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處決犯人,為何挑在“午時三刻”?並非迷信,看完不寒而慄

古代處決犯人,為何挑在“午時三刻”?並非迷信,看完不寒而慄

等待死亡是已經非常難熬的事情,這樣的滋味對於人本來說是很痛苦的,其實這就是在變相的懲罰他們,讓他們的內心受到煎熬和拷問,在焦慮中等待死亡,或者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反省自己罪行。而另一方面,古人在制定死刑時還規定,死刑犯人娶妻無後可以讓妻子一同入獄服侍,目的就是為了能讓犯人留後,秋後問斬也算是給了充足的時間。

古代處決犯人,為何挑在“午時三刻”?並非迷信,看完不寒而慄

古代官員將問斬的懲罰,放在大中午舉行,它們是信奉的一種說法,那個時刻太陽正好掛在天空的最中間,而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是最短的時刻。這對於古代人而言,他們認為這屬於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刻,而問斬對於他們來說是陰事

古代處決犯人,為何挑在“午時三刻”?並非迷信,看完不寒而慄

古人還認為白天的陽氣比較重,尤其是在午時三刻,是一天之中陽氣最盛的時候。而陽氣正好可以剋制魂魄,可以剋制魂魄的出現,也就可以避免魂魄前來糾纏。所以問斬罪犯都會選在陽氣最旺盛的時候行刑,對古代人來說,這樣可以壓制那些他們認為不乾淨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