚微。為何?管理學,是一門應用性和實戰性很強的科目,當一個人在只學理論不去實踐的環境中成長到了二三十歲,你突然讓他將一門學得的東西靈活運用,怎麼可能呢?人們做不到,只能生搬硬套,甚至出現了智障於勞動實踐、懶惰於勞動實踐、不屑於勞動實踐。
  3. 再接上一條,不屑於實踐的一個重大後果就是--空談主義。空談主義肆意滋生的溫床就是重理論輕實踐。社會的運行,民族的進步,國家的發展,不是靠說出來的,不是靠寫出來的,是靠真刀真槍一寸寸土地打下來的、是靠叮叮噹噹一層層磚瓦蓋起來的。只有將教育的基本面,置於勞動實踐的載體當中,才能從小就牢牢掌握“只有行動和汗水,才會有更好的人生”的基本道理。
  4. 以勞動為形式,以某個場景為載體,各色人等在一起實踐勞動,在這個過程中,才能真正的體會到什麼是勞動,什麼是人生,什麼是酸甜苦辣鹹,也方能真正明白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和我與我的差距。只有大家在一起參與同一個事情,克服同一個難關,相互之間的幫扶和關愛才更加明顯。
  5. 此外,另一個很重大的意義在於彌補了獨生子女成長環境必要但缺失的因素--付出、協作、感恩。這三點,說是中華文化中最基本的民族素養也不為過。只有真正勞動實踐後,才能明白只有付出才有收穫,而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有在團隊中協作完成一項勞動後,才能明白什麼是團結,才能明白原來集體是大於個人的,原來能夠為團隊做出奉獻是一件特別驕傲的事情。只有在勞動實踐中遇到過挫折、經歷過難關,才知道互幫互助是多麼重要,方能明白“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懷。而這三點,皆為第三代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最為缺失的品質。

新時代的“上山下鄉”、“學工學農”


可歌可泣!勞動教育——民族復興的北斗之尊!


1956年10月25日,在《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這個概念,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鄉開始的標誌。老人家曾發出了“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國政府組織大量城市“知識青年”離開城市,在農村定居和勞動的群眾路線運動。

在那個年代,把知識青年、學生送到農村和工廠學習進修有如下意義:

  1. 學習工人、農民階級身上的階級先進性,比如吃苦耐勞、樂於奉獻、注重實踐等精神
  2. 二是洗去知識青年接觸外國知識過程中遇到的所謂資本主義的腐化
  3. 三是利用所學知識參與農村、工廠的生產建設

如今,運動過去幾十年了,我們能清楚的看到,當年的知青們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主力,而他們通常對自己留在農村的青春年華抱有懷舊情緒,甚至有人自稱“在廣闊天地裡度過了少年和青年時代的這一代人們,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決不後悔。”

從一個普通家庭的角度來看,我的父輩們都曾經歷過上山下鄉,不論那時的上山下鄉的影響和別人是如何評價的,但從過去半個世紀後的今天來看,幾代人的對比越加鮮明。他們那一代人在山上下鄉過程中,體會過生活的艱苦也享受過勞動的快樂,經歷過痛苦的離別也感受過相聚的溫馨。可能由於我個人是學農的緣故,更是對此有特殊的情懷,我總說“只有經歷過世事滄桑,只有體會過人間疾苦,才能學會長大、學會做人、學會成熟”

。如果從這方面講的話,勞動教育,就是要在學校、課外、家庭裡進行“上山下鄉”。少年強則國強,此舉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可歌可泣!勞動教育——民族復興的北斗之尊!


勞動教育的全面貫徹普及,就是黨和國家緊抓當前矛盾突出點、直接時代新痛點的重磅舉措,打通了教育在學校、家庭、社會等等各方面的關節從而實現聯合,是新時代中國教育的北斗之尊!只有在勞動實踐過程中,才能一步步的成長,才能更加全面的成人;只有在勞動教育過程中,培養塑造一代代真正全面的人才,方可真正實現百年復興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