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听|见字如面!疫情期间一位父亲致儿子的亲笔“家书”

疫情宅家,没玩伴,也没学伴,家中神兽是否“作乱久矣”?面对“什么时候开学”的灵魂拷问又该如何作答?在家既要办公又要看娃的家长们还好吗?一位家长对此感触良多,所以亲笔写了一封致儿子的“家书”。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却也给了爸爸机会,自从你出生,咱爷儿俩还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的朝夕相处,也让爸爸和你有更多的心灵交流。”陆鹏花了三个多小时亲手写了一封1700多字的“家书”,想跟儿子说说心里话。

他的儿子是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101中学上地校区)初一的学生。

因为陆鹏的工作单位属于科技公司,相比已经正常上班的妻子而言,他可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照顾孩子,除了在家办公之外,他称兼职大厨的体验也是自得其乐,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两个多月来,陆鹏形容自己的厨艺如同“六脉神剑”一般忽高忽低,让孩子、妻子的味蕾感受如同过山车一般。那天焖面做的有些欠火候,口感不是太好,但看到孩子狼吞虎咽的样子,以及听到妻子的鼓励后,陆鹏还是很开心。

谈及为什么要写亲笔信,他说,其实最初是因为学校班主任在群里发送的一个活动链接,在全民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发起了一场征集亲笔信的活动!把自己对老师、学生、家长或孩子的想念与牵挂、寄语与期盼,用书信方式传递,体悟特殊时期的温暖与感动。在这场活动中既有老师写给学生的亲笔信,学生给老师的回信,还有家长的寄语。而平时因工作忙碌无法陪伴,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促膝长谈,在这次疫情期间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的他感触良多。

“初衷不仅仅是为了响应学校活动的号召,更多地借这个机会鼓励孩子能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认真学习的同时能多一份思考。”陆鹏说。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线上学习,没有别人监督,希望你能够做到自觉自律。”在信中,他希望儿子能像“屋顶蹭网”、“方舱备考”的哥哥姐姐们一样,拥有自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虽然现在无法回到校园上课,但是学校在此期间也做了很多工作,除了网上正常授课,还组织过很多活动,比如帮父母做家务,成立学习讨论组,督促锻炼,疫情播报等活动,尤其是特别注重爱国情操的培养。

对此,陆鹏非常认可,因为生逢盛世,现在的孩子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雨。而这次疫情,对青少年也是个考验,有助于你们更加了解自己伟大的祖国,无数普通人的无私奉献,“相信对他们这代人的价值观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记得有一次学校的岳老师在网上讲解新冠病毒知识的时候,他的儿子感慨:“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东西,破坏能量如此巨大” 。

陆鹏告诉儿子,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我们和病毒的战斗其实从未停息,有过不堪回首的往事,更有从中汲取的经验教训。经此疫情,他希望孩子能够学会敬畏自然的力量,同时,不害怕所面对的困难。“而现在能做的,也必须要做到的就是相信科学的防护方法,保护好自己。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出门戴好口罩,回家勤洗手。”

但是开学的时间一直未定,孩子多少有些焦虑,憋了一个长假期,不能出门也不能去学校和同伴一起上课,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会有很多不理解和困惑。

看出孩子心思的陆鹏在信中这样解释,“不能正常开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业一定会有影响,这是客观事实。但和对学业暂时的影响相比,你们的健康和安全更加重要,暂不返校在家学习,既是疫情当前的无奈选择,更是对你们的保护,爸爸希望你能够充分理解。”

“还记得吗? 爸爸曾经和你一起看过一些视频和动画演示,短短几天,整个校园就会被病毒完全占领。病毒很狡猾,特别是针对密集人群的传播极具杀伤力。学校环境的特殊性,比如人员的密集程度,教室和餐厅相对密闭的空间,决定了一旦在学校中出现问题,其危害和影响将难以让人接受。很多针对学校感染的推演模型绝非空穴来风。” 因孩子关心时政,在疫情期间陆鹏帮儿子一起收集了各方面的信息,当时孩子对这个疫情病毒传播的模拟推演印象深刻。

未成年人长期在家,对职场的父母们而言,也是“鸭梨山大,苦于神兽作乱久矣”。

陆鹏坦言,对于开学的这个问题,其实各方面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虽然都想开学,但还是要面对严峻的现实,安全最重要,所以要互相理解。经过沟通和交流,目前孩子对此还是挺理解的。”

3月25日,北京市教委针对中小学调整开学时间做出回应,近期,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正在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将进一步细化调研和统计学生居家学习条件情况,对中小学居家学习指导的内容、课程资源供给等做进一步优化与调整,确保覆盖每位学生。目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正在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综合各方意见建议,审慎研究开学工作方案。开学安排和时间表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公布时间也会留出提前量,确保学校和师生家长做好充分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